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张岱

初识张岱源于这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其阐述之入理可谓入石三分。

其后再识张岱是他的《自为墓志铭》,开篇便是“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一个赤裸裸真性情的人格跃然于你面前,喜欢好看的小姐姐、小哥哥,爱吃爱玩、喜欢机车、喜欢烟花绽开又熄灭那一次瞬间的灿烂…一个欢喜少年,他爱极了这个让人着迷的世界,看见他就像看见了我们自己,人间这么多值得,好想一一去尝试,去赏玩、去品鉴、去参与。

他的高祖父张天复,是云南按察副使,相当于今天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曾祖父张元忭,明隆庆五年的全国高考状元,王阳明的入室弟子。祖父张汝霖,进士出身,后来成了广西省省委办公厅主任;父亲张耀芳做过鲁藩王府的总管。

张岱是晚明文士中绝无仅有的一代“文艺男神”。有位女作家就这样评价过张岱先生:“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是张岱。他的文章和为人一样,有傲世刺世的锋芒,又有玩物玩世的谑癖。一个多么丰富、美好的男人。若生在明清,就只嫁张岱。”

张岱的不羁,在于他一辈子要把有趣践行到底。他的朋友中,不乏癖于钱财、癖于酒色者,也有融“书画癖、蹴鞠癖、鼓钹癖、鬼戏癖、梨园癖”于一身的怪才。别人看到不良癖好,会觉得是人性的裂隙。张先生反而觉得那是深情和真气的体现。

十八九岁时,他迷上了弹琴,他跟随名师学琴,熟习曲子数十种,因为爱热闹,便拉着一帮朋友成立了“琴艺爱好者协会”,唤做“丝社”,每月聚会三次,精研琴艺。

二十多岁时,张岱又迷恋上了斗鸡,与朋友成立“斗鸡社”,相邀各路朋友,前来斗鸡打赌。

后来,张岱又相继成立了蟹社、诗社,戏剧社……他几乎精通晚明所有的艺术门类,堪称集富豪之家的穷奢极欲与文人雅士的精致讲究之大成。

他为了一块木头,从北方运往南方,花费了三万两白银。明朝时候一名士兵一年的俸禄也就在二十两左右,一个一级“扬州瘦马”能卖到1500两银子左右。那么撒是瘦马呢就是被人贩子拐卖的漂亮小女孩经过培训机构教、授琴棋书画后参加海选,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名次的多才多艺小姐姐,才称得上一级瘦马,好像有点跑题了。由此可见张岱此人是个极其感性、偏执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愿意一掷千金。

他组织700余位各界名流,带着好酒软席,围山而坐,吹牛喝酒,到半夜几百号人喝高兴了还来了大合唱,声震百里,附近几个县的人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都赶来围观。

他上雪山观雪,喝高了滚落了下来,没有摔死,然后两个美少女扶着他回宾馆休息,他便逢人便说山巅之美景。

他自制了一款茶,一上市就成了网红产品,万人疯抢,导致各种冒牌产品出现,整改国家茶叶市场被搞乱。

他是时尚界的选美教父,他编撰了一本《瘦马指南》,亲手制定了审美七大标准。各种培训机构莫不抛出媚眼,求其在《指南》上点评一番,从而产生网红带货效应。当时在KTV选小姐姐,基本是人手一本《指南》,统一了大家对小姐姐的审美观,就像现在的韩式半永久、磨骨锥子脸、人工双眼皮。

他还自己弄了个戏班,带着演员们巡回演出,自编自导了一部《乔坐衙》,每到一地演出,万人空巷,一票千金难求。

出身仕宦家庭的张岱,交友从不以权势贫富为准则,而是以一个人内心的深情和率性的真气来作为交友的判断标准,他的朋友遍布三教九流。他的每一个爱好,不仅仅是玩票性质,基本上都达到了专业水平,比如民宿装饰设计,茶道,古董收藏,写诗做画,弄花养鸟,舌尖上的美食,游山玩水。都是明末当时浙江的名人,潮流引导者。各个领域的细节,他在《陶庵梦忆》中都有记录。

崇祯十七年,清兵扫荡江南,明亡。这一年张岱48岁。

理学大家刘宗周绝食而死,翌年,好友祁彪佳投池而死,陈老莲消发入寺,张宗子批发入山。

少为纨绔子弟的张岱,在隐居山林完成史学名著《石匮书》后,七十多岁撰写《自为墓志铭》、《陶庵梦忆》。开始回想当年的牛逼,不辞岁月,不分门类,信手拈来一篇一篇的写自己当年旧事旧游旧友。读他的文章,你感觉不到徐渭、李贽那样的愤世嫉俗。不是不懂,而是看透,一切都经历过,也都明了,看人看事,比较通达,也比较洒脱。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不怎么愤怒与孤傲。

也有人说,一部作品出世绝非偶然,写东西的人都知道,才气这东西,都是老天赏饭吃的天分加一辈子的努力才能铸就的,所以能写出红楼梦这种文学巨作的人怎会一辈子默默无闻,只留下一部红楼梦孤作?所以还有人考证,其实红楼梦是张岱写了自己的前半生,然后朋友圈竞相阅读,因为后半部写了清朝入关,血流成河,犯了清庭的禁忌,所以一直被列为禁书,后来张公去世后,几好友帮他修修改改,其中一位便是曹雪芹,在几代人是努力下,石头记终变红楼梦。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陶庵梦忆序》

从前在家里,有时候为了打游戏,为了看小说,不吃不喝一整天也有,常常是饿到受不了才去外面找东西吃。那时候我以为饿就是肚子咕咕叫,饿就是连打游戏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我一直不明白那些只为一口饭而甘愿卖出尊严甚至生命的人。后来从家里出来了,才知道真正饿有时候真的可以让人不顾尊严,才知道原来真正的饿不是你为了打游戏为了看小说为了减肥而做的选择,而是毫无余地不能有所保留的现实。这个道理,我经历了许许多多才能明白。

而从纨绔子弟到无米为炊真正明白饥饿的张岱,又经历了多少才能发出“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的感慨呢?

年至五十,国破家亡”,不想卖身投靠新朝,于是披发入山。有了这场变故,才会回首往事,恍如隔世。经历国破家亡,晚年回首平生,追忆少时所经历、所喜爱的都市繁华,能不感慨万千?“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天崩地裂之际,无所作为的读书人,内心深处无疑是很痛苦的,整篇《自为墓志铭》,表面上都在骂自己,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拿自己开玩笑。可这“玩笑”中,隐含了张岱的自我定位。别人为什么没有这么多感叹,很可能不是因为人家成功,而是人家少年时本就没有学这学那的远大抱负。年轻人不大能体会到这一点。将来有一天,你会突然间发现,你想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做不成的。这个时候,早先的抱负越大,失落感也就越明显。

一部作品出世绝非偶然,写东西的人都知道,才气这东西,都是老天赏饭吃的天分加一辈子的努力才能铸就的,所以能写出红楼梦这种文学巨作的人怎会一辈子默默无闻,只留下一部红楼梦孤作?所以还有人考证,其实红楼梦是张岱写了自己的前半生,然后朋友圈竞相阅读,因为后半部写了清朝入关,血流成河,犯了清庭的禁忌,所以一直被列为禁书,后来张公去世后,几好友帮他修修改改,其中一位便是曹雪芹,在几代人是努力下,石头记终变红楼梦。

“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记下昔日回忆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得以为困顿生活暂时解忧,“饥饿之馀,好弄笔墨”。对张岱而言,夜间灯火星耀,琴声悠扬,腐臭难闻的牲祭,娼妓若有所思的静默,浪掷千金于古玩,母亲喃喃的祝祷,年轻伶人的粉墨登场,舟船、轿舆之旅,与知交好友的谈诗论艺,连同无数的片刻,全都值得说、值得记。

嗨,你好张宗子,很高兴认识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初识张岱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