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鱼翅与花椒》有感

首先,这是一本介绍中国美食的书;其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英国女孩。

有了上述两点,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去读一本外国人写的介绍中国菜的书。

确实,中餐在世界饮食界的地位让国人自豪,但同时有很多西方人其实并不了解中餐。那些爱吃中餐的外国人,喜欢吃的往往也是左宗棠鸡、咕咾肉这样的改良中餐。即使是像作者这样狂热的中餐迷,第一次接触中餐吃到皮蛋时,还是吓了一跳,她觉得这东西有一种硫磺的味道。

慢慢随着了解的深入,作者才开始接受中餐,而且吃遍了中国,从成都的火锅一路吃到湖南的毛家菜、北京的卤煮、潮汕的点心、扬州的炒饭,还有很多小众美食,比如西安的毛笔酥、甘肃农家的水饺、福建土楼里的土鸭汤。她甚至还考据到了熊掌的做法,要先拔毛再放进有母鸡、火腿的高汤里煮到软烂,当然这里熊掌的味道估计仅限于纸上谈兵了。

作者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
也曾看过国外介绍中餐的记录片,但感觉他们把镜头更多对准的是内脏、野生动物这样的食物,仅仅为了博眼球。当然现在看来,吃野生动物绝对是陋习,必须严加禁止。作者的优点在于,她既有美食品鉴的专业性,又保证了客观公正。她非常努力地在接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学着用中国人的思维去观察一切,没有一般外国人那种对中餐浅尝辄止的观察和故意吸引眼球的夸张。同时,她的分析又充满了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

作者做成雪花状的粤式点心
所以,作者选择了鱼翅与花椒这两种食物作为书名。因为她觉得,这是两种只有中国人会吃的、很与众不同的东西。花椒是四川特产,但是西方人却很少知道,也很难接受它酥酥麻麻的滋味。鱼翅就更不用说了,它是外国人眼中是一种奇怪的食材,既不符合环保要求,充满胶质的口感也很难让人接受。这两种食物是她在中国吃过的与众不同东西的代表,对它们的真正接受,代表着她真正进入了复杂又微妙的中国菜领域。

不过,虽然书名里有鱼翅两个字,作者其实是不赞同吃鱼翅的。现在鱼翅的获取方式经常是割取鱼鳍,然后把鲨鱼扔回海里自生自灭,过程十分血腥。作者选择鱼翅,可能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关注饮食和环境关系的好话题,鱼翅是旧式贵族和中国新贵都热爱的食材,花椒则是四川民间的香料,原始又野性。她觉得这两个意象比较能代表中国饮食文化。

可以说,透过作者细腻的笔触,让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视角来了解我们熟悉的中国菜和中国饮食文化。

作者做的素麻婆豆腐
不过说实话,书中介绍的很多中国菜,其实我一直都不太喜欢,比如鸭肠和鸡爪,好像就从未品尝过,而作者在大概到成都两年以后,慢慢能欣赏鸭肠和鸡爪的美。她说:“我的人生也在改变。我在挖掘潜在的创造力、在交很棒的朋友,像一条蛇一样慢慢蜕皮。”从接受新的口感开始,打开了美食上的新维度、新世界。想想,还是挺佩服这位英国女孩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者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刚读的时候,一度以为这是一本用中文写成的书。而语言上的生动精准,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译者何雨珈。何雨珈也是四川人,而作者是在成都当地的烹饪学校学习的中国烹饪,这样书里的用语既有四川话亲切的人间烟火气,又微妙地留有一些外国人说中文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译者和作者一样热爱美食,用何雨珈自己的话说,“吃饭和做饭是人生大事”。可以说,这本书最终呈现出的精彩与耐读,翻译功不可没。

仅记于2020年06月08日22时30分。

感谢您阅读“荆棘鸟”,这是一个普通法律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肤浅感悟与不成熟思考。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jlzxllawyer,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鱼翅与花椒》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