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明治时代终结的两年后,自认为是“明治男儿”的夏目漱石在一场重病后执笔写作并发表了《心》。
这部小说一改早期作品的诙谐洒脱,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悲伤压抑的气氛,竭力探讨死生的无常、世界的不完美和人心的脆弱。
夏目漱石
想来夏目漱石十分喜欢自己的这部作品,于是《心》第一版的所有装帧设计工作,都由他亲自操刀。
《心》初版封面
在第一版的封面上,对儒释道文化知之甚深的漱石先生引用了几句话解释“心”的内涵: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荀子·解蔽篇》)
心,主宰人的形貌,也主管人的精神。
「总包万虑谓之心 。」
(《礼记·大学疏》)
心,囊括了思想、情感、意识,甚至态度、性格、道德、意志。
「心,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又本也。」
(《释名》)
心,洞悉纤微。而人的所有细微的认识,全都是通过心来实现的。因此心是根本。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易·复卦》)
往复循环、万物复生,其中蕴含着自然之常理,即天地之心。
「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易注•复卦》)
万物总是回到其最初的、最本质的状态,这种“至静”的本质就是天地的心。
夏目漱石想写的“心”,是精神的根源,是思想的总和,是难违的本性,是赤诚的本心。
在明治维新进入尾声的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崇尚西方的”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但精神的根源依旧扎在东方的伦理思想之中。
这种矛盾表现在先生身上,是个人主义的自私和因这自私而起的折磨一生的悔恨的矛盾;在友人K身上,则是原生家庭的传统保守观念与成年后执着于自由“求道”的信念的冲突。
这种内心底层的矛盾,也许就是二人显得无比纤细敏感、优柔寡断的原因。
他们的悲剧,正是在社会环境引导下浮出水面的利已主义、自由主义与灵魂深处东方式的仁义道德之间的矛盾所诱发的必然结果。
前者是难违的本性,后者却是赤诚的本心。一段简单到可谓平淡的三角恋情,将二者牵至一处。于是原本就脆弱的精神,在外人难以触及的寂静中,撞击得粉碎。
得益于夏目漱石细腻入微的文笔,几位人物千丝万缕的心绪生动而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随着阅读的进展,越来越能够理解先生做出极端选择背后的原因。返照自己内心难以抗拒的自私,同时思及曾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心有戚戚。
小说中埋葬先生与友人K、
现实中埋葬夏目漱石的
杂司谷灵园(雑司ヶ谷霊園)
. The End .
shadow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