如果你需要一台机器,但是你不愿意购买它,那么最终你会发现,你付了足以购买它的钱却没有拥有它。
——亨利·福特
正文共:3036字 4图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1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战略管理》课结束前,老师说,我打算推荐一本书作为这门课的结尾,克里斯坦森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虽说我们这几天都在讲商业,但人生更值得用商业的方式来对待。商业里,我们讲资源的重要性,对人来说,资源就是他所拥有的有限时间,时间分配在哪里极其重要。
确实如此,大部分企业都会制定中短期或长期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企业大概率不能持久长存。而对于人来说,中短期目标都很少有人制定,更别说人生目标了。企业与人有不同之处,企业需要靠目标来统一所有人的努力方向,否则它决不能正常运作下去,所以目标之于企业是必然。从这个角度讲,人是可以不需要目标的,因为目标无关乎存亡,而关乎好坏。而好坏在一个长时间维度上的独立呈现让人们弱化了因果的效用。
由于目标之于人的非必然性,大部分人都错过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机会,而他们本应该成为那样的人,这是人生唯一重要的。它无关乎名利或目标本身,而是藉由目标来确认过程的积极或简洁,经历并体验一种难忘、富足、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以商业作为理论基础讲述了人获取幸福的三个方面:事业、家庭和道德。
2
事业
从商业的角度,战略是你想实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有目标和没目标的人生完全不一样。如果有了目标,那你的精力、渴望、热忱、创新都将有了附着物,变得生艳起来,你觉得每天都活在希望与成就之中。没有目标,你会如一只漏了个洞的气球,将不断透支生命力。
我们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超过生活中任何其他事情所花的时间,所以制定职业目标尤为重要,或许很难找寻到这个目标,也确实如此,大多数职场人工作数十年也未找到。但要一直寻找下去,绝不要妥协,因为这种妥协会慢慢侵蚀你的心灵,让你彻底成为一个纯粹“等待死亡”的人,一个平庸之人。因此,不要任由自己向命运低头。
职业目标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在现代商业中,表面上看,人们对可见利益的追求似乎成为职业目标的首选考虑,但这种选择并非是稳定可持续的,只是他们没有对人生做一个全局审视,导致追逐攀比或虚荣的自然呈现。看看那些献身于非盈利公益机构,或者拿着微薄薪资到贫困地区教学的人,他们本有更好的选择,但他们却走了一条相反的路。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工作的基础因素,如金钱、地位、工作条件、公司环境等并非人们做某件事情的真正动因。如果这些基础因素得以改善或满足,只是让你不再讨厌它,并不能让你爱上这份工作。而让人们爱上工作,心甘情愿付出精力、勇气、创新,甚至舍却利益或忍受极大压力也决不放弃的是动力因素,即成就感、责任感、挑战性、个人成长等。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及工作的内在状态有关。
如果你找到了热爱的工作,将感觉没有一天在工作。因此,不要放弃寻找。工作多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做得很好。在找到之前,绝不要任由自己随心随遇,这种状态会使你安于现状,把你的精力分散,你的意志力和生命力将越来越弱小,最终离所热爱的事情越来越远。
因此,你得有一个周密战略,提前明确自己做什么,如何做。从一生的角度看,这个战略可能并非最完美的,却是你当时所能找到最适合的。于是,你沿着这个战略的方向前行,并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时刻保持开放及觉知,这个过程中,你会遇到许多机会或热爱的事情,然后启动应急战略。就如本田原计划开拓美国大型摩托车市场,却意外收获小型运动摩托车的应急战略一样。周密战略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实现它,而是让我们经历一段更加聚焦和方向明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孕育和生长出来的东西既是副产品,也是迭代后的更好目标。
3
家庭
当问一个人,事业重要还是家庭重要,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说家庭重要。根据战略理论,战略是一种承诺和行动,但人们对家庭往往是只有承诺而没有行动。体现行动的关键是资源,看看我们为家庭分配的时间就知道了。这并非有意为之。客观情况是工作确实占据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但主观情况却是,剩余的时间我们也没有好好运用在经营家庭上。
时间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源,就如商业给我们的启示,更重要的是资源的运用能力。但往往人们只是优化了家庭的资源,并未运用资源。
外包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常用的交换方式,家庭外包也是这样。将孩子寄托于保姆或者学校,让他们参加各种补习班,父母尽最大可能给孩子资源,却在运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缺席了。因此,很多孩子长大后,成为妈宝,不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毅力及韧性。戴尔将电脑生产外包给华硕,导致自己缺失了未来竞争力也正是如此。
外包不仅仅让孩子缺少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还缺失了行为优先顺序的培养。行为优先顺序,就是企业所说的价值观。即当面临无数人生抉择时,你该如何决策。对每件事情的选择,构成了一个人的命运和机遇。书中问:“如果你的孩子外包出去,从别人身上学到了价值取向,那他们到底是谁的孩子?”他当然是我们血液上的孩子,但更重要的是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和价值取向,这是作为父母更高级的责任。
4
道德
克里斯坦森年轻时的朋友、同学,本都有伟大的梦想和积极的人格,但数十载后,每个人的人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变得更加成功,有的更加失败,甚至沦为阶下囚。道德是一个人必须恪守的准则,如果走错一步,这辈子将毁于一旦。
根据克里斯坦森的创新颠覆理论,成熟企业往往都是被新技术从低端市场颠覆的,虽然这些技术大部分出自自己的企业。他们承受不起将资源从当前利润丰厚的市场转移到低利润或看不到未来的市场,因此,就不得不面临必将导致的悲惨未来。
走上错误道路也是一样,在你看来,只做一次的成本极小,以后坚决不做就可以了。但正如说书里所说:“如果你从未越界,那么你的道德界限就足够强大;如果你破例一次,那么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破例。”
5
关于人生目标
最后,书中介绍了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未来画像、对画像的强烈认同感和标尺。
要将未来的目标形象化,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在脑海中。画像越清晰、色彩越鲜明,你就越有可能实现它。有了画像之后,你要无比坚信这就是你要实现的梦想,甚至坚信到已经实现,并正在体验实现的感觉。标尺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方式,有的人以金钱多少来衡量,而有的以帮助了多少人来衡量,每个人的标尺都不一样。
企业可以重来,但人生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命质量,提前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战略。但制定目标最重要的并非是实现它,而是呼唤出我们的内在生命力。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大海中一艘随波逐流的小船,任由风浪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它有一个方向,即便大多时候都是往回流,但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用尽所有力量向着目标前行,它在这个努力、挣扎的过程中将被赋予超越目标的意义,或者找寻到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