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指出,在人们清醒的时间里,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在用来进行人际沟通,这其中又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时间用于倾听。
可见一个人的人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倾听的能力。
善于倾听的人,用无声的言语激励着失意中的亲人、朋友砥砺前行。有人说,它的力量,等同于一个爱的拥抱,强大并深入人心。
深以为然,温言相劝固然是好,但给彼此一点静默的时光,眼神里透露出的“不必多说,我懂”的关怀与默契,却比任何语言都要来得贴心温暖。
很多时候,与其先学会说话,不如先学会倾听。
倾听,
一件99%的人都做不到的小事
倾听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全身心地倾听他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些人可能认为自己是在倾听别人,但他们根本没有做到。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曾经采访过一个小孩子,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啊?”
孩子说:“嗯……我要当一名飞行员。”
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灭了,你会怎么办呢?”
孩子想了想,大声说:“我会告诉飞机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然后我背上降落伞跳出去……”
还没等孩子说完,在场的观众就已经笑得东倒西歪,大家心想,关键时候还是只顾着自己呀,即使孩子也不例外。
而林克莱特则继续注视着孩子,想看他还要说什么。
没想到,孩子面对大人们的哄笑,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一脸茫然和无辜。
主持人让孩子继续说下去,孩子坚定地说:“我要回去拿燃料,然后回来救他们。”
接下来的几十分钟,现场观众都是一脸的愧疚,只因为他们没有听孩子把话说完,便自以为是地误会了一个孩子。
其实许多误会的发生,就是因为你在想、在说,却忽视了听,在没有听到别人的观点前,便轻易地去评判,从而错过事情的真相。
这是一个崇尚说的时代,也是一个忽视听的时代。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会说话,因为会说话往往代表着游刃有余的交际,却没人告诉我们要会倾听,在大家的意识里,倾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有耳朵就会听。
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其实会听比会说更重要,会说有时候是一种技巧,会听则代表了一种态度,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
倾听不难,
只需要多点尊重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办法倾听他人,就是太专注于倾泻自己的情感和诉求,在很多场合下,这不仅仅是不体贴,不善解人意的问题,甚至会让人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
其实,只要有意识地为他人考虑,尊重别人表达自我的权利,倾听真的没有那么难。
1916年12 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为了改革北大的旧官僚习气,蔡元培大胆聘请了一批具有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以此来补充北大的教师队伍,其中就有留学美国的胡适。
初入北大,胡适感到压力很大,毕竟北大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学府”。蔡元培知道胡适会有些紧张,便在胡适登台讲课的头一天晚上来到了胡适家中。
果不其然,蔡老刚一坐下,胡适就一个劲地说东说西,担心讲不好、学生可能会不积极等问题,而蔡老只是耐心地倾听着他把话说完。
只在临走前诚恳地说了一句:“我聘你到北大来,就是信任你。”
胡适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很感激蔡元培那天晚上一直倾听他说话。
倾听,不是一言不发的沉默,而是真切的尊重。
对方有话向你倾诉,是对你的信任。你若心不在焉,敷衍塞责,那只能令对方失望、失落,感觉冷漠。
你若悉心倾听,则会让对方收获信任的回报、情感的满足和人格的尊重。
把倾听当作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非暴力沟通》中说:“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倾听,就是我们抚爱别人的最好方式。
尤其在家人朋友间,越是亲近,越要懂得倾听,如此,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真切的温馨和爱护。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曾提到了父母的关系。
杨绛的父亲是名律师,他把每一件受理的案子,都会详细地向妻子讲述,比如为什么事,涉及什么人等等。
杨绛母亲就这样耐心听丈夫讲,直到对方讲完,思索片刻,才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继而两人一起分析、一起讨论。
这样的谈话方式,不但没有让两人的交流变少,反而让两人敞开心扉,从工作一直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杨绛说:“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们子女从小到大,没听到他们吵过一次架。
旧式夫妇不吵架的也常有,不过女方会有委屈闷在心里,夫妻间的共同语言也不多,我父母却无话不谈。”
和家人相处,从无聊变得有话聊,一定要经过倾听这一步,只有先在沉默中明白了对方所想,用理解和耐心让对方体会到自己甘于等待的爱,两人的话匣子才能最终被打开。
这种夫妻相处之道,后来深深影响着杨绛的择偶观,以至于她和钱钟书两个人也有一辈子说不完的话。
倾听,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对方一丝忧伤的宣泄,一个美好的憧憬,哪怕只是对一款新衣的津津乐道或对一桩有趣传闻的转述品评,无不期待你的倾听。
倾听,会使人感受到爱的折射、心的相通、情的交融。
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写道:心有灵犀一点通。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
与人交往中,更多的时候,默默无声比有声更为动人。
如果你留心生活,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好的人、家庭和睦的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通常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幽默风趣,而是能静静地听完每个人的说话。
学会倾听就是对别人极大的尊重,也是真心实意关心别人的表现,而真正充满智慧的成功者正是那些懂得倾听的人。
说到底,倾听里藏着一个人的素养和未来,愿你我都有。
今天,我们明白了学会倾听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要达到更有效的沟通,还需要哪些技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