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萤火虫小巷》读后感:失去的会以另外的方式永远存在

《再见,萤火虫小巷》

原著 | 克莉丝汀·汉娜
解读 | 荔枝萝

爱是痛苦生活中的安慰剂,是平淡生活的调味剂。每个人都渴望爱,可究竟该怎么爱?怎样接受爱?又怎样面对爱的幻灭与失去 ?我们一时之间却很难回答。

纽约时报上有这样一段话,是形容《再见,萤火虫小巷》的:也许生命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所以上帝会派给女人一个男人,甚至,另一个女人。这段跨越漫漫岁月的女性友情再一次验证了罗曼·罗兰的经典之言: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再见,萤火虫小巷》以凯蒂和塔莉的友情为主线,讲述了温暖、治愈的友情,本书可以说是《萤火虫小巷》的续集,以凯蒂的病逝为背景讲述了家人、挚友难以接受凯蒂的离去所发生的误解、逃避、互相伤害等几番波折,最后终于学会告别,学会爱的故事。

本书作者克莉丝汀·汉娜是一个创作过20本书,常登上《纽约时报》等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一线作家,更是被贾桂林米察、伊丽莎白布臣等众多美国畅销名家一致推崇的实力作家。

全文以第一人称的不断转换叙述各个人物内心的脆弱和痛苦,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腻、真实。跨越不同的读者年龄层,具有一定教育意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阅读。

悲伤压抑的风格中又不失温暖,笔触清淡,描绘的人物入木三分,使人感同身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感受人物的喜与悲,探索爱的奥秘吧。

凯蒂与塔莉坚固的友情

凯蒂和塔莉是住在萤火虫小巷的邻居,本来是两个极端类型的孩子,凯蒂温柔安静,塔莉叛逆自我,却在萤火虫小巷的路边吐露了心事,成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

凯蒂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中,她也因此而养成了温柔、安静、乐于助人的性格。

而塔莉的生活就有些悲惨了,幼年时期从来没见过父母,被外婆养大,十几岁后和母亲一起生活,却从未得到母亲的关心,因为母亲是一个瘾君子,以吸毒、酗酒度日。

某一天夜里,塔莉被一个刚认识的男孩强暴,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凯蒂,在凯蒂的主动询问和关心下,塔莉说出了最让自己羞愧的秘密。凯蒂伸出手,塔里紧紧握住。就这样,两个人的命运也紧紧连在了一起。

从那时开始,凯蒂和塔莉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姐妹,不管有什么事发生,她们总会第一时间向对方分享。她们互相照顾,直到毕业、工作、结婚、生子。

多年以来,好友凯蒂就是塔莉的心灵支柱,是她脚下的土地;是避免她摔倒的栏杆;是她一直梦想却未曾拥有的家。

虽然塔莉一直没有得到渴望的母爱,但友爱却使她越来越坚强,勇敢。长大后,塔莉如愿成为了一名记者,并在事业上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炙手可热的脱口秀主持人。

凯蒂虽然算不上事业有成,却也获得了自己最渴望的东西——美满的家庭。与由塔莉介绍的同事强尼修成正果,两人还育有一个女儿玛拉和一对双胞胎儿子,五口之家生活的十分幸福。

可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女人,却突然查出了乳腺癌,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放疗后却还是被强大的病魔击倒了。

凯蒂的死不仅使爱她的人痛苦万分,更使原本幸福和谐的家庭就这样开始出现了裂痕,孕育出了新的危机。

凯蒂初逝,
众人陷入“逃避和误解”的漩涡

凯蒂的长女玛拉是一个正处于青春期有些叛逆的女孩,开始爱美的她开始迷恋上了穿紧身T恤和超短裤,母亲的责备挑起了她敏感的神经,她开始与母亲顶嘴,和母亲闹矛盾。

可她不知道的是,凯蒂那时已经被确诊了癌症。正因为如此,母亲的离去不仅使她痛苦,更使她感到万分内疚。

强尼因为难以接受妻子的离去而备受打击,他十分想要支撑住这个家,让孩子们和自己共同渡过难关,但是悲伤过度的他首先做的并不是安慰孩子们,而是选择逃避。

尽管遭到了玛拉强烈的反对,强尼还是自私又倔强地决定带着孩子们去考艾岛旅行一次,希望能够借此机会逃开这个充满着凯蒂回忆的地方,以此减少痛苦。

临走之前,强尼通知他们夫妻共同的好友塔莉,说自己一家要去考艾岛的消息,他在电话中提到 “我们今天要去考艾岛。”就匆匆挂了电话。

在机场快要动身时,塔莉却提着行李箱匆匆出现了,原来塔莉认为“我们”中包含自己,自作多情地以为强尼也邀请了自己,塔莉将强尼一家看做自己的家人,可强尼却把塔莉拒之门外。

塔莉感觉就像当众被人打了一个狠狠的耳光。塔莉10岁时的感觉又回来了,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肮脏的小门廊前,不知道妈妈去了哪里,心里想着为什么我这么容易被人遗忘?

强尼也很清楚,在塔莉的人生中,被人抛弃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抛弃她的人中有她的妈妈,但现在他没工夫担心她。他自己的人生都已经濒临失控,他一心只想着孩子们,而且死死抓着这个念头不放。

到了考艾岛后强尼和女儿玛拉的矛盾更加深化了,玛拉倔强的不愿吭声,强尼这个粗糙的父亲不知道怎样打开女儿的心结,试图用命令的方式想要让玛拉听话,结果却适得其反,父女俩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化。

旅行结束后,强尼决定搬家,美其名曰是要重新开始,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想要以此来逃避凯蒂去世带给他的痛苦,但逃避终究是不能是伤口愈合的,甚至会加深家庭内部的矛盾。

堕落之路

搬家使玛拉彻底离开了让她感到安全的一切,转进新的学校不被同学接受,搬进并不喜欢的卧室,与假装没事的父亲相处,这一切都使还只是一个孩子的玛拉更加思念母亲。

如果母亲在,她一定能看出女儿的内心其实并不快乐。知女莫若母,这是玛拉最痛的领悟之一。

过去她最恨听妈妈说“别强颜欢笑了,我的大小姐,你心里可不是那么想的”,她认为那是母亲的自以为是。可如今,若能有机会再次听到这句话,她愿意付出一切。

从这时开始,玛拉开始自虐,每次感到痛苦和孤独时,玛拉就会用刀片在自己的身上划一下,这样的阵痛仿佛能够让她好受一点。同时,玛拉学会了伪装,只要在父亲面前乖乖的,保持安静,父亲就不会和自己产生冲突。

而对塔莉来说,凯蒂的离去仿佛使塔莉的天都塌了,自从强尼一家离开以后,塔莉开始闭门不出,并患上了恐慌症,不仅心理上变得十分敏感,生理上也开始常常晕倒。

经历了半年多的消沉后,塔莉下定决心重振旗鼓,继续投身于自己的事业。她开始服用大量的镇定剂,企图靠强打精神,重返职场。

可现实是残酷的,作为公众人物,经过了长时间的隐退后,电视台再也没有她的一席之地了。再加之她身材的走样,花白的发根,和萎靡的精神使她屡次受挫。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玛拉中学毕业,外公、外婆还有塔莉全都飞来见证这件大事。他们个个兴高采烈,张口闭口都离不开“激动”“成就”和“骄傲”这些词。

玛拉丝毫也兴奋不起来,她穿上礼服,拉好拉链,来到镜子前。她看上去苍白、瘦弱,眼睛底下是吓人的发青的眼袋。为什么这些爱着她的人没有一个注意到她枯槁的模样呢?她熟练地拿起刀片,在自己胳膊内侧上划了一下。

这次似乎没有掌握好力度,伤口的血顺着胳膊流在地板上,恐惧的玛拉说了声“救我”。塔莉最先发现了地上的血迹,大家慌作一团,帮助玛拉止血后,强尼心疼、愤怒又不解。

为了完成凯蒂的遗愿,照顾好凯蒂的女儿,塔莉提议让玛拉和她住一段时间,并介绍一位心理医生给玛拉进行治疗,并向强尼保证一定会像照顾凯蒂一样照顾好玛拉,强尼这才同意了。

可塔莉自己的恐慌症越来越严重,在背地里吃更多的镇定剂,却假装一切正常,不让玛拉发现自己的病情。

塔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让玛拉开心起来,她请玛拉过去最好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给玛拉讲故事,带她去看出名的心理医生。

可这些都没有让玛拉打开心门,玛拉觉得自己的痛苦没有人理解,不愿意和心理医生交流。

不久后,玛拉在心理医生的办公室里遇到了一个长相帅气、穿着奇装异服,和她一样有过自残经历的少年。

这位少年自称诗人,还允诺说可以帮她化解痛苦。他任她在他的臂弯里哭泣,并告诉她说,诗歌可以改变她的人生。他说自残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认为那是一种美丽的行为。

玛拉自认为陷入了爱情,和少年上了床,还和少年一起学会了吸毒、喝酒。

很快,玛拉和少年的事被塔莉知道了,塔莉非常气愤,因为玛拉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少年并不成熟,他只会带着玛拉堕落。

塔莉勒令玛拉和少年分手,玛拉也同意和少年分手,交换条件是让塔莉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她爸爸。

塔莉同意了,并开始对玛拉严防死守,不给她丝毫单独外出的机会,即使玛拉和她的关系越来越差,但塔莉相信等玛拉大学开学后,玛拉就会开始新的生活,忘掉那个少年。

可在玛拉开学后的一个平安夜前夕,塔莉和强尼决定去学校看望玛拉,陪她过一个幸福的平安夜,给她一个惊喜,可没想到玛拉却给了他们一个惊吓。推开门他们看见的是玛拉和少年在房间内穿着暴露,吞云吐雾。

强尼当场暴怒,不敢相信女儿堕落成了这幅模样,强尼一把将少年按在墙上恶狠狠地问道“你强暴了她?”,少年笑着指向塔莉“你问她我有没有强暴你女儿啊。”

原来塔莉早就知道,却帮不懂事的玛拉一起骗自己,强尼愤怒地望向塔莉,表示强尼一家的事以后塔莉都不要参与了,塔莉毁了玛拉,辜负了凯蒂对她的信任。

塔莉万念俱灰,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玛拉这时也爆发了,“我已经厌倦了假装成你们喜欢的样子。”玛拉说。

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着转,她气呼呼地用手擦了擦,“我要退学,我要离开这儿。我需要自己的生活。”

从那以后玛拉出走了,和少年一起在狭小的出租屋内过着流浪汉一般的生活,玛拉靠收入薄弱的工作养活自己和写诗的少年,生活十分堕落、窘迫。玛拉想起了塔莉,决定去向塔莉要钱。

塔莉的病情也愈发严重,只能依靠镇定剂过活,当玛拉来要钱时塔莉当然明白玛拉已经误入了歧途,自己不能够纵容她继续犯错了,受到塔莉的拒绝后,玛拉萌生了一个黑暗的想法。

当玛拉见到塔莉时便察觉出了塔莉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明显就是药物上瘾了,她决定打电话给报社,并提出用知名女记者塔莉“吸毒成瘾”爆料,借此得到报酬。

你功成名就,实现了大多数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目标。可为什么你却连个可以打电话来问候你的人,或者说连个能够信任的人没有呢?

看到自己的丑闻及爆料人后塔莉问自己。

塔莉又一次遭到到亲人的背叛,抑郁情绪终于向洪水一样再也无法控制了,她必须出去转转,服下两篇镇定剂后开车进入了雨夜。她开的很快,往事在她的脑海里乱作一团。

突然,塔莉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石柱,不如就让一切结束吧,这个念头一站而过,踩油门的脚始终没有放开。但是在撞上的那一刻之前,塔莉转了方向盘,只是……一切都太晚了。

走向救赎,学会爱和珍惜

塔莉的车祸十分严重,全身多处骨折,还造成了严重的颅脑损伤,虽然性命保住了,但能不能醒来,醒来后大脑功能是否正常,还都是未知数。

得知这个噩耗后强尼和玛拉都赶来了,大家都很自责,知道塔莉生死未卜时,大家才开始反思自己对塔莉造成的伤害。

与此同时,看着曾经青春活泼的女儿如今变得瘦小又憔悴,强尼回想着自己在女儿身上犯过的错误。多少次,本该留下的时候他却走开了,本该说话的时候他却沉默了。单身父亲能犯的错误他全犯了个遍。

强尼紧紧地抱住了玛拉,玛拉也在父亲的怀里感到了母亲过世后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安心,她这才发现自己的与少年之间那并不是感情,而是一种变相的逃避,家才是自己最温暖的港湾。于是终于决定离开少年,重读大学。

塔莉的母亲白云得知塔莉出车祸的消息后也急忙赶来了。在塔莉的病床前,白云痛苦万分,终于坦白了塔莉的身世,以及自己沉迷酗酒、吸毒背后的故事。

原来白云也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中,父亲是个具有暴力倾向的、禽兽不如的男人,母亲既冷漠又懦弱,这样的家庭使白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她曾经患上抑郁症,却被父母当做疯子送进了精神病院。

出院后与雷夫的恋爱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但好景不长,生下塔莉后白云又患上了产后抑郁,整日郁郁寡欢、神情恍惚。雷夫也开始和白云吵架,最后白云又被父母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

几年后白云终于出院,却发现雷夫在从军后已经不幸去世,并发现雷夫临终前也一直在找她,依然深深的爱着她。白云无法接受雷夫的离去,日渐堕落,借由毒品与酒打发生活的苦闷,精神状态极差,无心顾及塔莉。

直到塔莉出车祸的几年前,白云终于戒酒、戒毒成功了,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对塔莉也是一直心怀愧疚,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塔莉,想要与塔莉和解,却苦于没有勇气。

塔莉的意外车祸让她追悔莫及,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有机会弥补自己这个失职的母亲犯下的过错。

在塔莉昏迷的一年时间里,白云没日没夜地守在塔莉的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塔莉,试图唤醒塔莉。

塔莉的一场车祸让大家分离的心又重新找回,他们开始反省、检讨,意识到失去的会以另外的方式永远存在,而拥有的需要加倍珍惜。

最后塔莉终于醒来了,在昏迷的一年里,她仿佛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凯蒂一直陪着她,引导她接受失去,学会放手。她也是被爱唤醒的,这时她才明白她并不是孤身一人。

以上,就是全书的精华内容。

作者通过一个充满痛苦、遗憾的故事,恰恰表达了一个温馨的主题:学会爱和珍惜。

愿我们都能够在主人公们充满遗憾的故事中吸取教训,让自己的生活不留遗憾。

作者告诉我们 “失败可以孕育和平,死亡可以孕育美好,遗憾也可以孕育自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要相信快乐的日子即将来临,只要用心过好每一天,生活不会放弃任何人。

勇敢的说出爱、表达爱、接受爱、不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无论何时都不要逃避问题和失败,痛苦并不可耻,你大可以勇敢地表达出来。即使身处巨大的痛苦,也不要伤害爱你的人,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从来不是踽踽独行,我们还有爱和回忆,这将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受到伤害后只要你肯原谅,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其实生活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温暖和光明。

你和你爱的人都有获得第二次机会的可能。

*文:荔枝萝,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努力生活着的荔枝萝。

今日话题
勇敢的说出爱、表达爱、接受爱、不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读完这篇文章,你如何看待凯蒂和塔莉的友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再见,萤火虫小巷》读后感:失去的会以另外的方式永远存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