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

1949

“1935年,我在密歇根写了第一个剧本。是春假的时候花六天写成的。那时候很年轻,才敢干这样的事情,一周从头到尾写完一个剧本。那时候也才看过两部话剧,所以根本不知道一幕应该有多长,但酒店大堂对面有个给大学剧院做演出服的人,他说,‘嗯,一幕差不多四十分钟吧’。我写了很多很多,还设了个闹钟。‘反正就是玩票,不用太认真……’我当时就这么对自己说。写出来之后,发现每一幕都比四十分钟要长,但从一开始,我心里就有了那么个把控时间的概念,所以这个剧本从一开始就找对了形式。当剧作家一直都是我最大的理想。我一直觉得,做剧场里的大师是最令人激动的,也是最难的。”
后来,这部剧本处女作给了阿瑟•米勒进一步的灵感,使他写出了《推销员之死》来探讨父子关系。不过,米勒没能从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中汲取素材,因为两人一直很亲密。“我写的剧里面都是很原始的关系,”他说,“父亲这个角色既象征着权力,又是某种道德准则的化身,他要么自己打破这种准则,要么成为其牺牲品。他就像一个巨大的阴影……我自己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但我显然觉得他有这个立场。现在想想,我之所以能写出这种关系,就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某种程度上的虚构。如果我想着是要写自己的父亲,可能永远也写不出来。说真的,比起威利•洛曼,我爸真是个现实太多的人,在人格上也要成功得多。他绝对不可能自杀的。”
米勒没有写自己的父亲,而是把那些他并不了解的人作为洛曼的原型。他说:“威利的原型是个我不怎么了解的人,他是个推销员。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二十年来,我和那个人见面的时间一共也就四个小时。他给我的显然也就是个基础印象。我脑子里想到他的时候,就是个无声的形象:他对我说的话加起来不到两百个字。我那时还是个孩子。后来,我又接触到一个人,他耽于幻想,总是忘记真正要做的事情。我一直清楚世界上存在那种痛苦,那种人内心总有种冲动,有种无法安抚的欲望,久久地纠缠于内心,挥之不去,无法阻挡。这种感觉像阴云一样笼罩着他,让他有时快乐愉悦,有时又想自杀,但从不离去。我们心中的悲剧主角心中都有这样的执念,不管是李尔王、哈姆雷特还是希腊戏剧中那些女性角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书评_读后感_历史故事_作者轶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