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职场》读后感:成功就是,沉下心来去努力!

《赢在职场》

原著 | 曾仕强
解读 | 筱茧

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成功好像是人生的唯一价值。父母期盼子女成功,师长希望学生成功,而整个社会更青睐成功,唏嘘失败。

而想要成功必须依循正当的法则,这当中,及早规划,应该是相当重要的观念。为了更有把握,为了更早获得成功,及早做好计划,乃是不二法门。

台湾籍教授曾仕强给年轻人的成功建议,就是要及早规划人生。他曾经多次登上《百家讲坛》,同时还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是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他这本《赢在职场——中国式职场修炼手册》就在指导年轻人如何规划人生,修炼身心,达到成功。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看看如何修炼人生内功,达到理想的人生状态。


洞识力:保持头脑清楚

据说现代人每天打开手机的次数有近200次,也就是时间被切得很碎。我们经历着碎片信息的轰炸,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博…无数信息随时随地轰炸。

看似很美好,我们好像从来不会错过热点消息,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我们对知识的汲取效率越来越低下,最后导致输出困难。

正如本书作者说的,信息时代,头脑清楚,才能运用智慧,升级认知。

那如何使头脑更加清晰?作者提出几个思路。

首先,要理清自己的观念,要明白,衡量成功的标准永远不是单一的,应该避免过分看重某一个因素,而迷失了自己。

其次,需要确立自己的理想。

孔子曾经和颜渊、子路探讨理想。子路希望在政界取得好职位,颜渊希望对国家有贡献,孔子则期盼自己所在的国家,老者有人奉养,朋友间诚信相处,小孩能得到好的教育,大家各得其所,处处祥和。

能把他人的安身立命,看做自己的终极理想,实在是人生最高的理念。不过,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如果能把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努力实现,已经很了不起了。

接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

人的命运,其实就是自己的性格,什么样的性格,造成什么样的命运。

一个人的性格通常比较难判断,但是一个人的习惯却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如果说改变命运应该从改变性格开始,那么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自己的习惯。

最后,要培养自己的兴趣。

梁启超先生说过:凡人必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如果你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未来的路会平坦很多。

这些都是个人在成长中精进的必经之路,倘若不甘平庸,那就保持头脑清醒,戒断无谓的精力浪费,在碎片化时代突破重围。

归纳力:保持目标明确

康德有句名言: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有目标的人生,叫旅行;没有目标的人生,只能叫流浪。

认清自己和找到人生的目标,是每个人都躲不开的难题。

真正有着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的人,可以早早度过迷茫期和探索期,然后就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这种人也就更容易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如何做到呢?作者建议,大家可以用归纳法来建立目标。

首先要深入探索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如生理需求、保障需求、爱情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等,这样才能获得清楚的认知,产生一定要努力满足自己这些需求的意识,继而更有动力去行动。

之后就可以进行目标的制定了。

我们应该把一年一度的短期目标,分割成为四个季目标,甚至更加详细,如月目标,周目标,日目标。而且需要每周检讨,及时调整,不要等到年底,才惊觉自己又蹉跎了一年。

而关于目标制定,最重要的应该是自发、自创、自行。

自发,才能让自己对自己的目标产生负责的态度;自创,自己的目标不刻意模仿别人,人人可以特立独行,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好;自行,以自发的心情才更有勇气挑战,付诸实际行动。

每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活,都是树立目标,经过刻意经营的。只要你有欲望有目标,就有可能实现它,哪怕它平凡又渺小。

组织力:保持人际和睦

有人说,一个成年人与人交往的最好态度就是,做好自己,亲疏随缘。

但是现代社会单打独斗式的成功机会,已经大幅降低。一切都讲求组织,透过群策群力的合作方式,才能够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无论求学、修德、立业,处处都需要组织。书中提到一条规律:要达成自己的目标,别人永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书中有个例子:1969年,我国金龙少年棒球队代表太平洋区参加世界少年棒球赛,荣获冠军。这是一支只有两年历史的新球队,居然先后击败历史悠久的日本队及美国队!这正是组织力高度发挥的结果。

优秀的个人必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合作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富兰克林也说过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几乎每一份成功都离不开人际合作,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指数。而要获得别人的支持,需要注意:

一方面,多方结识朋友。多联系,多接触,多帮助,开放而友善地对待别人。另一方面,有效地影响他人,设法让对方自动改变,侧面点醒别人。最后,以正道来获得他人的信任,用不讨好的方式来得到别人的好感。

做到这三点其实就是做好自爱和爱人,这才是人际关系的最佳写照。

自爱是什么?自爱是在富贵的时候不骄傲,贫贱的时候不投机。自爱是威武不能屈,坚定意志,不避危险,用勇者精神来面对困难。

自爱的人,用充满自身的爱来爱别人,在前进的过程中尊重他人,保持谦卑,互相劝善,不低估别人实力,不高估人际关系,汲取他人的长处,善加利用,才能走出更好的姿态。

分析力:保持赛道正确

有些人为了面子,投入“有面子的行业”,却不管与自己的性格是否相合,断送了成功的希望;

有些人好高自大,一心要找“高人一等的职业”,因而屡遭拒绝,顿觉人间冷酷无情;

也有些人只问哪一行业赚钱容易,就往哪一行业跑,丝毫不考虑自己的情况。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发展环境,选错环境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判断的经验,开始堕落。这就是所谓的要选对赛道,选择很多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作者的建议是,正式工作之前,依靠实习经历来判断大致的兴趣所在,然后给自己五年的时间试错。

一个人最初进入职场的五年是最好的试错期,如果你的职业能让你兴致满满,全心全意地投入,这种情况多半是你已经选对了赛道,掌握了良机,那就可以长期投入。

但如果你的职业让你疲惫不堪,无心工作,那么你就要赶快看看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出错了,能力不足马上补救,若发现并不是自己的问题,便可能需要跳槽了。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所谓“行行出状元”,是指入对行以后,全心投入,竭尽所能的结果。若是入错行,选错了工作环境,即便学识丰富,能力强,恐怕也很难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因而很难做得好。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婚姻也好,职场也罢,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尽力,生活才会反馈惊喜。

你看看大众认可的成功人士:那些马云、俞敏洪们,都生于贫困,吃过苦。但他们抓住了时机,做了有效的努力,达到以一乘十的效果,一路升级打怪走向强者的王道。

对于我们也是一样的,想要改变现状,要做的是不断自我提升,寻求新的出路。

当然也有人说:反正我再怎么努力都不如别人,不如算了,平平淡淡过生活。

但他们心里还是意难平,一边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一边觊觎别人的努力成果,不上不下,痛苦一生。

不得不说,努力常常不是立竿见影,让我们一时看不到回报。但是只要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实现高效率的努力,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公平的,它传承并受益于下一代。

世界很公平,想要什么,自己去拿。越拼命越幸运,越拼命也越好命。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赢在职场》读后感:成功就是,沉下心来去努力!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