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薪宇 Anita带你读名著
故事梗概:语言学家露易丝被邀请破译到地球来“观察”的外星人的语言,露易丝发现,外星人“七肢桶”的话语、书写是两套无关的语言系统;在学习外星语言“七语”、与“七肢桶”交流的过程中,“七语”的书写模式(同时开始书写一段话的每一个部分)改变着露易丝的思维模式。由于这种语言在书写时要求书写者从一开始就完全知道要写的全部内容,露易丝的思维也突破了“前后”、“因果”的线性思维,从而预知了自己的一生、女儿的一生的故事。。。
Anita解读《你一生的故事》【美】特德·姜
电影《降临》简化了原著故事中,作者想要表达观点的方式。如果仅仅看电影而忽略原著,我们只会对“语言改变思维”印象深刻,其余创意平淡至极。而作者与此作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结合语言学、思维、物理学,一共提及四大突破性问题:
作者假设了一套与思维方式相关的新型语言组织规则;
文字语言和话语语言可以是完全无关的两套系统;
语言如何塑造及改变思维;
地球上有没有“预知”现象?
接下来我们逐一解释。
01
预知思维:非线性书写
露易丝之所以有了预见能力,因为她学习的“七文”是非线性书写,从一开始你就写好了结尾内容的一部分。按照原著中的说法,故事里外星人“七肢桶”的一个完整句子书写出来是这个样子的(电影里简化成了同时朝两个方向写向终点的圆圈):
如果句子简单,这一团就小,如果是一个段落,这一团就很大:
七肢桶爱往一个句子里塞多少七文就可以塞多少,粘成一大团,这就是一句。一句文字、一段文字、一页文字,其间的区别只在于这个团有多大面积。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用中文书写“我爱你”,同时我遵循“七文”的书写规则,“我爱你”的第一笔我将这样写:
(这连续的第一笔包含了“我”字的一撇一横、“爱”字的爪字头、“你”字的一撇)
写完第一笔,我将这样写:
现在,我的第二笔也是连续的,我给“我”字写完了左半边;给“爱”字加上了中间的宝盖头;同时写了“你”字的第二画——一竖。
接下来是这样的:
这个完整的句子写完了。故事中的“七肢桶”就是这么写字的(我举的例子有偏差,“我”“爱”“你”是可以拆开,再分别与其他字组合句子的,而七文不行)。再长的句子,都用好几次连笔,每一个独立的一笔都扭扭曲曲,每一笔,都与句子中的每个语标有关。好比上面的“我”、“爱”、“你”是三个不同的语标。
02
书写VS话语:语言的进化
原著故事中的“七肢桶”是有口头语言的。只是它们口头说的不可写;而它们书写出的,又不可读。
人类语言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有。
请想一想,这个怎么读:
它既不念“贝塔”,也不读作“阿尔法”,但我们能说出它的意思:“禁止机动车通行”。而当我们说出“禁止机动车通行”,我们是在年这7个文字的读音,而图案“一个红圈+一杠+车”并没有读音。
放在故事里,是这样的:
七肢桶写:“我们居住的行星有两颗卫星,一颗比另一颗大得多”
你叫它念一遍它写的,它会说:“大小不同-岩石卫星-岩石卫星们-关系为第一第二。”
作者提出:“从语言的进化过程来看,最主要的进化动力并不是易于学习。对七肢桶而言,也许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在文化和认知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其以一套语言为基础发展出多种变化,倒不如两套语言来得方便。没准他们还觉得人类语言多余,除口头语言之外又开发出一套与说话完全相同的书面文字,两套沟通渠道一样,其中一套不就是浪费吗?”
03
极端假设:语言改变思维
关于这个问题的描写,作者毫不掩饰他的观察、记录痕迹,随之假设语言改变思维可以到一个什么程度。
他说,思维意味着心里说话。尽管在科学中“思维”如此复杂,但我们的体验的基础就是这样的。
我们的母语如果是中文,当我们思维的时候,意味着心里在说中文,推进心里的思考。
“夏天,我参加了封闭式俄语学习课程。到夏天结束,我思维时用的语言已经成了俄语,做梦时用的都是俄语。”
这是学习语言者多多少少体验过的。最简单直接的,语言改变思维的例子。
接着作者写了他的见闻:
有一个朋友,他的父母都是聋子。从小到大他一直使用手语。
“他告诉我,他思考问题时心里用的语言常常是手语。思维竟能这样构成。此人思考时内心没有声音,脑子里只有一双手比来划去。”
这一点通常人们没有体会,但是可以理解。
类似地,作者假设,在“七语”的思维影响下,露易丝的思维不是通过内心表达,而是心里看到一团团七语,像玻璃上的雾气一样渐渐展开。
于是,未来像回忆一样铺开,作者用露易丝对未来的回忆,与新语言学习、交流过程的插叙,天才地表现出“现在”与“未来”的先后顺序、因果影响是相互的;正如七语每个词语的出场顺序不分前后。
04
光学折射:预知与悖论
原著中反复琢磨着一个物理定律:费尔马最短定律。
简单说,就是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达到水底(假设中的终点),它走的路径所用时间最短。
光走了中间的实线。如果我们为它重新规划理论线:
左边的虚线虽然符合我们理解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这条线在水中的部分比实线长,花费光的时间比它自己选的路径要长;
右边的虚线,我们让它在进入水下后走更短的距离,但它的总路程更长了,总的花费时间还是长。
如果万物有灵,一束光从A点到B点,它为自己预先规划了费时最短的路径,意味着它预先知道它的初始和终极阶段,它知道它要到B点去,于是按照“花最短时间”这个目的去规划了路径;而且,这束光还提前知道空气下面有水。
人类是这样想的:因为空气与水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改变了路径。
七肢桶是这么理解的:光之所以改变路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它抵达目的地所耗费的时间。
电影中问:如果你预知了未来,你会不会改变它。
这是个简化了的想法,除了询问你的意志,没有更多包袱。
原著里扔出了一个悖论: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具有时间上的对称性。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物理的物性不会发生改变。
说起概念,大多数人会说:“是啊,理论上是这样。”再说具体些,他们便改口气:“不可能。”这就是自由意志。
有一个人翻阅了记载着过去、未来的岁月之书,她翻到记载今天的那一页,上面写着她翻阅岁月之书。接下来,书里说,她下午会在一匹叫五月魔鬼的赛马上下100美元赌注,赢回20倍。于是她偏要下定决心,什么马都不赌。
岁月之书不会出错,人的意志外力又无法强制,它们如何统一?
你也许会说,那就不可能存在“预知”,这些假设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但是,回头想想光对路径的“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