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广受欢迎的人气心理学》
原著 | 莎思塔 · 尼尔森
解读 | 张蔷
我们的生活伴随着激烈的竞争,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除了吃饭睡觉,日子都被紧张的工作和学习所占据。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挤掉了人与人之间许多交流沟通的时间,人们的交流欲望变少了,邻里之间的情感再也不是“远亲不如近邻”了。
我们身边的朋友,也都变成了通讯录里的名字。每每翻看好几千人的朋友圈,却不知道有几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好朋友。我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曾经无话不说的朋友,如今却变得无话可说。
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友谊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需要用心经营。
正如这本《亲密:广受欢迎的人气心理学》一书教会我们的,本书讲述了朋友间如何从陌生到亲密相处的过程,作者提出了“友谊金字塔=积极+默契+示弱”的公式,揭示了打造、维系、扩大朋友圈的关键因素,为我们指出了影响朋友亲密度的几大障碍,并教会我们如何解决和克服它,最终收获真挚的友谊。
本书作者莎思塔·尼尔森是《赫芬顿邮报》专栏作者、风靡北美的GFC交友网站创始人,也是专注于亲密关系主题的演讲人、电视人。在朋友间的亲密关系方面,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做了研究并得出了独特的见解。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莎思塔·尼尔森的脚步,看看友谊公式如何应用在生活中,拯救我们的亲密关系。
认清友情的真面目
亲密关系的范围广泛,它包括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商场的合作关系,职场的同事关系。亲密关系,除了异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同性之间的关系。作者更多的是以亲密关系中,最为普通的朋友关系为主要阐述对象。
有些人身边围绕着许多朋友,但真正的知心好友却没有几个,他不是认为朋友丢三落四的性格不好,就是认为自己不愿意跟急性子的人相处。
实际上,与朋友相处时,总会出现内心对于朋友的期待与现实情况不能划同等号的现象。我们要明白,我们的朋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完美。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正经历着婚姻的迷茫期,把想法与要好的闺蜜分享,闺蜜不仅不理解她,还指责她太过敏感。
实际上,对朋友的期待落空,是十分正常的情况。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一味地苛求朋友,而要接受不完美的朋友,才不会为友谊之路平添障碍。
良好的友谊在亲密关系中占有巨大的比重,友情存在缺陷,亲密关系同样也有不完美的那一面。
也许你嫌弃伴侣粗心大意,其实对方也对你的犹豫不决心存不满。双方接受了不完美的亲密关系,才能共同努力增进感情。
如果你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妨开始改变自己,在实践中成长,主动拓宽社交圈。打开心扉,结交陌生人。或者可以给自己设定较为长远的规划,争取一年之内,认识十个新朋友。
人与人相处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见分歧,一旦发生冲突,很多人会选择退却。
常见的表现是做出让步,不论朋友如何误会自己,也不在言语上攻击对方。只不过他们会慢慢地找借口和朋友疏远。但事实证明,这样只会让友谊变得更加糟糕。
经营朋友圈,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以及我们对待另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维护友谊的必要手段。
如果一味地把错误推到对方身上,我们也会认为自己交到了不靠谱的朋友,但只要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会了解到朋友的另一面。
友谊并非从天而降,我们可以通过实际努力,有目标地打造出一份亲密的关系。
完美友情所需要的三个关键词
有时候,我们总是为人际关系烦恼不已,维护友情有时更显得力不从心。
其实,促进友情的发展,并非无迹可寻。作者提出了“友谊金字塔=积极+默契+示弱”的公式,以此来寻找让双方都感到满足感与安全感的稳定关系。
建立亲密关系,首先要了解亲密关系存在的障碍,它包括积极性缺失、不会示弱也不懂默契、懂得示弱却不够默契等等。
在这五个障碍中,积极、默契和示弱三者之间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失衡,都会影响亲密关系的发展。
积极是友谊的基础,如果在聚会上,你跟朋友说起你最近的经历,不仅没有得到他们的安慰,大家反而是指责你、批评你,那你恐怕不会再期待下一次的聚会了。
没有人的生活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经历悲伤、失意,我们结交朋友,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理解。
双方的交流中要怀有包容心,帮助朋友消化怀情绪,你们的友谊也会逐渐升温。
坚固的友情,离不开默契。和朋友相聚的时光越多,越有利于培养默契。
答应了朋友的事情也要做到,按时参加朋友的婚礼,对方可以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当朋友有急事需要你帮忙,也请你伸出援手。
想要建立深厚的友情,我们还需要向彼此示弱,也就是坦白内心深处最脆弱的一面。
比如你曾经经历的童年糗事或者没有向其他人提起过的事情。把最真实的想法说给对方听,双方的交流会加强。通过示弱不断加深彼此的关系,才能收获知心好友。
作者提到了影片《阿凡达》的经典桥段,杰克和奈提莉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热恋,他们是伴侣,更是相知的好朋友,他们的感情建立在美好的友谊上。
而在感情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他们都会向对方坦诚地表达自己的心意。
最后杰克变回了瘫痪人的原形,为了不让自己拖累奈提莉,他一再拒绝奈提莉,然而奈提莉也坚定了和杰克在一起的决心。
正是两个人彼此坦诚,心意相通,他们的爱情才会开花结果。
渴望亲密关系的我们,应该努力促进双方的情感,欣赏彼此拥有的东西,共同经营健康的情感。
因为任何健康的亲密关系,都要从做朋友开始。
巧用方法加固友情
收获稳定的友情,只有真心远远不够,它就像我们对待工作一样,需要付出实际的努力。
在实际交往中,双方都能感受到来自彼此的关心和理解,友情才能变得更加坚固。
1、给予就是获得。
作者的闺蜜,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作者为了照顾闺蜜的妈妈,在她家一住就是数月。
今年,作者的丈夫新开了一家公司,正在招贤纳士。近日闺蜜经济压力较大,作者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向闺蜜发出了就职的邀请。
但是作者总觉得,在与闺蜜的互动中,她是一直在付出的那一方,而且从来没有得到过回报。
其实,作为“给予者”,许多人都认为自己为对方付出得多,倾向于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是否被对方注意和理解。
我们要学会在亲密关系中付出,受益的人最终会是自己。
当你开始向朋友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实际上你就是在用实际行动交友,并在过程中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
2、展示内心真实的一面。
作者在遭遇婚姻失败时,整日心情低沉,为了不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闺蜜,她没有把离婚的消息告诉闺蜜。
后来,闺蜜得知此事,十分震惊。作为要好的朋友,作者在伤心时没有向她倾诉,她认为作者不信任她,渐渐地与作者疏远了。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脆弱的心理活动讲述给他人听,非常害怕遭到对方的误解,一旦得不到理解,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失望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对友谊造成巨大的伤害。
其实,当朋友们向你倾诉紧张忐忑的心情时,你要做的是赞赏他敢于倾诉的勇气。适当的时候,对他所经历的事情,说出你自己的看法,尽量给予情感上的共鸣。
如果朋友在这件事情上犯了错误,也不要急于批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倘若你能够理解对方的苦衷,你们的友情通过这次谈心会更进一步。
在一段稳定而较为亲密的关系中,适当展示自己坦诚的那一面,有利于友情的升温,我们也感受到被人理解、关怀的良好情绪。
3、重视过程,不心急结果。
有的人性子急,见了一两次面的朋友,只要谈得来,恨不得立刻把对方引为知心好友。不论是童年时的糗事还是工作上的不顺心,全部一股脑儿地讲给对方听。
事实证明,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不舒适。友情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双方的感情没有升温到一定程度之前,过早地交流深刻的话题只会让对方感到尴尬。
友情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不断加深。我们的许多朋友,并不是第一次见面就喜欢的人,后来才成为了挚友。
如果你与初次相识的朋友相谈甚欢,那不妨敞开心扉,花时间与她相处、交流,并耐心等待友情的发展。任何人之间的友情,都离不开长期的磨合。
4、言而有信,培养长期的友谊。
回想与好朋友相识之初,有些好朋友并不是第一次见面就有了好感,甚至有些人的友谊来源于“不打不相识”。
任何一段感情从相识到交心,都需要相对缓慢的过程。抽出时间和朋友相聚,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途径。
不论多忙,作者总是会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约上朋友小聚一番。答应了朋友的事情,她也一定会做到。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双方的感情也与日俱增。
学会绕过友谊之路上的绊脚石
茫茫人海,两个人相遇,从概率学的理论来算,仅有千万分之五的概率,寻觅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有丰富感情的人,维系亲密的友情更是需要双方共同付出和努力。
友情和股票、房产的投资性质一样,是储存温暖、爱、能量的地方。同时它也伴随着风险,缺少了任何一方的互动就会面临破裂。
作者为我们列举了生活中友谊出现危机的种种实例,并为我们找到了解决之道。
1、向前一步,化解危机
玛丽·凯伊有个非常要好的闺蜜,两人认识多年,不过最近却极少见面。玛丽为了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全身心投入,闺蜜邀请她参加音乐会,她都没有去。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很久,玛丽认为自己辛苦工作,是为了实现梦想。而闺蜜让她浪费时间去参加无聊的音乐会,是在嫉妒自己的成功。
于是,渐渐地她不再理会闺蜜了,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淡。
生活中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影响友情互动,这种变化会带来心态上的浮动,对待友情,我们也会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
而且我们总是怀念对方过去的优点,忽略了现在两个人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了互相指责、争吵到分道扬镳。
心态变化了,那就需要我们再次对友情许下承诺,增进沟通,说出彼此心中的不满以及对对方的期望。
只有向前一步,主动地坦诚交流,双方才能够做出改变,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友情。
2、相信自己足够优秀
作者在2008年创办了朋友圈网站,她信心满满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人们介绍新的朋友。
可是她去参加网络活动或者商务会议,信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看着身边侃侃而谈的合作伙伴,作者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跟其他人比起来,她学历一般、项目经验不够丰富,也没有大量的存款。就在今晚,她甚至连同伴谈论的专业术语都听不懂什么意思。
作者非常不安,时常担心自己给别人留下了糟糕的印象。这样下去,怎么有人愿意与她交谈,成为她的合作伙伴呢?
很多人与作者一样,非常在乎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总是陷入误区,认为自己足够优秀,才能获得别人的称赞,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进而有机会与他们建立友谊。
但实际上,友情的关键因素是双方的信任和爱,即便我们没有多种多样的才艺,没有渊博的知识和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这都不能妨碍我们把关心、鼓励、温暖传递给其他人。我们有自己的可爱之处,值得拥有美好的友情。
你需要的是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
适当的心理暗示很重要,“我很优秀”,重复这样一句话可以提高你的韧性,增强自尊心。面对朋友,你也不会怯懦,才能进行更加深度的交流。
3、把嫉妒转化为支持
有些人看到别人拥有自己没有的东西时,会产生羡慕之情。如果它又恰好是我们已经失去的东西,我们就会感到嫉妒。
比如你看到朋友和另一个玩伴一起去度假,而此前朋友刚刚拒绝你的度假邀约,你的内心一定会非常不满,还带有怨恨的情绪。
此时的嫉妒,是因为你害怕其他人取代了你的位置,而你会失去最好的朋友。
我们的嫉妒变成了一种信号,提醒你和朋友之间出现了问题。
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朋友拒绝了你的邀约,而答应了其他人?是时间不凑巧,还是你做了哪件事让朋友误会了你?
一旦我们关注嫉妒带来的感受,不妨理智思考,我们就不会小肚鸡肠,以至于做出不可挽回的决定,伤害友情。
但有些时候,当你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就,和好友分享时,会察觉到他们对你的嫉妒。
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人们都喜欢和自己身边的朋友相比。适当的嫉妒可以激励朋友奋发向上,可嫉妒太过,就会伤了友情。
如何把朋友的嫉妒变为积极的力量,作者有独特的方式。她和她的九个闺蜜们各有才华,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如鱼得水。
她们每个月组织一次聚会,规定每个人都要分享自己最近的生活成就。不论是找到了一家好吃的美食还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大家都畅所欲言。
每场聚会以后,闺蜜们都觉得自己开拓了视野,彼此的感情在分享中也逐渐升温。
以上便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孤单时,不再形单影只。落魄时,不再自怨自艾,给你鼓励的那个人,就是我们的好朋友。
真正的友情是陪伴,是黑夜里亮起的那盏明灯。没有人能够离群索居,我们需要从友情中获得慰藉。
友情具有传递欢乐和幸福的特性,一个人的幸福有时候很轻易地就能变成几个人的幸福。
漫长的人生之路,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人又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成就事业方面又尤为突出。遇到贵人,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倘若交友不慎,会阻碍你的成长和发展,更有甚者导致生活和人生的失败,甚至是葬送了大好青春。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挑选朋友,酒肉朋友、点头之交大可从生活中剔除,积极开拓新的圈子,维系可贵的友情,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只有认真打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结交三观一致的朋友,才能够让自己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更成功。
*文:张蔷,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愿意一下午打磨一篇文,也喜欢跑步5公里后的大汗淋漓。
今日话题
渴望亲密关系的我们,应该努力促进双方的情感,欣赏彼此拥有的东西,共同经营健康的情感。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该如何经营亲密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