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过上无压力生活的七个原则》
原著 | 迈克尔•奥尔平&萨姆•布兰肯
解读 | 北枳
生活是一次漫长的旅途,在惊喜与意外的交织中往往渗透着随处可见的压力,它的存在可能打乱原本的生活节奏,让你心烦意乱感受不到生活的本质。
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却误解了压力。
《释放:过上无压力生活的七个原则》就是这样一本让我们正确地面对压力的一本书。本书由美国压力管理顶尖教授迈克尔•奥尔平和富兰克林培训专家萨姆•布兰肯编写。
作者总结了前人的优秀理论,将切实可效的实践经历融合进了书中,并配合了实操练习与放松的工具。帮助现代有着生活压力的人们能够更好地实质性解决压力带来的损伤,帮助你掌控自己的生活,成为轻松平衡生活的现代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的精华部分,领略缓解压力的奥秘吧。
与其被动招架,
不如积极主动地去面对生活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不花费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采用被动招架的生活模式,他们被动地应对着周围世界,对他们来说,一切压力都来自于外部,他们不主动行动,只是被动反应,不去控制自己的生活,总是被生活牵制。
而这种思维就会导致,他们在小事上容易紧张过度,一旦遇到大问题,就会被轻易击垮。
与之相反的是主动积极的思维模式。一个主动的人会积极行动,主动出击,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地促成想要的事情发生,而不是坐等结果。
作者在书里指出,当我们把生活交给命运,就失去了自己的控制权,这就会导致压力和紧张的不断产生。
举个例子,对婚姻失败还仍然需要带着孩子生活的女性来说,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仅仅因为婚姻的失败,就把接踵而至的生活压力散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牵扯到孩子未来的生活中,会让你糟糕的生活越来越悲惨。
如果坚定内心的处事原则,即使在面对挫折和困苦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一颗感恩、善良、乐观的心态,那么生活赐予你的悲惨会被你处理的游刃有余,那些压力也会随着时光慢慢的消散。
对于主动积极的人来说,他们不是试图与源源不断的压力作斗争,而是在一开始就避免压力。
主动应对压力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早期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相应的减少处理由压力引起的的情绪状况以及减少暴露在紧张环境下的总体消耗的时间。
主动思维的人知道,虽然他们无法控制外部世界,但自己也不能被外部世界所控制,他们坚信,生命中有些固定的原则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适当地放弃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上,也是一种积极应对压力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遵循内心的想法去生活,就能明白内心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积极的色彩,会渲染你的每一次选择,你的压力也就随之放下。
要事第一,让生活更加井然有序
戈德博尔曾说过,紧张是一种愚昧的状态,它会让人认为每一件事都是十万火急的。
生活中正是有着不同的状况的碰撞,让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心神不宁的相互干扰,才使得在高负荷的生活中我们容易紧张过度。
事实上,试图同时做几件不同的事情,只会让你的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平庸,还会产生很多的压力。
把精力聚焦在一项最重要的事情上,是减轻压力的关键。
如果我们终日在琐碎的事情上忙忙碌碌,那么我们也许会离最终的理想越来越远。
作者的邻居是是个园艺爱好者,他每天起床后,都决定将自己的园子好好修理一番,但他却从未真正完成这个计划。
因为,每当他准备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总会恰好遇上其他需要做的事情,比如看到路上又长出了野草,看到栏杆掉了漆,这些小事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最终偏离了最开始的目标。
研究发现,为你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有助于你的大脑知道将哪些不想要的刺激拒之门外。
一旦目标明确,大脑里就会有一个叫苍白球的部位会扮演一个贴身保镖的角色,帮助你全神贯注于你的主要目标,同时屏蔽掉那些可能干扰你达成目标的外部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要做到要事第一,首先要学会为事情排序。
面对多个任务,我们首先需要关注这两个问题:“我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什么事情不需要我现在投入精力”。
当我们专注于眼前这件重要的事,就会自然而然的忘记紧张的情绪,从容的面对你正在解决的事情。
另外,作者还指出,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记得时时反思。
每周花30分钟的时间,重新思考本周完成的任务,以及目标,评估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工作,就能让我们的日常行为和终极目标保持一致,不至于偏离太多。
积极主动的去面对你的生活,将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计划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你的生活状态就能慢慢的趋于平衡。
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是一条自然法则。当你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对那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说“不”,生活中的压力就会烟消云散。
用理解和包容,换来和谐与共赢
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在所难免,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人经常会成为我们压力的来源。
想要缓解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交际的压力,改变心态才是关键。
只有随时在不同的场合及时调整心态,你才不会将自己陷入一个紧张而又尴尬的局面之中。从水火不相容的“敌人”变成谈笑风生的朋友或许只有一步之遥。
文中提到这样一个人萨姆,他曾经是一家全球地毯和地板公司的营销副总裁。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创新。最开始他的压力很大,失眠、焦躁充斥着他的生活。
但是后来他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由个人想法拓展到集体协作,很快公司的产品就有了新的发展理念。萨姆利用协作增效的原则,缓解了自己独自面对业务的巨大压力,还提高了公司的创造力。
通过这一则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换位思考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条关键原则。
约翰•斯坦贝克说:“如果你们相互理解,就会彼此仁慈。了解一个人永远不会导致仇恨,他几乎总是会带来爱。”
只要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真正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那么你就会多一份体谅,从而缓解纠结过去或未来给你带来的压力。
同时,换位思考能帮助你快速地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压力。
其次,摒弃固执己见的想法。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大部分的公司、家庭或团队,都起源于不同人们多元力量和观念的综合。拥抱多元思维,学会去接纳差异,理解他人的观点,我们才能从中获得裨益。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并不是独自一人孤军奋战。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可以帮助我们的人。只要你改变自己的想法,多和别人进行交流,在思维发生碰撞之时,也是提高、交流、融合之时。
虽然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充满了压力,但是当一个人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时候,纵使他经历着旁人所不知的压力,他也会千方百计的找到合理的方式去释放压力。
因为生活一直继续,而压力是生活中不愉快的一小段插曲。
人生会因为不期而遇的美丽而惊喜万分,生活也会因为压力的出现而加快步伐和节奏。不要把压力当成是一种无法排解的心绪,尝试着把它们当成是一种前进的动力,这样生活会越来越有劲头,目标会越来越明确,你的梦想也会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中开始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