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不再是坚强的后盾,人民应该何去何从?——读《希望永远都在》

【正文】

居住在广西南方边陲,我对柬埔寨的认识多是因为其跟广西一般喜酸辣的美食、炎热的天气和玲琅满目的水果。当然它也因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中精美的石雕、历史悠久的洞里萨湖成为旅游胜地。最近正好看到我关注的一个博主分享了柬埔寨关于红色高棉掌权的这段历史。顺着他的话题找到了描述这段历史的书籍——《希望永远都在》。这本书以柬埔寨一位叫安可的孩子口吻,叙述了红色高棉时期鲜为人知的血腥杀戮。

安可11岁那年,红色高棉掌权。为了推行“最纯粹”的共产主义,红色高棉开始去除一切资产阶级和私有制。他们驱赶着人们离开家庭、离开现有的土地和工作,背井离乡,进入农业集中营。这里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亲情、爱情、家庭、金钱······都不属于自己,而自己的身体、自由都属于安卡(集中营组织),人的一切都由安卡安排和管理。这一年,被红色高棉称为“元年”。

在农业集中营里,无论孩童、老者、孕妇,但凡能喘气的,都必须参加集体劳动,从早到晚、没日没夜。而这些劳动换来的是食不果腹,哪怕是丰收年,粮食也会被红色高棉带走。如果有人病了、累了、忍受不了了、试图反抗了,他们将被带走“休息”,但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一个小男孩去问红色高棉的士兵:“我的姐姐去哪儿了?”红色高棉回复他:“你姐姐依然在树林里干活,只不过她现在是肥料······”远看那山里散发着恶臭的土堆,越来越高,最后变成了一座山。红色高棉士兵端着枪时刻注意着每一个人的神情,但凡出现任何服从以外的情绪,哭的、笑的、列举不出同伴的罪状的,随时都有可能毙命。

在被迫分离前,安可姑姑叮嘱着孩子们“要把自己想象成一棵草,风从哪里来,你就顺着那个方向弯下腰,弯的很低很低,这样你就可以活下来。”就这样,安可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勇气,成为了集中营里有点用、不太容易被取代的乐团成员。他们负责在红色高棉领导视察劳动时演奏歌功颂德的曲目并通过扩音器大声奏响。后来,安可才发现每日三次甚至是半夜里的乐队演奏竟是为了掩盖红色高棉大肆屠杀时,斧头敲碎人骨的声音。经历了种种磨难,安可逃到了泰国难民营并被美国牧师庞德收养,届时他已骨瘦嶙峋。“在那一刻,我心中的猛虎终于躺下安宁地休憩了。”离开了那一片炼狱,安可用余生奔走在世界各地、演讲、与红色高棉人谈判并解救人质、建立儿童难民组织、寻找屠杀后幸存的民间音乐家组成柬埔寨生活艺术团,发掘濒临消失的传统音乐并在儿童中开展音乐教育。

美国女作家帕特里夏·麦考密克用两年时间采访了主人公安可及安可记忆中的众人,并于2012年写成此书出版。2013年刘冉将此书译为中文,这才把这些残忍而真实的故事与画面展现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审视这一场20世纪以来,一个国家政权对自己的同胞犯下的深恶罪行。这本书让我们思考,是什么释放了人性中的“恶”?这种“恶”摧毁了人们生的希望和信仰、摧毁了人们对国家的信任。如果有一天国家不再是坚强的后盾,人民应该何去何从?幸存的安可,用他余生的奔走和坚持告诉我们,黑暗里仍然存续了一丝微弱的光芒,带给我们善意和希望。

【作者】黄宇萍,SYUCT 社会工作2020级硕士研究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当国家不再是坚强的后盾,人民应该何去何从?——读《希望永远都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