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论自由》后和一位书友交流,谈及世界文化趋同、文化与文明两个话题。突然发觉自己一口一个“文化”,却连文化是什么都搞不清,遂找来这本小书一读。
一册小书,能量巨大。内容翔实,语言辛辣。
正如序言中所总结的,作者分别就以下六个主题展开讨论:
文化的含义(包括文化与文明的异同)
对后现代文化主义的质疑
文化是一种社会无意识
“为艺术而艺术”的王尔德的文化观
在世俗而工业化的现代,不断膨胀的文化概念
结语:晚期资本主义下文化的傲慢及其被高估的价值
在这几个主题中,作者反复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混杂性本身不是优点,有时一致性是必要的,以及文化并非是孤立的,物质条件是文化的基础,而文化又超越物质在精神上促进了和谐。不愧是马克思主义者!
图片
其中,对于“艺术上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文化”的分割与融合的解释,清晰而有启发意义。艺术是创新的、精英的,需要强烈的意识。而生活则是习以为常的、大众的,是社会无意识。但艺术又根植于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并反哺生活,其中一部分最终融入生活。
而由于“文化是一种社会无意识”,政治应该基于文化而非强制。并且文化是一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强大政治力量。
另外,作为爱尔兰人,作者站在这个被殖民的“英国文化的边缘地带”,深入探讨了此独特视角下的民族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和多元文化的矛盾、困境与优势。如今在强势的欧美日韩文化的“殖民”与传统中华文化的抵抗之中生活的我,读来觉得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