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爱越孤独》读后感:爱是我们最深层的渴望,但为何越爱越孤独?

《为何越爱越孤独

原著 | 武志红

解读 | 水落鱼浅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渴望进入亲密关系始终是人类的本能。但也有很多人害怕亲密关系,在关系之外若即若离。或者真正进入后,发现想象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从而深感受伤和欺骗。

为什么理解对方如此困难?为什么相爱的人之间会互相伤害?为什么家会伤人?家长又该如何真正教出自信、自爱的小孩?这些困扰我们的人际问题,在武志红的这本《为何越爱越孤独》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武志红,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名高人气的心理学作家。他著有的《为何爱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作品,获得了多家杂志主编和多位名企总裁的推荐,总销量超过百万册。

在《为何越爱越孤独》这本书中,武志红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具体分析了孤独感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

他指出,人人心中都有一堵自恋的墙,这堵墙阻碍我们理解他人,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陷入权利与控制的游戏。只有打破这种自恋幻觉,我们才能看清别人的真实存在,从而走进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之中。

我们外部的人际关系是内在关系模式的投射,所以,要想真正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的内心。

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共同去探索亲密关系的秘密吧。

打破自恋的墙

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晚上睡觉时,如果邻居家发出吵闹声,我们会很生气,从而难以入睡;但如果是外面打雷下雨,同样很吵闹,我们却几乎不会受到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给出了心理学上的解释,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接受了雨声和雷声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事实,却不愿意接受一个人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事实。

这种控制感,来源于我们心中的自恋。

说起自恋,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可能是主人公因为相貌、家境等条件优越而产生自满情绪。

但作者认为,自恋的核心就是控制感,即认为我能控制自己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种想法,也会围绕这些想法做出种种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就组成了我们的“小我”。

每个人的“小我”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快乐,有人沉溺痛苦,有人乐于助人,有人只知索取……

在“小我”的世界里,我们筑起一堵厚厚的墙,在里面奉行自己的一套逻辑,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也就是这些“小我”,让我们变得“目中无人”,变得自恋。

其实当我们还是婴儿时,自恋的感觉就已经萌芽了。

小时候,我们最亲密的人,基本都是妈妈。当我们大哭时,妈妈会来喂奶;当我们微笑时,妈妈也会露出笑容……

所以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自恋的,他会认为,周围的一切结果都是他的行为导致的。

自恋让我们错误地认为,一切都是顺从我们的意识的,都是被我们控制的。

可是,并不是所有母亲都能忍受哭声。如果孩子持续不断地大哭,有的妈妈可能会远离孩子。

这时,孩子的控制感就被打破了。他必须做出行动来捍卫自己,他必须保证他做的一切能给他带来食物和温暖,所以,我们的“小我”就分裂出了“好我”和“坏我”。

如果母亲不喜欢粘人的小孩,孩子就会努力表现得独立,博取母亲的欢心。

这时候,“独立”就成了孩子心中的“好我”,而与之对立的“依赖”,就成了“坏我”。因为依赖会让妈妈厌烦,破坏亲密关系。

每个人心中的“好我”和“坏我”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别人依赖自己,有人习惯特立独行。如果一味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就会使得人际关系受损。

遭遇打击后,有人会反思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然后形成一套更灵活、更适合现状的生存逻辑。这时,我们就是在打破自恋的高墙。

有位妈妈因为女儿的心理问题来找作者咨询。但作者和她聊天时,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让自己保持精神,因为作者感觉到,在这位母亲面前,女儿不存在,他也不存在。

这位妈妈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对女儿有多好,多么尊重女儿的意愿,但每次有重大选择时,都是女儿听她的意见。

她所谓的“为女儿好”,都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想法。可以说,这位母亲是自恋的,她只生活在自己的墙内。

要打破自恋的高墙,我们就要到墙外去看看。我们要适当放弃我们的“小我”,去认识并了解他人的“小我”。

我们还要学会倾听,学会沉默,用心去感受他人的处境。

只有真正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才能理解他人的逻辑。

另外,要打破自恋幻觉,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自己的选择。我们要彻底明白我们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有时候,我们会屈从于别人的压力做出选择,但这本质上是在逃避责任。

作者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女孩向作者讲述,她从大学毕业了,父母想让她回老家所在的城市,虽然她很不情愿,但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她动摇了。

这时,她存在这样一个逻辑:我为父母考虑做出牺牲,父母就要为我的人生负责,如果未来我的人生痛苦或者不幸,都不是我的责任,是父母替我做选择的原因。

这种逻辑简化一下就是:我选择了A,我渴望你回报B,否则你们就是C。

为了防止女孩日后抱怨父母,也就是出现C,我们需要从一开始斩断链环,改变A和B。

也就是说,女孩应该真正替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被父母胁迫做出选择,这样,她就无法将责任推卸给父母,自恋者的“否则”信息也就无从发射了。

为什么我们越爱越孤独

在人际交往中,渴望回报是人之常情,但有个问题是,我们常常渴望对方用某种特定的方式给予自己回报。

我们常常希望周围人都能够按照我们的想象行动,否则,对方对自己就是不够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陷入了投射与认同的游戏。

投射,即我用我的意识和行为来诱导对方,让对方表现出我想要他表现的行为。认同,就是对方认同了我的想法或行为,并表现出我意识或潜意识里所渴望的行为。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最常见的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权力、依赖、迎合和情欲的投射性认同。

它们的基本逻辑都是,我如何如何,那么你就要如何如何,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比如,权力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就是,我对你好,那么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容易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

家长最常见的逻辑是,我对你好,为你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所以你必须要听话,否则你就是坏孩子。相应地,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的投射性认同。

也就是,我这么弱小无助,所以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问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

如果孩子在原生家庭里形成了依赖的逻辑习惯,到了学校,进了社会,甚至在爱情中,他依然会沉溺于依赖的游戏。

因为他的潜意识里早就认为,依赖是好的,会促进关系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关系疏远。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贝蒂和汤姆是一对夫妻。妻子贝蒂毕业于名牌大学,是镇议员,丈夫汤姆则是一名普通的电子机械师。

在亲密关系里,妻子是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她确信,要与丈夫关系亲密,就要说服丈夫相信她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她陷入婴儿的状态,诱导并强迫丈夫扮演照顾的角色。

然而,丈夫汤姆并没有对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他并不享受大权在握的照顾者角色,而且,他不相信妻子这样一个聪明能干的人,连换水龙头这种小事都解决不了。

所以,妻子越依赖他,他就越感到厌烦。而当丈夫开始疏远自己时,妻子就用自以为“好的方式”来修正关系,于是反而变得更加依赖。

这就是无数亲密关系日益冷淡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们越爱越孤独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中,并试图将对方拉进自己的逻辑,这种幻觉让我们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认不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当关系恶化时,顽固的逻辑会让我们重蹈覆辙,也就是依赖者更依赖,权力者更强势,迎合者更顺从,从而陷入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

教孩子学会正确的爱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孩子越小,越需要家长耐心的关爱和呵护,因为小时候遭遇的伤害,长大后很难恢复。

童年时期,孩子和亲人的交往模式会被逐渐内化成心中的关系模式。成年后,这种内在关系模式已基本定型,并且会被我们反复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

因此,比起教孩子学会更多知识,教孩子学会正确的爱,更为重要。

关于有借鉴意义的教育方式,作者提出了以下三种。

第一,家长要学会就事论事。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喜欢用限制和威胁的手段来迫使孩子让步。

一位妈妈带儿子去朋友家做客,儿子在吃饭时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妈妈觉得很丢脸,想让他道歉,儿子不肯,于是妈妈生气地说,“如果你不道歉,那么就别想去游泳。” 儿子也生气了,大喊道,“不去就不去,我根本不喜欢游泳!”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坏苹果效应”。因为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孩子受到家长的要挟,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学游泳的积极性也大受打击。

除了这种直接明显的威胁,还有一种隐性的要挟。

一位妈妈帮儿子报了数学补习班,儿子不想去,妈妈表现得很民主,她说,“你可以不去上补习班,但你在数学上丢的分数,是不是应该在物理和化学上补回来?”

儿子唯唯诺诺地答应了。但结果表明,儿子的物理和化学成绩都下滑了。这也是因为孩子感觉到了威胁,因此对父母的意志产生反感,潜意识里和父母对着干。

这两种情况下,智慧的家长不会把不相干的事情掺和在一起,而是会把每件事情单独看待。

只有就事论事,才能不让挫折扩大化,才能培养起孩子的挫折商。

第二,调皮的孩子更有能量。

孩子小时候爱哭,有些家长怕麻烦,索性放任不管。

孩子哭了几个晚上没人理,之后果然不哭了。家长为自己的聪明感到得意,却没有意识到孩子已经陷入了绝望。

书中还有类似的例子,有个叫雯雯的小女孩,她才两岁半,但是非常懂事。如果走路摔倒了,雯雯最多嘴巴一撅就自己爬起来,不哭也不闹,十分让人省心。

但是,雯雯虽然看起来乖巧,但她却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眼神里总藏着羞怯和寂寞。

而在宠爱中长大的孩子,是不会太乖巧的。他们不怕给父母惹麻烦,能够醒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地去表达自己的爱,不会轻易退缩。

这样的孩子看起来“调皮”,但比起乖巧的孩子,他们更健康,更有能量,也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

所以,家长不应该为了自己省心和方便,而忽略孩子的正常情感需要。

第三,成熟意味着同时接纳好与坏。

人际关系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对事不对人。如果对方做错了事,我们可以坦然地指出对方做错了这件事,但不能因为这件事否定整个人。

这个原则听起来简单,但很多人根本无法做到。

很多人的观念还处于非黑即白、绝对是非分明的状态,他们眼中的好人就只有优点,白玉无瑕,而坏人只有缺点,一无是处。

作者指出,这种认知其实是最幼稚的,还停留在婴儿期的三个月之前。

我们在婴儿期就发展出了“好我”与“坏我”的意识。但是三个月以前,婴儿的思维处于“偏执-分裂”的状态,他无法明白自己是既“好”又“坏”的,也无法明白妈妈是既“好”又“坏”的。他的世界里只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

如果这一阶段的母子关系足够好,婴儿的需求完全被满足,也就是他的“好我”与“坏我”都被父母接纳,那么,婴儿就会发展出基本的宽容和信任。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长大后的孩子会一直在极端的“好”与“坏”之间挣扎,形成偏执型人格。

所以,对于越小的孩子,尤其是一岁以前的孩子,父母需要尽力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付出多少爱与耐心都不为过。

童年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阶段,原生家庭是我们走向广阔天地的起点。

如果童年时期能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内在关系模式,我们一生之中的人际关系也会更顺畅、更良好。

人际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如果处理得当,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幸福和阳光;如果处理不好,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糟糕。

在亲密关系里,除了相濡以沫,还有很多人会相爱相杀。这时候,双方的心理斗争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是,当我们受到困扰时,重要的不是争个你死我活,而是要保持冷静。

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过八字箴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意思就是要让意识自然地流动,找到问题的源头后,再采取适当的行动。

这个方法运用到人际关系里就是,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沉默,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只有明白了对方的思维逻辑,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对策。

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只有为心灵留出空白,点亮心中的光,我们才能认清自己和别人的内心。

只有看清关系的真相,我们才能更好地互相磨合。磨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双方付出努力,做出改变。

最后,祝愿大家都有所感悟和收获,早日破解亲密关系的谜题,拥有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文:水落鱼浅,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微博@_水落鱼浅_,一枚在感性与理性间游走的天秤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为何越爱越孤独》读后感:爱是我们最深层的渴望,但为何越爱越孤独?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