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读后感:唯有自我强大起来,才能看到自由与未来

《使女的故事

原著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解读 | 婉兮

2017年,有部美剧风靡世界,斩获多项艾美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等等。

在这里,有必要先为大家普及一下艾美奖的地位:它是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地位如同奥斯卡奖之于电影界,格莱美奖之于音乐界。

引进到中国之后,其豆瓣评分也高达8.8,被誉为女性视角版《1984》,这部电视剧的原著小说,名叫《使女的故事》,作者是加拿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乍一看书名,你大概会以为这本书讲的是那些靠伺候他人讨生活的底层女性,比如从前的丫鬟,今天的保姆。

可翻开一看,却会大吃一惊。

因为书中的“使女”,指的是特定的生孩子工具,她们赖以生存的东西不是双手,而是子宫。

这种怪异的身份,出现在未来时空里的虚拟国家,作者阿特伍德将其定位为“科幻小说”。

但这部科幻小说,却不包含任何科幻元素。

宇宙飞船?外星人?黑科技?抱歉,这些都没有在书中出现。作者写的是一个个如你我一般的鲜活生命,在绝境中艰难求生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女主角奥芙弗雷德的讲述,一起走进神秘的使女世界——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接下来将采用第一人称。

我叫奥芙弗雷德,是大主教家的使女,也是基列共和国的国有资源。

基列共和国是一个由狂热宗教徒建立起来的专制国家。基列,是《圣经》中古巴勒斯坦地名,但这个国家,在美国境内。它是一场政变的产物,建立时间还不算太久。

在这里,女人是以服饰分类的:一身红色长裙的使女、一身粉蓝长袍的夫人、一身绿色的马大(即仆人),还有穿着红绿蓝三色相间条纹长裙的经济太太。

但很久前不是这样。

那时,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还有一个丈夫和一个女儿。

我在一家图书馆工作,负责把书里的内容传到电脑磁盘上。我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账户,自己的财产,和成千上万妇女一样。

但忽然有一天,一切都变了。

总统被枪杀,他们用机枪扫平了整个国会,军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接下去几个星期,一切都处于混乱状态。报纸受到审查,道路开始设卡,人人都如惊弓之鸟。

不久之后,我在买烟时发现自己的信用卡失效。我和银行联系,电话线路却忙得不可开交。

也就是在那天,我失去了工作。

两个身穿军装扛着机枪的军人来到我们的办公室,主任不得不让我们所有女性离开。

我问主任为什么。

他回答说:“你们不能再在这里工作了,这是法律。”

原来法律已经悄悄更改了:女性不能再拥有财产,她们的账户将由丈夫或最近的男性亲属接管;女性也不能再出门工作。

我感觉自己像被砍掉了双脚,但却哭不出来,只觉得浑身无力。

之后一段时间,有人开始上街游行,参加者大部分是妇女。可马上便有消息传出,只要见到游行队伍,警察、军人甚至任何人,都可以开枪扫射,格杀勿论。游行活动便这样被灭了。

接着又发生了一系列爆炸事件,邮局、地铁纷纷被炸。人们见了面,也只敢随意寒暄一下,什么都不敢多说,唯恐因为不忠的罪名被举报。

我和丈夫卢克都意识到了灾难即将来临,于是便用外婆留下来的一些珠宝,外加卢克从他叔叔那里继承来的一本邮册,换来了伪造的护照,我们打算偷渡到邻国去。

那天,我们一路直行,开到了边境检查站。

然后,意外发生了。当我们试图用假护照跨越国境时,检查的士兵对我们的证件产生了怀疑。

我们被出卖了。

不知是谁告的密,可能是某个邻居,也可能是卖护照给我们的人。

卢克加大油门快速前进,前面出现沙土路,接着是树林。我们下车狂奔,卢克中了枪弹,倒在了灌木丛中。我带着女儿继续向前奔跑,但是很不幸,她的哭声把追兵吸引过来了……

我的女儿被他们硬生生抢走,我的丈夫生死未卜,而我被送入了红色感化中心——一个专门把能生育的妇女培训成“生殖工具”的地方,他们称我们为使女,而我也成了一名使女。

“使女”,来源于《圣经》里的故事——使女辟拉替女主人生孩子。

因为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层社会的大部分夫人,已经失去了生孩子的能力。为了提高生育率,使人口得以生息繁衍,大批女人沦为使女,被分配到各家各户,成为生孩子的工具。

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正式上岗前,使女们必须到红色感化中心接受培训,包括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

那是一个类似于学校的地方,我们被要求穿上红色长裙,带上白色的双翼头巾。

我们还被要求练习弯膝盖,抬高盆骨,脊柱弯起,成折叠姿势,然后吸气,保持不动,数到五秒,再呼气。这样做,或许是能提高受孕几率。

还有忏悔课。

有个女孩珍妮,曾在课堂上忏悔了自己14岁时被轮奸及流产的一次经历。然后,我们在嬷嬷的指使和逼迫下围坐一圈,用一些极其难听的话语来侮辱她,将那些不幸归罪为原本的受害者。

珍妮被整得痛哭流涕。

有一阵子,即使我们知道她在受罪,还是被逼着对她嗤之以鼻。

因为我们被灌输顺从的观点,反反复复地洗脑,甚至要把自己当作能够建功立业的幸运儿——用身体,用子宫。

可谁都明白,这真的只是一种欺骗。但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下,没人能够轻易摆脱。

红色感化中心守卫森严,作为国家资源的使女们,被密不透风地看管着,监视着,所以很少有人把逃跑付诸实践。

除了我的闺蜜莫伊拉。

莫伊拉是个古灵精怪且健壮敏捷的女孩,大学时代便热衷于参加各类活动。对自由奔放惯了的她来说,红色感化中心简直就是个疯人院。

她不顾一切要逃离。

她使我倍感安全。我们在洗手间里悄悄传递信息,我劝阻过她,因为一旦逃跑失败,等待着她的,或许就是惨无人道的酷刑。

可她义无反顾。

第一次是假装发高烧,但被识破遣返。对于初犯者,先被对付的是脚。接下来的整整一周,莫伊拉的脚都肿得无法走路。

可她不死心。

第二次,她悄悄挟持了一个嬷嬷,换上嬷嬷的服装顺利出逃了。而我,则被训练成了真正的使女。

我的脚踝上被刺上了小小的纹身,四个数字和一只眼睛,我还有了一个通行证,图案和纹身相反,我就这样正式成为了国有资源,开始去往大主教家中,代替夫人生孩子。

感化中心的嬷嬷说,就当是在军队里服役好了。

如今,我已经开始服务第三户人家了。

我的本名已经废弃不用了,只是在所属大主教的名字前加上奥芙(即of),表示我为大主教所有。

前一家的卫兵把我送到了大门口,给我们开门的,正是这家的女主人。

她穿着粉蓝色长袍,却并未侧身让我进去,就这么把我堵在门口。

我知道,她是要让我明白,未经她的允许不准进门。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们始终为了占据诸如此类的小小上风而互不相让,相互较劲。

随后,我被安排在大主教家中的一个狭小而又简单房间里,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盏灯。

使女被要求清心寡欲。

我们穿着一模一样的红色长裙,戴着白色的双翼头巾,打扮得像个修女。化妆品彻底消失,烟酒也被禁止,没有电视、没有杂志、没有书本,没有任何娱乐消遣。

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只能待在一个简单的房间里,数着时间默默度日。这种大把的空白时光,才最难熬。

除了使女,大主教家中还有司机尼克,以及两个做粗重家务的马大。

尼克是个健壮的年轻男子,因为地位卑微,还未分配到女人。有时候,我会悄悄注视着抽烟的他。天知道,我有多么渴望一支烟。

他发觉后,会猛地吸完最后一口,然后吹一声口哨,朝我眨眨眼。

我急忙低下头往前走。这个画面,通常发生在我外出采购前。等到采购回家,他也会吹着口哨问一声:“走得还愉快吧?”

可我只敢点头,不能回答。使女是禁止与任何男人交流的,万一被报告了怎么办?

采购食物,是我为数不多的出门机会之一。只是必须和一个名叫奥芙格伦的女伴同时行动——她是另一户人家的使女。

我们相互做伴,也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走到大街上去。见面时,我们的问候语是固定的对话:祈神保佑生养,愿主开恩赐予。

除了外出购物,使女还被安排定期检查身体,以便身体指标完好,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有个医生想借此和我私通,以便我早日有孕,但我拒绝了,因为风险太大。我也并不知道,病房里是否装了窃听器?有没有人在门外等着瓮中捉鳖?

我小心翼翼地防备着所有的人和事。

使女的最重要工作,是和大主教进行以怀孕为目的的亲密接触。他们管这叫“授精仪式”,并制订了一整套流程。

首先是“家人”聚集祈祷,包括大主教夫妇、马大、司机和我。

接着是大主教为大家朗读《圣经》,把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再讲一遍,其实是他们曲解了的故事。

最后才开始授精仪式,在大主教夫人的床上举行。

夫人躺在床头,双腿张开,我躺在中间,头放在她的肚子上,双臂高举,她的两只手拽着我的两手,这表示我们俩合二为一浑然一体。

大主教在我的下半身上活动,夫人紧抓我的手,仿佛此刻正承受的人是她而不是我,似乎她能感到愉悦或痛苦。

整个过程都没有人说话,我们都面无表情,也没有眼神交流,只有三人合作完成一场“造人”运动。

事实上,这种荒唐的行为还要持续到孩子出生。使女生孩子,夫人也要假装是自己在生。

到了那一天,夫人就坐在使女身后。使女痛得浑身颤抖,夫人也煞有介事地做出疼痛难忍的样子,竭尽全力地把“生孩子”表演出来。似乎这样做了,她就能更名正言顺地抱走孩子,也更理直气壮地将孩子视作自己的骨血。

孩子落地,经历短暂的哺乳期,使女便要被派往其他家庭,继续执行生育任务。

这样的生活不堪忍受,但我无路可逃。支撑我的,是我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

终有一天,我能等到卢克救我脱离苦海。

但我没等到卢克,却等来了尼克。他来传话,说大主教要求我在第二天夜里,到他的办公室去。他在家里的办公室,夫人都不能擅自出入。

对我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使女是被禁止与大主教单独接触的,更何况夜深人静时,孤男寡女共处一室?

可我还是去了。

第一,大主教才是真正的实际掌权者,我得罪不起;第二,我想弄清楚他到底想要什么。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敲开他的门,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设想了千万遍,可依然没猜中大主教的意图——他竟让我陪他玩填字游戏。

我照做了,但临别前,他要求我吻他一下,我迎上去,把紧闭的双唇送到他的嘴巴前。可他却退后一步:“不是这样,要像真的一样。”

或许,他也是个孤独的人。

从那天起,我便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到大主教的办公室去。他给我看市面上已经被完全禁止的杂志,还给我弄来了一瓶润手液。

我们相处得像一对天真的情侣。

看得出来,他对我的感情在与日俱增,以至于下一个授精仪式时,他把手伸上来,似乎想抚摸我的脸。我赶紧把头掉开,以此来警告他赶紧住手。

但事实是,我成为了大主教的情妇,这个职位荒唐而羞耻。

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我一直没有怀孕。最后,大主教夫人着急了,但她同时也意识到,或许是她的丈夫不行。

她向我提出一个建议:“借用别的男人。”

这个男人,就是司机尼克。

开始我不同意,如果这么做,我将把自己置于险境。但夫人开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她说她可以为我弄来我女儿的照片。

我再也无法拒绝。

照片弄来了,我看到我的女儿个子高了许多,变化很大。但谢天谢地,她还活着,穿着洁白无暇的长裙,被照顾的很好。

那一晚,我照例去到大主教的办公室,他拿出一件衣裳给我。那是一件暴露而性感的华丽裙装,像是夜总会拿来演出用的。

照理来说,此类服装都该被彻底销毁了啊。可大主教不知从哪儿弄到,并要求我穿上它,跟着他出门。

对于出门这件事儿,其实我迫不及待,却刻意表现得淡定从容,好让他觉得我是在给他面子。

我们去了一个挤满女人的地方。

各式各样的女人,个个都穿着鲜艳灿烂的服装,打扮得浓妆艳抹。而我在这里,意外发现了从红色感化中心逃出的莫伊拉。

设法和莫伊拉搭上话后,我才知道,这里叫“荡妇俱乐部”,专供高层官员享乐。

莫伊拉告诉我,像她这类“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女人,只有两条路可选:隔离营或荡妇俱乐部。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隔离营干的,都是焚烧尸体、处理辐射有毒物一类的工作。

我很难过,因为莫伊拉的声音里,全都是麻木不仁,再也不像从前那般坚强勇敢。

但我不能让她继续消沉下去了,我骂她,我又鼓励她,我要唤醒她,我们一起抱头痛哭,我告诉她之所以自己还没有选择死亡,充满斗志,就是因为她的逃跑一直激励着自己。

莫伊拉被我的声泪俱下震撼到了,她渐渐恢复了生存斗志。之后,莫伊拉灌醉了一名政府高官,开着他的车,一路逃到了邻国加拿大。

这次与莫伊拉相遇,也坚定了我逃跑的信念。

而此时在夫人的安排下,我顺利地上了尼克的床。这副年轻的躯体,却意外地点燃了我心里的爱火。

我开始和尼克频繁幽会,没让夫人知道。这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如果被逮到就别想活命,可我毫不在乎。

我甚至变得不想离开,不想投奔自由。因为在这里,我才对尼克触手所及。不久以后,我怀上了尼克的孩子。

但意外在此时发生了……

夫人发现了那件被我穿出去的艳丽衣服,她大发雷霆,把我关在我的小房间里,准备施以惩罚。

可那一夜,两个陌生人造访了大主教的家,又径直朝我的房间而来。灯被拉亮,我竟意外见到了尼克,他嘱咐我跟那两个陌生人走,“别担心,是‘五月天’,放心跟他们走。”

五月天。来自法语,代表求助信号。从前卢克就告诉过我。

我立刻接受了,毕竟这是我唯一的机会,虽然我目前也无法确定他们的真实身份。

但尼克没有和我们一起走,可能是从后楼梯下去了,不想被人看见。他应该是不希望孩子落入大主教夫妇的手中。

就这样,我逃出了大主教的家,被转移到了“妇女地下交通网”的一个“安全屋”。

我在那里的阁楼上待了好几个月,然后在“五月天”的帮助下,取道加拿大,前往英国。

至此,故事结束。

这本小说的最神奇之处,在于用未来的时空写过去的事儿,可读者却能从现实中一一找到对应。

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切记,在这本书中我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

使女的服装,可以从中东妇女身上找到参照;纳粹时期的“生命之源计划”,则是整个故事背景的原型。再近一点,则有荡妇耻辱、代孕妈妈、焚烧书籍、仇视非异性恋者等等。

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让人不寒而栗。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能从中多多少少地窥见些现实的影子。

但最触动人的,却是对女人的物化与摧残。

具体到身边的你我她时,其实就是逼婚、催生、性骚扰等等。

仿佛一个女人的所有努力,最终都只能指向传宗接代;仿佛一个女人的所有价值,都只能依赖于子宫来实现。

也许我们应该庆幸,现在还未走到书中的极端境地。但也有无数的血泪经验,将人性之恶赤裸裸地揭示给我们,使女的故事,也许就埋伏在不远的未来。

假如真的到了那一天,假如书中的一切都变成了现实,愿你我都能勇敢地站起来,坚定不移地守卫平等、自由和正义。

是谁说的,对女人的态度,决定一个国家与一个时代的文明态度。

*文:婉兮,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专栏作者,已出版图书《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唯有自我强大起来,才能看到自由与未来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