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运动员的睡眠方案——读《睡眠革命》有感

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是一位运动睡眠教练,曾为包括NBA球员、奥运金牌得主在内的运动员提供咨询服务。

你可能听说过“8小时睡眠论”,说的是每晚只有睡满8个小时才能获得充足睡眠。尼克在《睡眠革命》一书里否定了这种说法,每晚睡8个小时,听上去好像很完美。但这种持久存在的睡眠智慧,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

“8小时睡眠”其实是一个相当现代的概念。在19世纪兴起工业革命和采用人造光之前,人们不太可能会在夜间一连睡上8个小时,更不可能会担心睡眠问题。

8小时其实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时间,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却变成了普遍适用的推荐睡眠时间。然而,一味追求8小时睡眠而产生的巨大压力,反而对我们的睡眠起着破坏性极强的反作用,让我们无法获得真正需要的、因人而异的睡眠时间。

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界上既有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这种每晚只需睡4~6个小时的人,也有像网球传奇罗杰·费德勒和飞人尤塞恩·博尔特这种宣称自己每晚需要睡上10个小时的人。

除了这样的极端例子之外,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在孩提时代和青少年期,我们需要的睡眠时间比成年人多得多。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研究,14~17岁的青少年平均需要每晚8~10小时的睡眠时间,而成年人平均只需要7~9小时的睡眠。

如果你并不需要每晚8小时的睡眠,但却在自己不困的时候或者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的时候,强迫自己睡足8小时,那么就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在半夜醒来看钟表,不安地计算着还需要几个小时的睡眠,辗转反侧,翻来覆去却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担心没有睡够,你同样也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尼克在《睡眠革命》一书中提出一种顶尖运动员所用的R90睡眠方案。

“R90”指的是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获得身体修复。从临床上说,90分钟是一个人经历各个睡眠阶段所需的时间。这些睡眠阶段组成了一个睡眠周期。

我们的睡眠周期由4个(有时是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在书中,尼克把度过不同的睡眠阶段、完成一个睡眠周期的过程,想象成走下几段楼梯、完成一段行程。当我们关灯上床、准备睡觉时,就像站在这几段楼梯之上,而想要得到的深睡眠,就像走到了这几段楼梯之下。

楼梯上:打瞌睡

非眼动睡眠:第1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似醒似睡、蒙蒙眬眬。在这个阶段,我们很容易被重新推回楼梯上面——有人打开了门、路面上有人在大声说话,都能把我们惊醒。但只要成功地度过了这一阶段,我们就能继续往下走。

楼梯中:浅睡眠

非眼动睡眠:第2阶段

在浅睡眠阶段,我们的心率和体温出现下降。这时如果有人大声叫喊我们的名字,或者一位母亲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就仍然会被重新赶回楼顶。我们花在这一阶段的睡眠时间占比最高,就像走下了一段长长的楼梯。对那些一直被困在浅睡眠阶段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如果整个睡眠周期进展顺利,那么这个浅睡眠阶段就不是在浪费时间。随着继续往下走,我们将来到真正的好地方。

楼梯下:深睡眠

眼动睡眠:第3阶段和第4阶段

恭喜你,你已经到了楼梯底下。在这个阶段,别人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你吵醒。如果你曾经费劲地把别人摇醒,或者,如果你曾经有过不幸地被别人摇醒、醒来时晕头转向、糊里糊涂的经历,那么一定就能了解深睡眠具有什么样的力量,睡眠惯性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深睡眠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δ波——一种频率最慢的脑波(在我们清醒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高频率的β波)。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阶段多作停留、沉浸其中,因为睡眠的生理修复功效大多产生于这一阶段,这让人体能在日常劳作后获得休整、让人(并让人感到)恢复生机与活力。我们希望在每晚的睡眠时间中,深睡眠能占20%左右。

螺旋滑梯:快速眼动睡眠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重新走上楼梯,在浅睡眠区稍作停留,然后进入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脑将带着我们去坐一次滑梯——身体将暂时无法动弹。我们会做梦,所做的绝大多数梦都发生在这一阶段。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结束时,我们会醒来,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记得自己曾经醒来——然后就开始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每晚的各个睡眠周期是互不相同的。在较早的睡眠周期中,深睡眠所占比重更大,因为身体此时希望我们能尽快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较迟的睡眠周期中,快速眼动睡眠占有更大比重。但是,如果我们的睡眠时间比通常情况下少,大脑就会在较早的睡眠周期中插入快速眼动睡眠——这点足以说明快速眼动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时间

(假设起床时间为7点半)

试图通过早点睡觉或晚点起床来补觉,其实是在浪费时间,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失去的睡眠,无法再补回来,但我们的身体非常善于对此进行补救。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晚上躺在床上时,应该以睡眠——醒来——睡眠——醒来的模式,顺利地从一个睡眠周期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少深睡眠、增加快速眼动睡眠,直到清晨醒来。这就是拥有高质量睡眠的关键——我们所需要的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在一系列连贯的睡眠周期中相继出现,从而感到自己连续完整地、美美地睡了一晚。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噪声、年龄、压力、思虑、咖啡因、生理干扰等,这些都会让自己被迫回到楼梯顶端,导致许多人在劫难逃地把大量睡眠时间都花在了浅睡眠上,或者睡眠周期被彻底破坏。

睡眠障碍对人体的影响不轻,轻则导致白天备感倦怠,重则危及生命。如果缺乏睡眠,身体会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比如驾车时或操作机器时,让我们陷入微睡眠中。

如果一直被困在浅睡眠中,那么睡了多久就不重要了——我们将无法充分享受睡眠的种种益处。

R90方案将帮助应对这些妨碍睡眠的障碍,R90睡眠方案主要有4步:

第一步,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

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番,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因为你必须坚持做到,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作者在书中的建议是,你不妨回顾一下之前两三个月的生活,把工作和个人生活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然后选择必须起床的最早时间。这个起床时间,应该是每天都能实现的。并且你得记住,周末也要遵循这一起床时间,因此不要选择不太现实的时间,然后幻想你可以在周末大睡懒觉。

一旦确立了必须起床的最早时间后,你可以把这个时间设置为你的固定起床时间。在理想状态下,你的固定起床时间,应该比你必须上班、上学或做其他事的时间早至少90分钟。这样在睡醒之后,你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第二步,推算理想入睡时间。

现在,你可以根据你的起床时间和90分钟时长的睡眠周期,计算一下,你应该在什么时候入睡。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每晚能获得大约8小时的睡眠,那就大致相当于每晚经历5个睡眠周期(等于7.5个小时)。如果你选择在早上7点半醒来,那么就该在午夜时分睡着。但是,你应该提前15分钟躺下休息——或者,你需要多久才能睡着,就该提前多久上床睡觉。如果你发现自己会提前醒来,可以减少一个周期;如果发现醒来后还是困倦,可以多睡一个周期。

第三步,睡眠前后的例行程序不可忽视。

睡眠前的例行程序,指的是为了确保你进入准备入睡的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作者在书中建议,睡前不要进食、不要大量喝水,要排便排尿,以免消化系统干扰睡眠;在睡觉前提前关闭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视机,能减少你暴露在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下的时间;让卧室光线由亮变暗并保持凉爽(不是寒冷)同样关键。

睡眠后的例行程序则是为了确保所有花在睡眠前的例行程序和随后的睡眠上的时间,都没有白白浪费。一套合理的睡眠后例行程序,能帮助你实现从睡眠状态到清醒状态的完美过渡,让你能积极地掌控你的一天,甚至还能让你在下一个晚上,在最佳状态中上床睡觉。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该坚持整晚把手机放在卧室外面。买一个标准的闹钟,或者一个模拟日出自然唤醒灯,后者更佳。让闹钟或唤醒灯叫醒你。这样你在大清早做的第一件事,就完全符合你的昼夜节律。接着,你应该拉开窗帘或百叶窗,让日光照射到房间内。这样做能让你快速清醒,并帮助设定体内的生物钟,实现从分泌褪黑素到分泌血清素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这一切都能帮助你的身体及时醒来,也不会让你在当天晚些时候感到困倦。记住,睡眠质量和你醒来后所做的一切密切相关。。

第四步,把日间小睡纳入日程。

多数人在午后1~3点,会出现一个倦怠期,有的人称它为“午后倦怠期”,有人称它为“员工消沉期”。无论你怎么称呼它,午后的这段时光是人体在白天最倦怠疲乏的时候。这段时间如果获得一个时长90分钟的睡眠周期,对身体修复恢复精力是至关重要的。但90分钟的睡眠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有些困难,那么日间小睡30分钟的也许是最切合实际的。如果错过了日间小睡,傍晚5~7点也可以小睡30分钟。

这期间即使你并没有真正进入睡眠状态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能利用这段时间闭上眼睛、脱离这个世界片刻。能够睡着固然很棒,但徘徊在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蒙眬、迷糊的状态中,同样也是一种休息。日间小睡改善了你的情绪,提高了你的灵敏度,让你的睡眠需求大幅下滑,这一切都能让你受益,让你以更佳状态度过下午余下的时间——甚至还包括晚上。

以上,就是顶尖运动员所用的R90睡眠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仅记于2018年12月19日22时30分。

作者总结的智慧睡眠的7个要点:

1.固定的起床时间就像一根铁锚,支撑着整个R90方案。设定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如果你和伴侣同床共眠,让他也这样做,你们的起床时间保持一致是最理想的。

2.用90分钟时长的睡眠周期衡量睡眠,而不是睡了多少小时。

3.你可以自行选择入睡时间,但入睡时间取决于你的起床时间。从起床时间出发,根据90分钟时长的睡眠周期,向后推算。

4.把睡眠放在更长一段时间中考虑,减少不必要的压力。一个“没睡好的糟糕晚上”不会要了你的命,不妨试着去考虑,你每周一共获得了多少睡眠周期。

5.尽量避免连续三个晚上睡眠不足(少于理想的睡眠周期)的情况发生。

6.睡眠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或质量的问题,试着了解你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周获得35个睡眠周期是最理想的。28(每晚睡上6小时)~30个睡眠周期也比较理想。如果你睡得比计划中更少,也许会过于疲劳。

7.争取每周至少有4个晚上能获得理想的睡眠时间。

说说失眠

再说失眠

当你睡不着时,7个最坏选择(作者:郑院鸳)

感谢您阅读“荆棘鸟”,这是一个普通法律人对生活和工作的肤浅感悟与不成熟思考。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jlzxllawyer,或长按二维码关注。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顶尖运动员的睡眠方案——读《睡眠革命》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