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选文+反思的形式,对自我、意识、心智、自由意志等问题在科学和哲学上进行了探讨,涉及心灵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及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
除了两位编者——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和丹尼尔·丹尼特自己的选文片段之外,书中还有来自博尔赫斯、莱姆等作家以及图灵、道金斯、斯穆里安等科学家的27篇哲理寓言、科幻小说和学术著作的节选。
针对选文,大多数情况下作者在反思中给出解释和拓展,偶尔也提出质疑甚至驳斥。无论是赞同还是反驳,反思部分都旨在对选文中有趣观点更深入的挖掘,以使读者如梦初醒般地开始思考。
阅读过程中,我一次次惊叹于各种古怪但切实的观点,为这竟然是35年前的书而感叹连连。
书中充满了会在大脑中引发海啸的思想实验:
我永远无法向内看到自己的头。如果我失去触觉,并认为他人的描述以及镜中的倒影都是假象,那么我凭什么认为我不是个无头之人呢?
我可以接受自己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却难以接受脑移植手术这个概念。因为我明白,我拥有我的身体,但我不仅仅是我的身体。然而,我有一个脑子,还是,我是一个脑子?
将脑与身体分离时,“我”在哪里?是在注视着脑的身体所在之处,还是操纵着身体的脑所在之处?
给一个“缸中之脑”注入信号以模拟体验,再模拟左右脑的链接,再模拟每个脑分区给其他分区的体验……直到模拟深入到突触、神经元的层级。如此不断拆分,到哪一步为止脑不再是脑,体验不再成其为体验?
对模拟出的文明和智慧随意地改造或毁灭,是否负有道德责任?模拟世界有可能冲出层级的限制,对上层世界造成影响吗?亦即,模拟与真实界限何在?
我永远无法判断此刻的我是梦是醒。同样地,我又如何能判断自己是真实的,还是别人梦中的产物呢?
将爱因斯坦的大脑转录为一本千亿页的厚书,“真正的爱因斯坦”是否在这本书里?有人翻动这本书(模拟真实脑活动的过程)时,爱因斯坦是否活了过来?他停下翻书,又是否是一场谋杀?
…………
所有疑问都指向终极的问题:
自我是什么?意识又从何而来?
这是亘古以来哲学家与科学家竭力试图回答的问题,然而其真相仍在一团迷雾之中,本书自然不可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但正如作者所说,「这些思想实验旨在提供合理的替代,好替代掉这个不可抗拒的想法:自我是某种心灵般的东西中那神秘且不可再分的宝珠。」
也许,量子的奥秘与意识的奥秘在某种意义上一致。可以将意识解释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最终又可以被解释为量子的相互作用,而量子力学又把意识(即观测)引入现象的解释之中。于是意识与量子画了一个认识论的圆圈。
也许,情感是思维自动产生的副产品,思维的本性中必然蕴含情感。因为任何智力都必须有动机,而动机意味着偏好,种种偏好的累加便是愿望或信念。这样一个有意愿与信念之物,自然称得上具有情感。
也许,主观意识源自模拟能力。「意识的出现是因为脑对世界的模拟已经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以至于模拟中也必须囊括它自己的模型。」
也许,“心灵就是心灵感知到的模式”。不是“我”感知到自己的状态和感受,而是这种状态和感受本身就是“我”。
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我就是我的视角。当我确认我在何处时,将考察我的视角,这个视角所在的地方(由视角的内容内在地决定)也就是我所在的地方。我觉得我处于何处,与我的身体、我身体某的一部分或我的大脑实际处于何处并不一定相关。
也许,“自我”来源于他心与自心两个视角的不同。「我们接近于能客观地观看和理解我们自己,但我们每个人都被禁锢在一个带着独一无二视角的强力系统之中,这力量同时也担保着有限性。而这种脆弱性,这种想把自己吊起来的钩子,可能也是那根深蒂固的“自我”之感的来源。」
也许,意识来源于底层的逻辑不相容。漫长的演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它在遇到矛盾时将选择掩盖或“糊弄”,意识是一条可以容纳矛盾的逻辑而迅速摆脱困境的即时途径。人类心灵具有非对称、非中心的倾向,既统一又冲突。
也许,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统一的。所谓的“你”和所谓的“自然”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自由意志根本不会与自然法则相冲突,也就不存在是你控制自然还是自然控制你这种问题了。
也许,“我”只是个错觉,是与“美”、“真”这样的词一样无实体的一种“声音”。「“我”这个声音根本不表示任何事物,而只是一种我们偶尔感到不得不发出的有用声音,因为我们的神经元结构就是这样设定的。」
我还是不知道自我是什么,但我明白自我并非不可思辨、不可实验的神秘之物。科学正拄着想象力的拐棍跌跌撞撞地前行,努力去触碰那曾经不可思考的边界。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