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过劳时代》:我把房子卖了,反正没怎么离开过公司

原创: DING

作者 -- [日本 森冈孝二]
毕业于香川大学经济学部。日本经济学家,关西大学名誉教授。长期担任“大阪过劳死问题联络会”会长,推动了2014年日本《过劳死等防治对策推进法》的制定。

好书分享:《过劳时代》
/ 📖 💻

“今天,你过劳了吗?”

现在,亲朋好友闺蜜相见,尬聊房价恋情薪水话题,已经不再是合格都市人的表现。更时髦又不失关怀的问候应该是,“今天,你过劳了吗?”

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日没夜的加班变成努力工作的标配,微信24小时为客户老板敞开,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就医怕耽误项目进度。
(美文精选网:www.meiwenjx.com)

我们被迫站在了加班的起跑线上,前方并没有终点。所有人都在狂奔,生怕成为被落下的人。必须牺牲健康、家庭、自我,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才可能幸存。

这是一个人人高喊努力口号的时代,但努力的边界在哪里?是镜子中早秃垮脸的瞬间,定期见精神科医生日常,还是躺在病床上被医生宣布命悬一线的时刻。

“我们为了收入而工作,若说我们因此而变得富有,为什么我们的个人生活却这样贫乏呢?”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劳动节,并不是为了庆祝过度劳累的工作常态,而是纪念1886年5月1日美国的工人和工会在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等地要求为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的罢工,这才是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

在这个过度劳累的时代,我们与“过劳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美文精选网:www.meiwenjx.com)

💦 🏢 💼 👟

“过劳死”的前世今生
中国如何跃居世界第一

作为一名为过劳时代鞠躬尽瘁的螺丝钉,首先从“过劳死”的由来开始补课。

1988年11月13日,《芝加哥论坛报》刊登了名为“日本人为工作而活,为工作而死”的文章。报道了日本第一起员工因过劳致死,其家属通过拨打“过劳死110”获得工伤认定的事件。

2002年1月,《牛津英语词典》在线版增加了一万多个新词汇,其中之一就是来自日语的“karoshi”(过劳死)。这意味着,过度劳动已经不仅仅是日本的难题,而是在全世界蔓延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进入了过劳时代,工作时间的增加导致家庭与工作间的矛盾,育儿时间与工作时间开始产生冲突。过劳现象也从蓝领工人向白领阶层蔓延,写字楼开始沦为血汗工厂。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遭到恐怖分子袭击。此时,投资银行KBW的乔安•菲尔德曼正在88层的工作间工作,当她拼命顺着楼梯往下跑时,还听到楼内广播说:“员工们赶紧回去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普及,经济活动出现了无国界和24小时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也被卷入了这场过度劳动的战争当中。中国也以惊人的表现能力成功超越了日本,成为最受瞩目的过劳国家。

根据2016年央视新闻的报道,巨大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到60万人,已经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如今,过劳死的威胁对象不再仅限于体力劳动者,互联网、广告、医疗、媒体、金融等行业都成为过劳的重灾区,且过劳人群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三年后的今天,部分龙头企业家们依然慷慨激昂地鼓励当代年轻人把“996”工作制当成一种福报。原来,你和“过劳死”之间,只差了一个把“996”工作制当成福报的老板。

“996”工作制指的是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一周工作时长最低为:12*6=72小时。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

显而易见,“996”工作制远远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是违法行为。但现实是,大部分企业正在默许这种行为,并且试图倡导与激励。如果说默许是国际经济竞争局势下的无可奈何,那公开大肆鼓励此种行为就是对劳动者人权赤裸裸的侵犯。

就算扛得住也不想扛,这是大部分深陷“996”工作制的职场人的想法。“职工自愿无偿加班”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但其中有多少人是因为无法拒绝呢?

我们反对的不是工作中拼搏努力的精神,而是将过度劳动视作常态化的理念。一旦失去拒绝的权利,加班就不再是员工努力的表现,而是必须做到的职责。

人类实现长生不老前
先达到了随时工作的“理想生活”

当我们因为约会软件带来的便捷感激涕零时,殊不知互联网时代的馈赠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当老板和女朋友以同样的频率传来讯息时,我们失去了笑容。

“因为网络将工作时空和生活时空连接在了一起,工作时间就有可能无限延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2015年年末,中国互联网用户数为6.88亿,即时通讯用户达到6.2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1981亿,这与智能手机普及的迅猛之势相辅相成。

智能手机成为了现代工作与生活无缝对接的媒介。曾经离开了公司不方便工作的时代一去不返,层出不穷的智能办公软件提醒着我们已经进入随时随地都能工作的快捷时代。

下班的地铁上、约会的餐厅里、度假的海边,生活中已经没有可以将工作置身事外的瞬间。万万没想到,和我们最亲密的不是亲人、朋友、爱人,而是工作。

我们觉得生活便利了,是因为有更多人需要超负荷工作。24小时营业的餐厅、次日送达的快递服务、超时会被扣钱的外卖服务,都是争分夺秒的工作。

以网络购物为例,截止2015年末,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4.13亿。

网购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背后仍然是剧增的工作时间。以亚马逊为例,能够实现24小时送达的代价是大量人力工作,在存放有50万册书籍的亚马逊物流中心,工人以1分钟2册书的速度分拣订单中的书籍。

买买买的背后
是实现贫困自由的终极奥义

现代人对自由的渴望层出不穷,从头等舱自由到水果自由,一波又一波的年轻人前赴后继,为了达成理想的自由生活在工作中置之死地而后生。

只是没想到,在这些自由中,大部分人最先实现的竟然是贫困自由。

消费型资本主义具有延长工作时间的倾向。刚刚结束520打折季,又迎来了618年中大促。消费型资本主义殷勤地示好,争相为了降低你的存款余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造成美国人过度劳累的原因是“工作与消费循环”(work and spend cycle)。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竞争消费的队伍,这些行为变成一种显示自我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在这种消费环境下,人们不认为过朴素的生活是美德,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哪怕工作再累、工作时间再长,也会通过加班或者回家工作,尽量多挣钱。

“人们消费越多就越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贫穷。随着消费的增多,欲望也在膨胀,想要的东西越来越高级。人们为了满足欲望,不得不拼命工作。”

“消费是指为满足需求而支出的货币,而浪费性消费竞争会让人为了尽可能多赚一分钱而拼命劳动。”

即使加班到天明
也不一定有明天

“一个人如果一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一周工作超过50小时,是不可能拥有健康的文化生活的。”

睡眠时间不足、没时间吃饭、无暇经营婚姻,错过孩子的成长瞬间。

长期处于过度劳动的状态,不只是身体会出现预警信号,心理疾病也会找上门来。在日本,每15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经患过抑郁症。

工作或者职场人际关系等环境压力都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而大多数员工并不会因此就医。

毕竟,觉得工作压力大而跟老板提出请假看医生,很可能就成为被职场淘汰的理由。

如果想要快速过劳死
应该去哪个国家?

韩国:据统计,韩国每3名劳动者中就有1人处于过度工作状态,“过劳自杀”也成为新威胁。2018年7月起,韩国最新修订的《劳动基准法》规定300人以上的企业员工每周最长劳动时间为52小时,每周加班的总时长不得超过12小时。

中国台湾:根据2017年台湾劳工部门的数据显示,每12天就有一名上班族因为过劳致死。

印尼:2019年4月29日印尼选举委员会召开发布会,确认已有296名选举工作人员过劳死亡。此次选举活动共有1.93亿人参加投票,票数全部依靠手动计算。

中国:此处省略五千字。

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工作倦怠”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中,症状包括了感到疲惫、心理上对工作保持距离或者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消极和愤怒。(此处自动@老板)

📅 💦 👟

如果你依然希望遇见未来的自己

珍惜和家人的相处时间
感到身体不适即刻就医
用法律捍卫劳动者权益
摆脱过劳和浪费的恶性循环
尝试慢节奏的生活方式

“自由时间比收入更重要,
实现自我价值比出人头地更重要。”

不要让里程碑变成墓志铭。
工作不会善待你,你自己可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好书《过劳时代》:我把房子卖了,反正没怎么离开过公司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