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顺势而为

《当我遇见一个人》

原著 | 李雪
解读 | 张妞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若不是养育孩子时遇到了种种困难,我们也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与思维模式。所谓育人先育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自我察觉、自我疗愈与自我成长的过程。

孩子越小,我们及时作出的调整、修复和改变就越能起到效用。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三岁前的母婴关系,内化成了孩子不同的性格,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

心理学家李雪所著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就提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孩子越小,抚育者对他的影响就越大。父母只有懂得自我剖析、自我觉察,看见孩子的内心,用最自然、最本能的方式去养育孩子,给予孩子爱与自由,孩子才能活出真我,拥有丰盛而轻盈的一生。

李雪被誉为“中国最具灵性的心理学专家”,她的文字,真实中带着感性,温暖中带着犀利,冷静中带着灵动。同为精神分析流派,武志红如同勇士持刀,直戳要害,而李雪就像一个久病成医的患者,向我们娓娓道来:所谓教育,不过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唯有父母自己改变,才能改善母婴关系。唯有父母自己成长,孩子才能一同成长。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找到父母改变与成长的路径,学会打造良好母婴关系的方法。

积极地关注与陪伴,
打造亲密的母婴关系

面对初生的婴儿,几乎每个新手妈妈都会束手无策。

孩子总是哭闹,妈妈们被扰得心烦意乱;孩子总是要吃奶,感觉永远都喂不饱;孩子频繁夜醒,被扰乱了作息的妈妈们更是困苦不堪;

其实,在生命的最初,孩子需要的只是需求被看见与及时满足,母亲用本能自然地去爱、去给予,婴儿的所谓“问题”将不再是问题,母婴间的联结也能更紧密和牢固。

因为母亲的积极关注与陪伴,能让婴儿在亲密无间的母婴关系中,逐步建立起对陌生世界的基本信任与安全感;母亲及时满足婴儿“呼奶唤抱、无所不能”的需求,能让婴儿感受到爱。

作者认为当婴儿哭时,妈妈就及时抚慰;婴儿饿了,妈妈就第一时间哺乳;婴儿频繁夜醒,妈妈就给予本能的关爱。

所以当孩子哭闹不停时,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应该做到全然地看见。

婴儿哭闹,有一部分是生理反应,母亲能读懂孩子的需求并无条件满足,孩子自然能回归平静。

而如果孩子哭闹频繁,很可能反映的是大人内心的焦虑。这时候,我们应该向内看,回归自己的内心,觉察身体和心灵的感受,并接纳它。

等自己的内心安静和规律起来,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能量场中回归内在的平静。这时候我们会发现,爱孩子,不过是在疗愈自己内在的婴儿。而亲密育儿,受益最大的其实是妈妈。

其次,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换位思考。

孩子哭泣时,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换作是自己,当我们伤心、饥饿难耐、做噩梦被惊醒、身体不舒服时,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哭来引起家人的注意。

这时我们却被呵斥:“不要哭”,被告知“饿了就忍着,现在还没到吃饭时间,不能吃”,或者眼睁睁看着亲人冷漠地转身离开,该感到多深的绝望啊。

我们在哭泣的时候都需要身边有人陪,那么孩子哭泣,我们也应该及时安慰陪伴,允许他充分地表达;

我们在肚子饿的时候都想要立刻饱餐一顿,那孩子想吃奶,我们就喂他,及时满足他的需要;

我们在睡梦中被惊醒,肯定需要老公抱一抱,安抚着我们入眠,那面对孩子夜醒,我们也需要第一时间安慰他,给他安全感,拥他入睡。

最后,我们应该做到身心临在地陪伴。

婴儿哭泣,父母应当及时回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和关爱,感受到父母允许他哭泣,允许他自由表达。

同时,父母要做到身心临在地陪伴,就应当跟随婴儿、跟随当下,通过抚摸、拥抱、眼神凝视、柔声说“我在这儿”等方式,与婴儿产生同频共振的互动,使他的能量顺畅流动。而不要用夸张的哄抱、晃动等行为去试图阻止他。

只要我们平和地接受并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自然能感受到爱的流动,在亲密无间的关系中成长、成熟,同时建立起强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尊重孩子,打造自然的母婴关系

很多家长认为,放任不管只会把孩子惯坏,以孩子的心智,并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比如,有的父母不放任孩子吃糖,担心吃糖坏牙齿;不让孩子看电视,害怕孩子近视等。

但作者认为孩子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有自我教育的强大潜力。控制、教条,甚至试图去改变,只会违背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削弱孩子的自由创造力,阻断孩子发展的无限可能。

作者提到,她的一个朋友曾经也极度焦虑自己的孩子会近视,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也不让孩子吃太多糖。尽管他费尽心思看管孩子,孩子依然会一逮到机会就偷吃糖、看电视。

后来,他在作者的劝说下,彻底放弃了对孩子的限制。一开始,孩子果然疯狂地看电视,但他强忍了一个星期,发现孩子开始有所选择了,只看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连朋友都觉得好看,父子俩还能一起讨论节目内容。

一个月后,孩子主动跟爸爸说:“电视其实挺没意思的,就XX节目还不错,我们每天看两集吧。”

糖果也是如此,因为供应充足,孩子对吃糖的兴趣越来越小,最后只吃高品质的糖果。

所以,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尊重孩子,让孩子在爱与自由中成长,孩子才能尽情体验万事万物,筛选出对自己成长最有利的部分。

对此,作者给出的建议如下:

1.不打扰、不干预、不控制

不打扰孩子的自我体验。比如看到一幅卷轴画,孩子会抚摸,闻一闻,卷起来,再放下,再卷起来,再放下……反复尝试、观察、感知,父母只需要耐心陪伴,不轻易打断他的这些体验行为,给他探索未知的自由。

不干预孩子的正常发展。比如有的孩子走路早、说话迟,而有的孩子先学会了说话,走路又比较晚。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有一颗平常心,不盲目攀比,接受孩子自己的成长规律,多引导但不强加干涉,多鼓励但不揠苗助长,更不能超前教育。

不控制孩子的自主行为。比如不要强行喂孩子吃饭,要相信孩子有饱、饿的判断力;比如不限制孩子看电视,他看到眼睛不舒服自然就会关电视;不限制孩子吃糖,他吃到腻了自然就会停下来;比如孩子不想睡觉,还想玩,就让他敞开了玩,他玩累了自然就会倒头大睡。

总之,孩子有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主行为的内在规律,我们应该做到心怀敬畏、包容接纳。

2.定规则时,应该以尊重彼此的感受为前提

父母在提要求、定规则的时候,首先应当表明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看见自己的需求,孩子自然就能尊重父母,同时轻松自在地遵守规则。

比如,作者提到,有个7岁的小女孩进她的房间时不敲门,一开始她只是向小女孩重复冷冰冰的规则:“进门之前先敲门是基本的礼貌,我说请进,你再进来。”

但是根本不管用,最后作者说:“你这样突然闯进来,我不高兴!”小女孩恍然大悟,以后每次都很开心地敲门。

所以,在清楚彼此感受的前提下,规则会自然形成,而且是流动的、灵活自在的。这样的规则才不会束缚到孩子,也不会束缚到自己。

3.有充足的爱,好习惯会自然呈现

在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孩子自然会习得对自己有利的习惯,这是灵魂自发、自然的选择。

比如独立,幼时能得到妈妈的积极回应,可以全然地依恋妈妈,长大后孩子自然会信心满满,积极去探索世界,不断地挑战自我;

比如合理要求被及时满足后,孩子会对“得到”很有确定感,长大后才能安心等待合适时机,提出合理要求;

比如秩序感,如果一开始的“脏乱差”被允许和接纳,孩子自己体验到没有秩序带来的麻烦,自然会形成及时收拾房间的好习惯……

作者还提到,所有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比如那些沉溺于游戏的人,往往是因为缺乏从现实人际交往中收获快乐的能力,而从虚拟世界中得到弥补。如果他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长大后便能敢于体验真实的生活。

因此,在爱的滋养下长大的孩子,必然自信、阳光、充满活力,好习惯也自然能养成。

正面回应,打造积极的母婴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比如,孩子一身汗地跑回家,兴奋地告诉妈妈:“我们球队今天赢啦!”

结果妈妈却作出无关回应:“你的衣服好脏。”根本不在意孩子因为赢球而激动的心情。这种关系中,孩子的存在感很低,容易陷进自我怀疑的焦虑状态,难以形成自我意识。

而如果妈妈做出消极回应:“赢球又不能算成绩!”故意和孩子的真实感受过不去。这种关系中,孩子在遭受怀疑与打击后,往往选择压抑自己、否定自己。

要打造积极的亲子关系,我们就应当看到孩子真实的感受,然后做出正面回应。

首先,应该放下对孩子的评判,只是客观地确认孩子的感受。比如上面那个例子,如果妈妈回应:“妈妈看到你好开心啊!赢球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孩子的感受被认同,存在感十足,以后就会更愿意与人交流,也更能形成良好的同理心。

另外,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很多父母容易将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出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比如拿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喝止、威胁孩子。

但这样做,是在人为阻断孩子情绪的流动,情绪积聚或压抑下去,只会留下更大的心理创伤。

最好的做法就是父母不打扰、不评判。如果孩子需要,就给予安静的陪伴,或者回应“我看到了你的悲伤”、“我能感受到你的愤怒”。

让孩子完整地体验情绪,学会自我疗愈,然后逐渐恢复平静。全然经历过,孩子就不会执着于此,才能发展出真正的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建立界限感,打造自由的母婴关系

作者提出,很多父母因为缺乏心理边界,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替孩子操心,为孩子付出,结果导致孩子的自由被限制,创造力被削弱,生命活力被消耗。孩子在密不透风的“控制”中,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书中讲到的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自杀事件,就是一个最极端的例子。这位女研究生的母亲把自己活着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30年来,无论女儿走到哪里,母亲都要紧紧跟着她,操控她的人生。

女儿30岁了都没有正式谈过恋爱,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没有朋友,彻底成为母亲的傀儡,最后只能自杀求解脱。

父母没有界限感,只会引起孩子的痛苦,遭到孩子的反抗,最后甚至引发家庭决裂等悲剧。

父母自己都未曾体验过爱与自由,就会误以为与孩子的关系只有控制。父母自己的内心不自由,便会恐惧给孩子自由。

因此,打造自由的母婴关系,要从父母重新认识、改变自己开始。

首先,父母应该学会自我觉察。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不“看管”好孩子,孩子就会出问题。不过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因为害怕孩子“不受控制”,害怕孩子不按我们认为的“正确”去行事,就不能成功。

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担心,看看身边那些得到自由的孩子吧!他们都发育得聪明、健康、善良、有同理心。可见,父母充分信任孩子,对孩子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才会多一种可能。

其次,家庭秩序不可错位。

很多夫妻生了孩子后,生活重心就完全转移到孩子身上。有的父母甚至把儿女当做伴侣的替代品,而忽略了夫妻情感。其实,夫妻关系亲密,孩子自然会在爱与自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把夫妻关系排在第一。将成人世界与孩子的世界分开,不将夫妻关系的矛盾牵涉到孩子身上,不企图通过孩子来弥补夫妻情感的匮乏,正视夫妻间的问题并独立解决,孩子才能专心发展自己,同时从父母身上学到自我负责的态度。

最后,父母应该学会做自己。

父母独立,孩子才会独立。父母自爱,孩子自然能感受到爱。父母懂得自我成长,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父母共同成长。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海桑的一首小诗——《一个小小孩》里说道:一个小小孩,他来到世界上,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

确实,教育孩子,不过就是在自我教育。爱孩子,不过就是在自我疗愈。良好的母婴关系,始于母亲的自我觉察与觉醒。唯有内观,才能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一个在爱和自由的滋养下成长的孩子,必然能活出真我,创造生命的奇迹。

身为父母,想要做到自我疗愈、自我成长,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许我们自己曾经在痛苦的母婴关系中受过创伤,但我们应该接纳它,并与过去和解。不将痛苦轮回到下一代中。

除此之外,父母应该学会诚实地面对自己。对于孩子,我们不应妄自评判、妄加干预。而是应该回归自己的内心,诚实面对自己。放下自己内心的执念,冲破禁锢我们的思维牢笼,避免负面投射影响到下一代,我们自己也才能收获丰盛与轻盈。

当我们与自己和解,和生命直视,孩子的成长、成就、富足,都是自然而然的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顺势而为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