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和你》马丁·布伯

首先,请务必选择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杨俊杰译本。

第一次如此切实地感受到好坏译文间的差距。先读了徐胤译本,其晦涩难懂令人发指,转投杨俊杰译本的怀抱之后,一切都明媚清晰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杨俊杰在译者前言中,对中、英各版译本及布伯具体用词含义的细致考证,非常有趣。不但体现了好译者的严谨态度,还让我看到了一词一句的冰山之下隐藏着的线索和故事,体会到翻译本身的魅力。

《我和你》论述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认为,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是“二重”关系,一是“我-它”,一是“我-你”。

“我-它”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将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看做具体的对象,去感受、观察、了解,对其产生情感、思考、评判,那么此时的我就处于“我-它”关系之中。

“我-你”关系则是稍纵即逝的相遇。我和“你”紧紧相连,对“我”而言,“你”是整个世界。我无法在这种关系中分辨对“你”的感受,因为“你”不是一个独立的对象,此时拥有的只是“我-你”之间的联系。

「作为感受的世界,属于基本词“我-它”。基本词“我-你”,则缔造了联系的世界。」

初读时,觉得“你”是一种真理、一种境界,遇见“你”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奇遇,而与之相对的“我-它”关系则低贱不少。

但后来却发觉,这绝非作者本意。

首先,“我-你”的联系,关键不在于“你”有多特别,而在于“我”主动选择的面对世界的方式。

放下对表象的执着,放下对任何事物片面的感受,而是用最本真而不带评判的眼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就可以在处处见到“你”。

并且,“我-它”亦是一种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二重”关系之一,并非该被摒弃的糟粕。

“二重”之意,就在于人是同时拥有这两种关系,缺一不可的。

如果说“我-你”是一种精神追求,那么“我-它”可以说是某种物质基础。

在“我-它”的关系之中,“我”区别于“它”被凸显出来,人分辨出自己,产生自我意识,成为一个主体。

而“我-你”的关系,则使人具有人格,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亟待与他人或世界产生联系。

本书最终的矛尖,指向了人生的意义。

作者说,意义,就是联系本身。

人的压抑和不自由感,来自于对因果性的执着。因此,需要摆脱“因”的束缚,忘却对“果”的追求,凭靠真心来进行选择。

在“我-你”的联系之中时,“我”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也拥有整个世界。这时,人就获得了自由。这时,意义就出现了。

「意义能够被接受,但它不可能被感受到;它不可能被感受到,但它能够被做出来;这就是它透过我们所要表示的。」

这种意义非普世、也无准则,不能作为知识传承,而只能让每个个体去遇见。

尽管作者是一位神学家,且在书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神学观点,但我在最后竟然看出了点存在主义的味道。

人生的意义就是联系。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自己拥有一双不带判断、不带偏执的眼睛,用它们去看这个世界,去建立联系,去把周遭的人事物当作整个世界来爱。

通过这种建立“我-你”联系的方式,人获得存在的意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 |​《我和你》马丁·布伯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