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人性的污秽》
菲利普•罗斯

2000

2012年9月6日,《纽约客》(The New Yorker)刊登了一封公开信,菲利普•罗斯试图在信中澄清《人性的污秽》背后真正的灵感。信的抬头写道:“亲爱的维基百科”,然后开始罗列事实,说该网站的管理员觉得罗斯不是个可靠的消息来源,还引用了编辑们的要求,说他们要罗斯列举第二手文献,来验证其对某个条目的编辑修改。当然,罗斯编辑修改的正是关于自己小说的维基百科条目。但他又收到管理员的来信,“我们需要有第二手文献”。
于是就有了这封公开信。信里说,维基百科一开始的条目下面有句话,说这部小说的“灵感据称是作家安那托勒•布洛雅的生平”。罗斯澄清了真正的灵感来源,写道:“这个‘据说’根本得不到证实。其实,《人性的污秽》灵感来源于我已故朋友马尔文•图明一生中的不幸遭遇。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了大概三十年的社会学教授。1985年的某个秋日,事无巨细的马尔文正在社会学课上一丝不苟地点名。他注意到已经期中了,有两个学生一次课都没来上过,也没去找他解释缺课的原因。点完名后,马尔文向同学们问起这两个素未谋面的学生。‘有人认识这两个人吗?他们真的存在吗,还是只是鬼魂?’嗯,让大家失望了,这恰恰就是《人性的污秽》的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在马萨诸塞州雅典娜学院的古典文学课上对学生说出的话。那之后马尔文几乎是立刻被大学领导召去,让他解释解释为什么要用‘鬼魂’这个词。因为这两个缺课的学生,偏偏都是非裔美国人,而‘鬼魂’(spooks)在美国曾经是针对黑人的蔑称,当然没有‘黑鬼’(nigger)来得严重,但仍然有有意贬低的意思。之后几个月图明教授遭遇了一场政治迫害(恰如《人性的污秽》中的希尔克教授),最后倒是清白脱身,但在那之前他上交了一系列冗长的证词,宣称自己是无辜的,没有发表任何歧视仇恨的言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