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若用三个词来概括,便是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交织,织就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命运。
我们沿着时间的轨道向前,时而回望过去,时而遥想未来,时而忙于现在,对待三者不同的心态里面,藏着各样的人生状态。
一个人怎么看待时间,就怎样过生活,也决定了他能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过去的,一切都值得
张幼仪的前半生是破碎的。
新婚燕尔,丈夫徐志摩只有满心不情愿,见到她的第一句话,便是充满嫌弃的:“乡下土包子。”
结婚之后,丈夫更是极少在家,即便在家的时候,也不愿用正眼看她一眼。
怀孕了,她兴冲冲地跑去告诉他,以为他会高兴,他却正忙于追求另一个女人,残忍地让她打胎,还甩给她一张冷冰冰的离婚协议书。
当她拿着一纸离婚书,孤身一人立于异国他乡,她的过去,是不堪回首的伤痕累累。
若是她停在此处,沉溺往事,满心怨恨,便会成为结局悲惨的弃妇与怨妇。
好在她没有,当她内心深处,实现从“我恨你”到“我原谅你”的跨越,她也赢来了自己的重生。
她辗转德国,开始了努力的求学之旅。
回国后,她到学校教授德语,又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还出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一时间风光无限。
徐志摩带给她的伤,无意间铺就了她的独立与成长之路。
更重要的是,当她原谅了那些伤害,接纳了过去,也放过了自己,内心重归平静与幸福。
所以,她才会不计前嫌,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徐志摩的双亲,甚至养活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还策划了《徐志摩全集》让徐志摩的著作流传下来。
人生难免艰难,如果总囿于过去的故事中,悲伤懊悔,那只会让人生变得更加痛苦。
《真实的幸福》中说:“对过往的美好时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夸大其词、念念不忘,这两种行为是我们得不到平静、满足和满意的罪魁祸首。”
我们不必去感谢苦难,但是当过去已逝,或好或坏,都无法再重来,怀着一份值得而无悔的心态,一路向前,或许才是给自己最好的答案。
该放就放,该断就断,学会了放下,才能空出双手,触摸幸福。
未来的,少一分闲愁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和尚,负责每天清扫寺院里的落叶。
落叶堆积,他每天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好不容易扫干净了,到了第二天,落叶又满地,一切又要重头来过。
日日如此,他心中便生了厌烦,总是想着能有一个好办法,一次性扫完未来的落叶。
有人告诉他:在打扫前用力摇树,把落叶全部摇下来,这样,明天就不必打扫了。
小和尚高兴地照办了。
可是第二天,地上还是落满了落叶。
明天的落叶,永远不会在今天落下,而你不论如何用力,也清扫不了明日的落叶。
人生也是如此,未来的事情,或好或坏,永远不会在今天降临,而今日再多的担忧,也改变不了什么。
该来的总会来,与其焦虑不安,不如早日做好准备;不该来的终不会来,与其庸人自扰,不如享受此刻的轻松与欢愉。
与其为了明天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惶惶不安,不如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未来,不必过分期待,也无需过于恐惧,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丧失生活的热情,出发的勇气。
正如美国诗人朗费罗所说:“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
活在当下,才是正好的幸福
有一年春天,灵云禅师在后山看到漫山盛开的桃花,鲜艳夺目,流连其间,一时恍然:“桃花日日开,为什么自己之前从没有看见呢?”
因为心中被烦思填充,便看不见眼前当下的美好。
此情此景,他做了一首诗: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移。
刹那顿悟。
一日当一日,一时做一时的事,便怀一时的心思。
一心一境,方能抓住每一刹那的幸福,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记得有一次,报社的记者去访问林清玄先生,问起他的座右铭。
林清玄便随手撕了几张随身的便纸条,递给记者,上面写了先生今天要做的日常琐事:
“出去时,别忘了买苜蓿芽。”
“欠讲义的稿件,今日写。”
“缴房屋贷款。”
“帮亮言买毛笔。”
他说:“这就是我的座右铭。”
玩笑之余,也展现出林先生的人生哲学:“快乐地活在当下。”
唯其如此,他的一生,才活得如此满足、自由与平淡。
人生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有快乐、有悲伤;有热闹、有平淡;有匆忙、有宁静。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看书时看书,出行时出行,杂念不必太多,活在当下的时刻,便是正好的幸福。
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未来的情况,我们无法预测,只有“每时每刻”,始终在我们手中,如此真实,如此美好。
一生很短,好好对待时间,才能赢来好的生活。
请相信,所有的过去,都是独一无二的经历,所有的将来,都有值得期待的风景,所有的现在,都有着正好的安排。
愿你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活出一生的幸福。
今天,我们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过去、现在、未来,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么情绪和幸福之间,又有着什么关联呢?
慈怀兹心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