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 甚好
原著 | 丰子恺
解读 | 西离
本书作者丰子恺先生,被称为中国漫画创始人,同时还是散文家、翻译家、美术家、音乐教育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化界很重要的人物,是一位有慈悲情怀的大师;他热爱生活,性情淡泊,喜欢儿童,怀着一颗孩童般的心,珍爱世间一切的美好,对人及万物充满同情和热爱。他的漫画和文章处处透出生命的智慧,篇篇都饱含着简单质朴的人生哲理。
《简单 甚好》是丰子恺的一本生活散文集,从孩子们的日常,到猫猫狗狗的闲趣;从到山中去的雅情,到在人海中静观的领悟。看似描绘生活闲趣,实则表现了丰子恺清心自在的人生哲学。透过喧嚣世界的表象看透生活的本质,把平凡的生活过得简单快乐。
虽然丰子恺生活的年代和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大不相同,但生命的本质没有变。读丰子恺的文章就像在寒夜里挑灯前行,既照亮脚下的路,又温暖持灯的人。一个人一生要路过的风景、遇见的人、碰到的事,生命中大多数困扰你的事,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一个人要守住自己的内心,就要清减生活中的杂质。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就是一种通过清减掉不必要的物质,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自由和凝神,因简约而提升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精神上更要做到简以见真,也就是丰子恺主张的简单甚好。
让我们跟着丰子恺的脚步来丈量生命的长度,拓展生活的广度,丰富生活的色彩吧。
心决定你生活的去处。生活中,你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整理自己的内心?
心无挂碍,人间忘忧,
保留一份天真去生活
做人要永葆一颗童心,无论我们年龄有多大,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应该保留一份天真去生活。
不要以为天真只有孩子可以拥有,其实天真是跟随我们一辈子的,只是长大了容易被凡俗所蒙垢,渐渐忘却了童心,只要我心清澈明朗,就能重新拾回天真。
只有天真的人才能接近生活的本质,从心灵深处得到自我的护卫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我们平常人怎样净化心灵,怎样做到简单甚好?
丰子恺倡导不妨看看孩子们,从孩子们身上或许能得到大启发。
因为成人丢失的东西,往往在孩子身上却是盈满的。孩子的初心都是简单而美好的,因为他们最接近生命的本质,还没有学会用世俗的眼睛来看待一切。
丰子恺闲来无事问四岁的瞻瞻最喜欢干什么事?他回答:“逃难。”
丰子恺很奇怪,遂问他:知道什么是逃难吗?小瞻瞻回答他“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那一天不论时间,不论钱财,只是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举行这游历,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才能感受这快乐!
他们逃难回来以后,常常拿香烟簏子来叠作栏杆、小桥、汽车、轮船、帆船;常常问我关于轮船、帆船的事;墙壁上及门上又常常有彩色粉笔画的轮船、帆船、亭子、石桥的壁画出现。
可见这“逃难”,在他们脑中有难忘的欢乐印象。 ”
这是丰子恺带着全家人逃离日本人的统治,一场有惊无险的逃难“游戏”。
在大人们眼中,逃难逃的是祸端,一路是满怀担忧、焦虑,哪有什么心思去欣赏沿途的美景。而在孩子的眼里就像出游一样,一切新鲜的、美好的都是最美好的回忆,是最喜欢的事!
丰子恺从孩子身上获得启迪,只有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称赞孩子们: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间尘劳所蒙蔽,只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无论生活给予他们什么,总是能寻到不一样的开心。
作为大人国的成人也要葆有一颗天真的心,去发现生活的趣味,而不要做欲望的守财奴,一直在寻找,在积累,却不懂品味生活的本身的味道。
走过四季人生,
时时刻刻享受生命的过程
丰子恺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春天,他对春天的描写: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
可见丰子恺对春的喜爱,把她比喻成一个叫丽华的美人。一年的其他三个季节都是为春做准备的。
而三十岁以后,丰子恺却愈加喜欢秋,感觉心境与秋天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
他觉得人生到三十这个当口,对花事已经看厌,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枯荣、盛衰、生灭、有无之理。继而对冬也愈发喜爱,在万木萧杀的冬天里,却可以寻得围炉夜话、浴日慢感的别样情趣。
我们不仅拥有自然的四季——春夏秋冬,我们还有人生的四季,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也正对应着四季轮回。
我们感受着四季更迭的变化,拥抱人生的四季,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流动过程。
四季有寒暑,一日有晨昏。生活既有春和景明的日子,也会有风雨侵袭的时候。
我们常说生命无常,你要知道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从四季的变迁中,练就一颗应对人生变化的柔韧内心。
当我们明白了生命起伏与四季寒暑更迭一样,就能在人生的四季里,看懂生命的本质,不拘泥于一时一刻的得失,不在跌宕中论成败,却能在平凡中见自在。过好每一个春夏秋冬,珍惜每一天的生命奇迹。
当我们脱离黄金时代,成为独立的个人,懂了规则,也受到了束缚。越想靠近成功,越是有更多的虚名浮利往身上套。
渐渐地,你负重而行。手拿的东西,肩负的行头,使你脚步不再轻快,双手不再自由。你的梦想不再高飞,你的脚步离不开工作的范围。你越想突破自己,越是找不到出口。
这个时候,不妨抬起头来看看蓝天白云,侧耳聆听一下鸟鸣风吟,重新审视一下你的内心。
万物生而有灵,与生灵为友
丰子恺是出了名的爱猫,用现在的话说可以是吸猫狂人。
他的很多漫画里面都有猫的身影,文章里有猫的“传记”,甚至自己的照片,都有一只可爱的小猫或在头顶,或在脚上蹲着。
丰子恺说“猫是男女老幼都喜爱的动物,猫的可爱,可以说是群众意见。”再寂寞的家也会因一只猫的入住,增加温暖和情趣。
朋友曾送给丰子恺一只白鹅,自从养了白鹅,丰子恺见识了这只“鹅老爷”的姿态。鹅生性高傲,不与鸡鸭为伍,不为人让步。
在重庆沙坪生活的三年,屋宅简陋,环境荒凉,这只白鹅点缀了庭院,增加了生气,抚慰了主人的寂寥。当离开时丰子恺可以弃陋室如弊履,却独独舍不得这白鹅。
丰子恺在他的一生中,把自己放在和万物齐平的境地,世间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在生命的路上,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独特的灵性。
万物生灵在小小的方域世界,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图景,把个性和骄傲活成一个独有姿态,任凭你喜或不喜,他独自安然自在。
尽管生而为人,做自己很难,但当你选择了做真我,做自己。你的身上就会自带光芒,不随波逐流,不攀权附贵。
一个人生于天地间,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哪怕只是陪着猫猫狗狗,看着流年飞逝,也是细数了生命的悸动,自主自为的人生,没有遗憾。
“猫儿相伴看流年”的逍遥人生,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简单平实的生活中,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丰子恺的一生都在用心、用生命,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他用一颗悲悯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善,用一双灵巧的手,绘制出大众喜爱的漫画作品,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
生命最美的姿态是从容
丰子恺一次到山中游玩,不幸遇到下雨。他们只能躲在三家村的庙门口茶摊吃茶。
茶越冲越淡,雨越下越大。同行的女孩因这突来的雨灰心丧气,完全失去了登山的乐趣,怨天尤人,苦闷万端。
丰子恺却被雨中山间的寂寥引发了另一种趣味,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丰子恺没有把他感觉的境界告知两位女孩,他没有责怪和教导两个女孩,而是借了茶博士的胡琴,拉了一曲《梅花三弄》,女孩们听得出神,也忘却了山雨的哀愁。
丰子恺又拉了几首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曲儿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
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
丰子恺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这般的音乐的趣味,造了一个奇异的胜景,堪比晴日登山的喜悦。
生活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纠结于特定的期待,不免失望,若换个角度去看,未免不能获得另一番风景。
一个人是悲愁的还是快乐的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
你是你自己世界的主人,而不是外界给你的。愁也一日,乐也一日,生命时日有限,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让每日在欢乐里度过,日日的喜乐,完成我们快乐的一生。日日的忧愁,此生真无可恋。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抓住生命的美好的契机,在你身体康健,精力旺盛,心思敏捷,感官灵敏时,充分享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自然时光。
用一颗慈悲心看人间百相
丰子恺的家乡有种风俗,给孩子取名常用“丫头”“小狗”“和尚”等贱名,这些名字大多都是他们父母起的。
在他们看来世上可贵的东西,往往容易丧失,而贫贱的东西往往容易生养。为了孩子健康长大,故给宠儿或独子起名“丫头”“小狗”“和尚”,避免死神的觊觎。从中可见父母的爱子之心。
世人都爱颜面,即使儿童也是如此。
丰子恺少时师从李叔同先生学琴,每弹错一处,先生回头看一眼,丰子恺对这一看比什么都害怕。
丰子恺先生后来感悟到,这种无形中的不可挡的力量让他难以消受的原因,是老师对音乐的尊敬、对教育使命的严肃、和对他教育疏忽的惩戒,大概是这些因素让他感觉害怕吧!
说到底,终归是二人的敬畏之心。
在这个万象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各自想守护的东西。或是爱子,或是颜面,或是金钱,其实哪一种不都是生活本身呢。
世事纷繁,我们能做到的只有静观。
世间百相看似复杂,千人千面,千头万绪,又都掺杂着当地的文化和风俗而千差万别。站在人性的角度,其实很容易看透。
凡是高超的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等等,都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理解的心。
能够对世界的种种,看出世事百相的本来面目。就像得道的高僧,从来不问为什么,只管去看,去理解,同情。
人生在世,过眼的只是表象,过心的才是真实。生命的本色其实就这么简单。在喧闹而光怪陆离的生活中,退却虚华的壳,才能安守生命的纯粹。
最后,我们要学会艺术的生活。
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应用到生活中,让人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出艺术的情味,过有趣的生活。
给平淡的人生增添许多色彩和味道,人生丰富多姿,才不枉此生做人一回。
俞平伯评价丰子恺:“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读丰子恺的文章,他的一文一句,不正是那一片片落英吗,带着人间的情味,滋润进我们的心田。
人生而不易,只有努力的朝着希望走,万事都可以去笑而接纳。谁又会比谁高明很多呢,只不过方式不同,贩夫走卒和大学教授是一样的。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永远明亮的生活。可生活的意义,不就是执着美好、善良与真实么?
无论你是身处陋室还是华屋广厦,都可以做到返璞归真。返璞归真是一种内心真正的平静和专一。返璞归真到了极致,生活自然就朴素简单。
贾平凹说:“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
丰子恺的文章,便可在拙朴里见精致,在热闹中见寂寥,找到那个繁华红尘的清凉之地。
人来到世间一回,是为了感受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美好,不是为了被生活奴役。其实,不管是人心还是生活,越简单才越美好。
*文:西离,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图书策划人。善用敏感的笔触,描绘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