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又推起他的石头——读《人生海海》有感

西西弗斯又推起他的石头

——读《人生海海》有感

陆美芳

于书名,麦家这样解答:“顾名思义,讲的就是人生,像大海一样丰沛的人生。我想写出一个人的苦难,一个人忍受苦难的能力和精神。爱一个人是容易的,因为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爱的人;恨一个人也不难,因为世上也不缺可恨的人,要爱上一个可恨的人,也许有一些难度,但最难的无疑是爱上自己可恨的命运。”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给麦家的颁奖词是这样描述的: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不仅在求证人性的无数可能性,也在重温一种英雄史诗。在《人生海海》中,麦家极力书写了历史中人性的无限复杂性,笔下的人物闪烁着人性的善良与邪恶,二者的交相辉映让麦家笔下的人物呈现了历史的真实,而这种真实既有人性的爱与憎,也有人性的罪与罚。

人生海海,人生就像大海,起伏不定,复杂多变,也生生不息,让我们变得宽广深厚。《人生海海》中,讲了7个人的人生故事:“我”、爷爷、父亲、表哥、小瞎子、林阿姨还有主角“上校”。每个人的故事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都起起伏伏,像大海,潮落之后是潮起。仔细读下去,恍然大悟,书里的人就在身边,读懂他们,就读懂了人生。

这本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上校”浮浮沉沉的一生,上校在村里有个外号,叫太监,跟村里其他的人很不同,养着一对猫。他回到村里以后,村里人好奇他为什么放弃外边大好的前程,一边受他的照顾,一边说闲话埋汰他。后来发生了文革,他被红卫兵批斗,割了一个叫“小瞎子”的红卫兵的舌头,挑断了他的手脚筋,逃了出去。故事至此达到高潮,一个个谜团等着被揭开,一向善良仁慈的上校为什么做出了这么残忍的事,他都经历过些什么。

“瘦弱的上校刚才似乎连站都站不住,这下却爆出天大的力量,像手榴弹开了爆,把后面两个公安和前面四个混蛋,一下都炸散,掀的掀翻,踢的踢倒,撞的撞开,任他逃。”“他一路嗷嗷叫着,冲着,把人群像浪花一样一层层拨开,最后没人了,他竟然不朝大门逃,而是又冲进人群,好像要再表演一次。”“父亲说,他就这样疯了。”

这是全书令我最震撼的片段,面对诋毁、嘲讽、污蔑,他都可以无所谓,可令他耻辱的印记要被摊开,那一刻像压倒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承受不住。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麦家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人物的异质性与偶然性,强调“特殊情境下的特殊天才”。他们在破译形形色色密码的同时,本身已然构成了一种难以言明的历史密码。《人生海海》中“我”对于“上校”身世经历的持续探寻,正是在试图“解密”关乎个体与时空之间纠缠难断的关联。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宙斯震怒,使他三万年间受日晒鹰啄之苦,这是神的故事。西西弗斯触犯众神,神使他每天推动一块巨石到山顶,又在日落时让巨石滚回山脚,日复一日永无止境,这是人的故事。

成就一名英雄需要让他为自己保护的东西做出巨大的牺牲,例如普罗米修斯。成就一个悲剧则更加复杂,例如西西弗斯和他的石头。上校似乎是普罗米修斯与西西弗斯两位一体的存在。作为人,他有超人的才能和品格。当兵时是神枪手,潜伏时有勇有谋忠贞坚毅,养伤期间竟然学得一手医术。这样一个传奇般的人却在打仗时被当作特务出卖,当上军医又被人设计开除,解甲归田又被小瞎子羞辱陷害。上校凭借超神的力量一次又一次把命运的巨石推上山顶,又无可奈何地任巨石一次次跌落,直至他本人也被巨石碾碎。

上校的一生是悲苦的,背负的压力太大,救赎就显得奢侈得多。紧绷的神经让他不断丢失内心深处的强大,最终那根紧绷的神经终于无法支撑自己,绷断了,同时却也解放了自我的那个压力重重的世界。就如文中说的 “他终于变成了他想要成为的人”。虽然付出了代价,虽然过去的风光不会再重来,但他最终找到了自己,成了自己的英雄。

上校的动人之处不在于石头的位置,而在于他一次又一次推动巨石的重复中,产生了超越人生的存在。所谓人生海海、潮起潮落,并不是叫人逆来顺受,随命运揉捏,而是在巨石再次滚落时仍有推起它的勇气。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精神和命运巨石的永恒对抗才是这个故事绝对的主角。

《人生海海》,教会我们在生活的潮落之后,依然学会热爱生活,迎接下一个潮起。人生中那些潮起潮落,都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历练。也许有时候让我们失落,也许有时候让人生迷茫,也许有时候让我们悔恨,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请学会爱上这般滋味的生活,因为它是如此无它,独一无二的生活。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们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你看,今天太阳照常升起,西西弗斯又推起了他的石头。

作 者 简 介

陆美芳 ,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 建筑工人一枚。走南串北,苦中作乐,喜欢写作,有散文、诗歌作品在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西西弗斯又推起他的石头——读《人生海海》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