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恋人心》读后感:女人,懂得这一点你会更幸福


《读懂恋人心》

原著 | 阿米尔&雷切尔
解读 | NIKOTSE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到,我们对于爱的理解是错误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的。某一天,我们遇到了一个值得爱的人,然后,爱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并且会长久地持续下去。

在一段亲密关系里,真正决定两个人是否能够长久相爱的并不仅仅是爱,更在于两个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是否相同,与恋人的互动方式是否协调。这种需求和互动方式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依恋风格。依恋风格是决定爱情亲密度和幸福度的关键。

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一本书《读懂恋人心》,就是关于成人依恋风格的经典代表作。

作者阿米尔是精神病学家、神经学家,曾和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一起共事研究,另一位作者雷切尔是资深的心理学专家,有着丰富的临床咨询经验。两人以数以万计的真实案例和20年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共同创作了这本书。

在书里,他们为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的测试题和大量的案例,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依恋风格。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通过依恋风格找到让自己舒适满意的恋人;如何读懂恋人,突破隔阂,改善彼此的关系,享受真正的亲密和幸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书中的内容,解锁依恋风格的密码,寻获觅得真爱、保鲜爱情的独门秘技吧!

了解依恋风格,转角就能遇到真爱

在朋友聚会上遇到了心仪的对象,双方看似聊得投机,却无法确定对方的心意;相恋很长时间,一次都未见过对方朋友,不免担心这样的人是否值得托付终生;夫妻结婚多年,不再有共同语言,让人怀疑如何才能延续婚姻;夫妻间一旦产生意见分歧,总以争吵或冷战收尾,渴望找到冷静沟通的良方。

在爱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上述的各种烦恼,让原本甜美的爱情变得苦涩不堪。

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把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性格、人品、运气。殊不知,这其实是由亲密关系双方依恋风格的差异造成的。

在书中,作者用塔玛拉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依恋风格是怎样影响亲密关系的。

塔玛拉对格雷格一见钟情,两人认识没多久就进一步交往了。随着恋情的升温,塔玛拉想要更多的亲密和接触,格雷格却开始变得若即若离,不断的寻找各种理由回避她。

这让原本性格坚韧、充满活力的塔玛拉一反常态,变得焦虑不安、异常敏感,时刻都在担心两人会分手。为了不错过格雷格的电话,她不再和朋友们见面,连平时热衷的事情也不再提得起兴趣,整天紧绷着神经、魂不守舍,甚至连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而格雷格一方面对塔玛拉的亲近感到厌烦和抗拒,不断的挑剔她,跟她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又向她诚心道歉,表露爱意,不想和塔玛拉分手。

故事中,塔玛拉和格雷格的依恋风格存在着明显冲突,一个想要靠近,一个急于逃离。彼此之间的互动方式无法协调,即使真心相爱,最终也只能分手收场。

由此可见,依恋风格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来说,成人依恋风格主要分为焦虑型、回避型和安全型三种类型。

1,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渴望亲密,却又特别敏感,总担心恋人会抛弃自己。

情绪波动大,容易因为情绪做出冲动的行为,让自己事后后悔。他们把恋人当成自己的唯一,即使痛苦不堪也不愿分手。

2,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逃避亲密关系,渴望独立自由,总是和恋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似乎随时准备从关系中撤退。

他们无法关注到恋人的需求和感受,并经常无视恋人的优点,不断关注缺点。

3,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温和亲切、细致入微,善于满足恋人的需求,享受真正的亲密。

他们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真实的表达自己。感情遇到问题时,能够妥善的处理,帮助恋人缓解情绪压力。

我们可以参照这三种依恋风格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解别人,明白什么样的人真正适合自己,避免在爱情中再因为 “他是不是爱我”,“我们会不会有结局”这些问题患得患失。

分析自己的依恋风格比较容易,因为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而且你也很清楚自己在恋爱时的感受和想法。分析别人的依恋风格就相对困难,你总不能刚认识没多久就去盘问对方的过去,或贸然的拿出测试题给对方做。

作者在书里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几条“黄金法则”,帮助我们来确定恋人的依恋风格。

首先,他是否要求你给他亲密感。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恋人对亲密关系的态度,是通过外在行为表达出来的,与性格特征、是否有自信无关。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他多数是回避型依恋风格,反之,可能是安全性依恋风格或焦虑型依恋风格。

其次,他对恋情的专注程度,以及他是否过度担心恋人变心。

如果你的恋人经常为恋情的未来担忧,害怕你变心,对恋情中的细节很敏感,容易被你的话伤害到,那他极有可能是焦虑型依恋风格。

最后,让对方看到真实的自己,观察他的反应。

恋爱时,我们应该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想法和感受,不要担心会给对方压力。只有当你真实的表达了自己,才能知道恋人是否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并通过他的反应,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来了解他的依恋风格。


找到问题症结,
致命吸引力也可以不再“致命”

研究结果显示,跟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恋爱,爱情的满意度是最高的。他们善于应对情感问题,总能在恋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情感上的回应,使得恋情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即使是焦虑型、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也会因为受到他们的积极影响,变得更有安全感,更能享受爱情的甜蜜。

然而现实中,焦虑型人却更容易找回避型人恋爱,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焦虑型人会因为回避型人的逃避,不断体验到痛苦猜忌,却又因为回避型人偶尔给予的一丝亲密温柔欲罢不能。为了得到一瞬的幸福,他们甘愿在无尽的痛苦中煎熬。

回避型人会因为焦虑型人的依附更加确信自己拥有独立自由的一面,并享受在关系中的掌控感和优越感。

焦虑型人和回避型人都觉得跟安全型人恋爱太过平淡,没有波澜,缺少心动和激情。常常会因为不愿深入交往,错过只有安全型人才能提供的爱情中的浓情蜜意。

卡罗莱是回避型人,她跟安全型的鲍勃相恋了9个月,交往的时间越长,她对鲍勃就越挑剔,越不满意。她觉得鲍勃不够聪明、不善社交、为人太单纯、衣着品味差,完全不适合自己。

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寻找鲍勃的缺点上,并且肆意放大这些缺点,完全忽略了鲍勃对她的温柔,给她的安全感,对她各种坏脾气的接纳和包容。

最后她觉得自己忍无可忍,和鲍勃彻底分手了。可分手后,她渐渐发现没有鲍勃的生活孤独、郁闷,痛苦难熬,开始万分怀念和鲍勃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这个例子让我们清楚的见识了依恋风格的强大力量,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轻易的让我们陷入挣扎中,却毫不自知。幸运的是,现在你知道了它的存在,你可以以此作为标准,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爱情,经营自己的幸福。

如果你是焦虑型人或回避型人,并且单身,那么建议你寻找安全型人作为恋爱对象。

虽然他们无法让你感受恋爱的心跳加速、目眩神迷,但谁说平平淡淡的爱情就不是真爱呢?安全型人可是非常擅于让爱情保持历久弥新的。

如果你是焦虑型人或回避型人,并且已经和另一位焦虑型人或回避型人恋爱或结婚,那么你也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焦虑型人,你要学会承认自己有情感的需求。有情感需求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不需要为此感到不好意思。同时,你要学会主动表达你的需求。只有坦诚的表达出来,你才能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满足你,是否能够提供你想要的亲密关系。

还可以通过网络或线下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尝试跟不同类型的人交往,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可能是适合你的。在他们中找出对你最好、最能满足你需求的那一个。

对于回避型人,你要认识到自己对亲密会有压抑的本能反应,当你喜欢上一个人,又突然觉得对方不适合时,赶紧提醒自己,这不是真的,你只是不适应太过亲密的相处方式。

让恋人知道你需要适当的独立空间,但她可以依靠你,让她安心,她就不会再对你紧盯不放。

除此之外,你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美化前任,挑剔现任。

当你发现自己开始美化前任,就要立刻喊停。你的前任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曾经你也一样觉得她浑身缺点。

多留意现任的优点和言行中流露的对你的爱意,每天花点时间,把现任为你做的事情写下来,至少记录一条,并为此感恩。

爱是浪漫,更是愿意对我说出真心

由于依恋风格的不同,焦虑型人、回避型人和安全型人对亲密感的需求也就不同。

风格迥异的需求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也正因为这些不同容易引起彼此之间的误会和分歧,伤害到亲密关系,这个时候跟恋人沟通,表达出内心的真实需求就变得非常重要。

作者在书中提到,直接明了的向恋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同时不让对方感到内疚,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这种方式对于安全型人来说,轻而易举就能做到,但到了焦虑型人和回避型人这里,就显得困难重重。

焦虑型人对感情的看法比较消极悲观,觉得感情非常脆弱,容易破碎。当感情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恋人不会正面回应自己,总是迅速被负面想法和情绪占领,用充满怨气的态度去表达需要恋人关注和亲近的渴望。

回避型人非常重视属于自己个人的独立自由空间,即使再亲密的关系,他们也无法忍受长时间的跟另一个人保持心灵和身体上的靠近。通过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这跟他们对于独立的追求有些格格不入。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莫妮克和格雷格交往有几个月了,随着美国独立日的临近,格雷格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

他知道莫妮克正在和朋友们筹划一起过节,但却迟迟没有向自己发出邀请。他怀疑莫妮克对自己不是真心的,担心她因为看不上自己,不愿意把他介绍给朋友们。

格雷格是典型的焦虑型人,不擅长有效沟通,他没有直接告诉莫妮克自己的疑虑,而是旁敲侧击的询问。莫妮克没能领会他的真实意图,依然没有向他发出邀请。他决定重新考虑是否要和莫妮克继续交往。

如同例子中的格雷格,焦虑型人和回避型人往往很难平静、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的真实想法总是被各种混乱的负面情绪淹没,习惯通过回避、生闷气或宣泄情绪的方式进行沟通,常常让恋人感到莫名其妙、措手不及,甚至备受伤害。

他们并不了解,有效沟通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关系中的主动权,通过恋人的反应判断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知道对方是不是真心在乎自己,从而决定对方是否值得长期交往。如果证实对方是适合的恋人,彼此的关系也会因为有效的沟通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焦虑型人和回避型人只能听任依恋风格对他们的影响,在错误的沟通方式里循环。通过刻意的学习,他们也能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向恋人表达出自己的真心。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沟通方法:

1,你需要坦诚的说出你的真实需求。

焦虑型人会觉得表达需求就是让自己处于弱势,事实正相反,你只有大胆说出需求,才能知道对方是否能够满足你,也给了对方一个表露心迹的机会。而且,你的勇敢表达会让恋人觉得你充满自信。

回避型人,你只有对恋人承认自己需要个人空间,才能安抚恋人的情绪,让你们和平相处。

2,当你感觉有些不对劲时,哪怕只是一点点,也需要立刻表达出来。

及时的让自己的顾虑得到消解,你的心态和行为都会发生积极的变化,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有好的转变。如果一直忍着不表达,你会感到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害怕,直到情绪爆发,伤害了关系。

3,记住,你的表达是为了让恋人了解你的需要,表达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你的需要上,而不要去指责恋人的缺点。

所以,要尽量使用“需要”、“希望”这样的词。比如,你可以说:“你在朋友面前反驳我,让我感觉自己很没有价值。我需要感到你尊重我的观点”。

4,表达的时候,最好具体的说出你心里介意的那件事情,不要笼统的表达,这样,恋人没有办法知道你到底需要什么,甚至可能会误解你的意思,造成你们之间的误会。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在他的诗里这样描述过爱情“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我爱你,不光因为你为我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我爱你,因为你能唤出,我最真的那部分。”他说出了爱情里最幸福的样子,那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受到很多错误爱情观念的影响,我们往往不敢在爱情里做自己,担心自己不够好,害怕恋人看见自己真实的样子就不再喜欢自己。

很多明明很优秀的人,一旦进入到爱情里,就会变得很卑微,想尽办法讨好恋人,努力的成为对方喜欢的样子,以为这样就可以牢牢拴住对方的心,却只是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丢失了自己。

一个在爱情中没有自我、一味迎合的人,并不会赢得对方的爱情,只会让对方感觉到被依附的沉重,并且越来越觉得你没有价值,没有吸引力。你只是在不断印证自己不够好,对方不再喜欢你的自我预言。

想要真正拥有好的爱情,就需要学会爱自己、勇敢做自己。简单来说,你需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可以一起分享生活和情感的朋友;你要懂得宠爱自己、取悦自己,比如给自己买喜欢的东西、请自己吃美味的食物,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恋人身上。

你要敢于在恋人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不论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当然也不要乱发脾气伤人伤己。

你还要敢于让恋人在看见你优点的同时,也看见你的缺点,不要担心对方会因为你的缺点而讨厌你,通常,比起完美的人,人们更容易喜欢上真实而有缺点的人。

最后,祝愿所有人都能在爱情里成为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而闪闪发光,吸引到那个为你的耀眼所心动的人,一起遇见爱情最幸福的样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懂恋人心》读后感:女人,懂得这一点你会更幸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