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金鸡》胡安·鲁尔福

这是一本有些奇怪的作品集,包含电影脚本《金鸡》和十四篇文稿拾零。

《金鸡》显然是本书的重头戏,但说实话读后令人失望。

在附录的《〈金鸡〉文学鉴赏》中,评论家博易萧为我们在这篇小说中挖掘出宿命、孤独、母亲、复仇等鲁尔福经典主题,以及在结构上与其他作品一脉相承的环形特征。

一贫如洗的宾松与母亲生活。他救活一只金鸡,同日母亲去世,他借此走上斗鸡之路。金鸡死去后,他在“幸运女神”贝纳尔达的陪伴下发迹。之后埋头赌博,对周遭不管不问,最终在贝纳尔达死后,饮弹自杀。

在这一个个起伏的轮回里,冥冥中有一枚指针或一个信物,是母亲、是金鸡、是贝纳尔达。宾松的命运被它牵引,孤独而无力地身陷这样的循环。

但主题与环形结构的一致,并不足以使《金鸡》与《佩德罗·巴拉莫》比肩。

后者那如诗的语言、拼接画般的结构、令人如堕梦魇的沉浸感,在《金鸡》中被替换为通俗明确的语言、直截了当的线性叙事和追求起伏而略显造作的情节。这些改变也许是为了服务于电影叙事,但它对文学性的消解亦不言自明。

译林出版社新版《佩德罗·巴拉莫》

书中的两篇早期短篇作品和几篇《佩德罗·巴拉莫》的“边角料”反而更得我心。

博易萧说宿命、孤独、母亲、复仇是鲁尔福的几大主题,但我觉得死亡才是鲁尔福最执着于书写的东西。

鲁尔福的作品根植于墨西哥的土地,与阿兹特克奇特的死亡文化纠缠而生。

《生命本身并非那么严肃》描述想象中平静的死亡:

「就像一条河流,不断上涨,推动旧的河水并渐渐将它们淹没;但并不像新的溪流那么急促。」

而后死亡的来临果真如迟缓的河:

「她重重地跌下来。有什么东西在推她。身下的地面离她很远,落不到地上……」

作者笔下的死亡,对生者而言显得突然而爆裂,而对逝者来说则往往迟缓而平静。

《死后》中的亡灵安静的叙述:

「在变幻的时空中,死亡并无不同。只是死亡,没有对立面,没有参照物,没有任何东西甚至虚无跟它对比。在这里,既没有生命也没有虚无本身。」

宽容地看待死亡,死生的边界反而变得模糊。亡灵并不可怖,他们仿佛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更静止、更孤独、更永恒。

. The End .

shadow0312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金鸡》胡安·鲁尔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