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该书是这本书是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它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未上市之前,许多教育观念就以“手抄本”的方式闻名于教育界。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培训和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诚然,其实有的时候,相对于孩子,父母更需要教育和成长。
育人先育己,任何改变孩子的打算,都必须从改变父母自己做起。
成为更好的父母,就从这三点做起。
把握恰当的界限感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朱雨辰的妈妈了。
很难想象,一个母亲竟然能爱儿子爱到如此“疯狂”。
这么多年来,不管儿子去哪里拍戏,她都要不辞辛苦为儿子做饭;为了儿子不上火,她每天都四点起床,为儿子熬梨汤。
刚上大学那会,送儿子去学校的时候,帮他铺床,还问跟他同个宿舍的同学们打不打呼噜,令儿子尴尬不已。
对于儿子的恋情,她说“他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都会干扰”。
可是在这样全包围式的爱,朱雨辰真的感到幸福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朱雨辰单身到40岁,事业上不去,浑身负能量,说起妈妈,常常是满满的痛苦回忆。
这样严丝合缝的爱,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让人难以呼吸。
正如《无声告白》里所说:“父母越是关注你,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为人父母,总是想要无限地靠近孩子,保护孩子,关注孩子,这是人之常情。
而这样过度的关注,看似为孩子奉献了所有,实际上却会逐渐消磨孩子的个性,对孩子的幸福有害无益。
要记住,他是你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适当的界限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
因此,为人父母,要学会掌控一份界限感,让孩子在自己的空间里,自在呼吸,自由生长。
学会适时的放手
梁启超是一位教育家,更是一位出色的父亲,他的九个孩子志趣各异,却都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专家: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这和他对孩子的尊重离不开关系,每当和孩子意见相左时,他总是尊重孩子的想法,适时放手,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
二女儿思庄准备选择自己的专业时,有些犹疑与困惑。
想到家中未曾有人学习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专业,梁启超便建议她选择生物学专业,以此弥补家族的空缺。
但思庄尝试之后,发现兴趣不大,便有些苦恼。
梁启超得知以后,便又赶紧写信道:“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于爹爹的话。”
思庄便转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管理,最后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特有的成长轨迹,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学会放手,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正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所说:“假如把父母比喻为一个雕刻师,那教育这种雕刻所留下的痕迹则是雕刻与被雕刻双方互动形成的。作为雕刻者的父母如果看不到这种互动性,漠视儿童的感觉,那么一块璞玉在他手中也会变成一块顽石,或一堆碎料。”
孩子终究是为自己所活,即使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却丢失了自我的本心,找不到内心的归属感,又有什么快乐与幸福可言?
为人父母,要懂得放手,才能让孩子生出翅膀,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活出自己真正喜欢的样子。
记得及时的自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你有责任通过改变你自己,唤起孩子的改变。不这样思考,你就永远找不到改变孩子的路径。
再优秀的父母也会犯错,犯错了就要记得在自省与反思中,改变自我,才能在家中营造出平等而向上的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益。
《家有儿女》中的爸爸夏东海就是一个懂得自省的好爸爸。
一次,夏东海因为工作没完成,整个人都处于焦虑与抓狂的状态。
正在此时,小雨和刘星在抢厕所时大吵了一架,气不过的小雨便赌气地把尿撒在刘星的床单上。
正处于烦躁状态的夏东海,向着小雨便是一顿的发火,还罚小雨去洗床单。
夏东海在处理好工作后,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便穿上白天被小雨无意洗坏的床单,戴上花环,唱着儿歌花式哄孩子,来到两个孩子的房间。
他认真地说明自己发火原因,诚恳地给孩子们道歉:
“爸爸今天早上心情不好,不应该把气撒在你们头上,所以特地来向你们道歉,你们不会怪爸爸吧。”
有这样一个懂得自省的好爸爸,难怪这个家里的三个孩子身上总是散发着令人羡慕的快乐与幸福感。
为人父母,只有学会坦诚地面对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带领孩子一同成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
在这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中,家长也要学会不断学习与成长,毕竟,我们生养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还有责任让他幸福。
无论何时,保持恰当的界限感,选择适时的放手,记得及时的自省,在这其中,一定藏着最好的幸福。
今天,我们探讨了父母应该怎样成为更好的自己,育人先育己那么当孩子犯错,又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寻找解决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