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积存时间的生活》。这是一本记述津端夫妇田园生活的随笔。为了圆妻子英子多年的田园梦,津端修一老先生在退休后带着英子远离都市的喧嚣,归隐乡间,用几十年时间悉心打理着自家的木屋和菜园。
他们在身体力行中向人们展示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道出了几十年幸福婚姻的秘诀。
真正富裕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积存时间的生活》中说:“真正富裕的生活,是不畏年龄,活出青春的模样。”
我们努力奋斗一生,追寻的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身体却丧失活力;不是声名满天下,身边却无人可爱;不是坐拥金山银山,内心却逐渐枯竭。
最好的生活不是拥有花不完的钱,而是灵魂的丰盈,青春的模样。
舒展手脚,坚持运动
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差别到底有多大?
不久前看到一张图,是一位67岁的普通大爷和67岁的健美运动员杨新民的合照。
明明是同样的年龄,却有着全然不同的神情与样貌。
这位67岁的大爷,是我们平日常见的老态龙钟,神态迟钝的样子,而杨新民却依旧身材挺拔,肌肉饱满,神采飞扬,焕发着宛如少年般的青春活力。
每天锻炼两小时,游泳一个小时,再加上健身房练器械一小时,数十年的坚持,才造就了这副好身体。
热爱运动,保持活力的人生,总是不会差的!
当然啦,很多人或许会说,我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像杨新民一样,每天泡在健身房。
其实,运动不是非要去健身房,运动场,在日常琐事间,也是活动身体的最好时机。
就像《积存时间的生活》中的主人公修一和英子夫妇。
平日里,他们从不停止脚步,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从管理菜园果园,到各种闲散杂事,他们都会用心地亲力亲为。
他们的家是修一40年前自己设计、建造的木结构房子,每五年要涂一次防腐剂。只要身体还能动,修一都坚持自己做。
他说:“勤做家务能活动手脚,对身体也好。别看我年纪大了,可是还能一觉睡到天亮,因为白天一直在活动。”
而英子喜欢纺织,一直织围巾送人。
她说:“正因为这样每天持续织围巾,运动手脚,才能够这么健康地活着。”
修一与英子夫妇虽然没有练就一幅好肌肉,却始终保持着健康的身体,年轻的神态。
最基本的运动与养生,其实就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
人生的最后时光,千万不要用钱来装点,运动手脚,坚持运动,告别老年的暮气,迎来青春的朝气。
保持初心,不忘爱人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老两口来电影院看电影。
可能是第一次来,爷爷不知道买票的规矩和流程,在前台细细地问了很久。
听到价格后,奶奶嫌贵,说不看了。
老爷爷没理会,一边从口袋里,慢慢掏钱出来,一边回头看看身后的奶奶,一脸宠溺地笑道:
“其实我根本不爱看这玩意儿,是这个小妹妹想看。”
而他口中的小妹妹,已然70多岁了,一头银发,满脸皱纹,站在他身后,有些害羞地笑着,宛如恋爱中的少女。
在那一刻,时间流转回最初的青春时光,空气中充满粉红色的泡泡。
他们老吗?是的,他们已然踏入人生的尾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再有光鲜的容颜,灵便的手脚。
他们年轻吗?是的,他们依旧保留着爱的能量,依旧用一颗新鲜的心,守护着最初的爱人。
年岁渐长,半世消磨,真正的老去,不是身体的迟暮,而是在暮气沉沉中丧失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沈从文说:愿你在历经过所有的世事沧桑之后,忍受了所有的孤苦无依之后,捱过了无数个泪往肚里流的夜晚之后,内心仍然充满积极向上的希望,依旧拥有爱一个人的力量。
爱是生命最好的保鲜剂,当我们都没有了年轻时光鲜的皮囊,愿你依旧用心爱着,如此,青春就永不散场。
心态年轻,岁月长青
很认同一句话:“青春并不是指生命的某个时期,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
肉体会老去,心态却可以永葆年轻。
怀抱一颗年轻的心脏,拥抱生活每一日的新鲜,岁月便会长青。
黄炎贞奶奶在古稀之年,却依旧过着“折腾”的生活。穿旗袍、骑骆驼、走西藏、穿大漠,都是她的日常。
2015年,她参加了中国旗袍大赛第二届全球三项总决赛,梳起发簪,踏一双6厘米的高更鞋,披一袭明艳的旗袍,手拿折扇,从容优雅。
现场都是二三十岁的小姑娘,美女如云,她却毫不逊色。
她还参与了拍摄了摄影师小野杰西的时尚大片,她时而是橱窗前的花头巾“少女”,时而是英姿飒爽的哈雷摩托手,把年轻的生活态度,传递给更多的老人。
黄炎贞说:“我今年七十多岁了,可我不觉得自己老。”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没有沧桑,只有自信和快乐。
愿你在这疲惫人间,让年轻的心醒来,让生命的喜悦进来,活出新鲜的青春模样。
正如《积存时间的生活》中所说:“未来确实一天比一天短了,无论如何都要心情愉快地活得长长久久。”
岁月不饶人,年老是生命的必经之路。
与其陷入迟暮的悲伤之中,不如收拾心情,活出另一种年轻。
正如毕淑敏说:“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生存一天青春的财富就闪闪发光。能够遮蔽它的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已经衰老。”
余生,愿你舒展身体,爱可爱之人,悦纳生命的欢喜,在人生的尾巴,活出青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