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在撒哈拉,发现别样的风土人情

作者:慈怀君
来源:慈怀读书

有一次三毛路经一间没有窗户的破房子,这个房子的门边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泉”。

三毛心里十分纳闷,也十分好奇,于是决定进去一探究竟。

一番询问过后才知道这里是洗澡的地方,三毛兴趣更甚了,因为她还是头一次听说沙哈拉威人也洗澡。

第二天清晨,三毛便忙不迭跑到这里,交了四十块钱,被老板娘领进了内室。

老板娘拉了她的手进了一个房间,那个小房间大约只有三四个榻榻米大,有几条铁丝横拉着,铁丝上挂满了沙哈拉威女人的内衣、还有裙子和包身体的布等等,有一股很浓的怪味,让人不由地想闭住呼吸。

老板娘开始命令似地要三毛脱衣服。

三毛一声不响,将衣服脱掉,只剩里面事先在家中穿好的比基尼游泳衣。

同时也将脱下的衣服挂在铁丝上。

老板娘却嫌弃她穿成这样根本那没办法洗。

三毛不以为意,觉得怎么洗是她自己的事,于是推开了老板娘的手,又白了她一眼。

老板娘只好领着她继续往前走,她推开一个又一个门,一节一节的走进去,这房子就好似枕头面包一样。

走了还一会儿,泉,终于出现了,沙漠里第一次看见地上冒出的水来,三毛感动极了。

一阵热浪迎面扑上来,四周雾气茫茫,看不见任何东西,等了几秒钟,勉强看见四周的墙,这极小的房间里的地上都坐了成排的女人,在对面墙的那边,一个大水槽内正滚着冒泡泡的热水,雾气也是那里来的,很像土耳其浴的模样。

这批女人身旁都放了一两个水桶,里面有冷的井水。

房间内温度那样高,地被蒸得发烫,三毛的脚被烫得不停地动来动去,也不知那些坐在地上的女人怎么受得了。

三毛看见每一个女人都用一片小石头沾着水,在刮自己身体,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现一条黑黑的浆汁似的污垢,她们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刮得全身的脏物都松了,才用水冲。

一个女人笑嘻嘻地对三毛说,她一直住在帐篷里,已经四年没洗澡了。

三毛看见她冲下来的黑浆水慢慢淹过自己清洁的光脚,胃里一阵翻腾,咬住下唇站着不动。

三毛再忍不下去了,转身跑了出去。

过了一个多星期,三毛听到荷西下班回来在和一个沙哈拉威朋友讲话。

这个沙哈拉威人告诉荷西,最近有一个东方女人到处看别人洗澡,都怀疑是他太太。

荷西听了赶紧解释,说自己从来也没听说过这件事,三毛也从来没有去过勃哈多海湾。

三毛心想荷西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于是跑出去说,上星期来了一批日本游客,日本人喜欢研究别人怎么洗澡,尤其是日本女人,所以到处乱问人洗澡的地方。

撒哈拉威人忙不迭地道歉,荷西却在一旁红了脸……

撒哈拉除了洗澡习惯令人瞠目,结婚礼俗也是与现代文明有巨大的反差。

三毛和罕地一家是好朋友,每天都在一起喝茶。有一天喝茶时,只有罕地和他的太太葛柏在房内。

罕地突然说她女儿姑卡快要结婚了,请三毛有便时告诉她。

三毛听了很诧异,在三毛的印象里,姑卡总是梳着粗粗的辫子,穿着非洲大花的连身长裙,在屋外呼叫着赶她的羊,声音清脆而活泼,俨然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而且她还才十岁。

三毛咽下一口茶,忍不住问罕地难道他不觉得姑卡还太小吗?

罕地很不以为然,他太太嫁给他时才八岁。

三毛想那是他们沙哈拉威的风俗,不能用太主观的眼光去批评这件事情,所以也不再说话了。

姑卡的母亲又拜托了三毛一次,要她对姑卡讲这件事,因为姑卡还不知情。

三毛奇怪地反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对女儿讲?

罕地却理直气壮的说:“这种事怎么好直讲?”三毛觉得他们有时真是迂腐得很。

在沙哈拉威的风俗,聘礼是父母嫁女儿时很大的一笔收入。

过去沙漠中没有钱币,女方所索取的聘礼是用羊群、骆驼、布匹、奴隶、面粉、糖、茶叶……等等来算的。

文明些了,他们开出来的单子仍是这些东西,不过是用钞票来代替了。

姑卡的聘礼有二十万西币,大家都认为这是很不错的聘礼了,三毛不以为然,认为这简直是贩卖人口,心中又不知怎的有点羡慕姑卡,因为她结婚时一条羊也没有为父母赚进来过。

后来三毛才得知女婿婚后是住岳家的,习俗是可以住到六年满才走,这也难怪罕地要那么多钱的聘礼。

最气人的要算看迎亲了,新郎官下了车,跟着一群年轻朋友冲进姑卡坐着的房间,也不向任何人打招呼,上去就抓住姑卡的手臂硬往外拖,大家都在笑,只有姑卡低了头在挣扎。

因为姑卡很胖,新郎的朋友们也上去帮忙拖她,她便开始哭叫起来。

三毛看见这批人如此粗暴的去抓她,非常激动,咬住了下唇看这场闹剧如何下场。

姑卡到了门外,突然伸手去抓阿布弟的脸,一把抓下去,脸上出现好几道血痕,阿布弟也不示弱,他用手反扭姑卡的手指。

四周都静下来了,只有姑卡口中偶尔发出的短促哭声在夜空中回响。

他们一面打,姑卡一面被拖到吉普车旁去,三毛紧张极了,对姑卡高声叫:“傻瓜,上车啊,你打不过的。”

姑卡的哥哥告诉三毛这是风俗,结婚不挣扎,事后要被人笑的,这样拚命打才是好女子。

三毛口中叹着气,想着,既然要拚命打,还不如不结婚。这场婚礼实在是有趣,可是三毛却不喜欢这种结婚的方式。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有关《撒哈拉的故事》的原书精华,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今天分享的《撒哈拉的故事》第五部分就到这里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在撒哈拉,发现别样的风土人情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