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慰藉本奢侈 心花仍需向天开
——读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
王 丽 虹
初闻《长日将尽》,心中闪过的是烟波浩渺的海的尽头,一幅落日长天的唯美画面,令人唏嘘赞叹!然而,当我积攒力量充分享受时,才发现,这是一部充满思考且又挥不掉悲凉之感的拥有生命意境的书。
小说以英国职业管家史蒂文斯断断续续的人生回忆为主线展开。史蒂文斯在达林顿勋爵府上服务三十余年,最后府邸易换新主,由美国人法拉戴先生接管。在新主人的提议和资助下,史蒂文斯开始了为期六天的英格兰南部乡村之旅,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探望多年前曾在府上一起共事的女管家肯顿小姐。不难看出,这是史蒂文斯人生当中的第一次旅行,也正是这次不期而遇的旅行,提供了他人生中这六天的闲暇时光,才得以让一向严谨敬业、将毕生时光和精力皆投放到管家这一神圣职业上的史蒂文斯,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回顾和反思,对往昔的时光潜心地、静静地追忆。
阅读第一章,琐碎与零星之事相互掺杂,感觉有些凌乱。但从第二章起,特别是读完冯涛的译后记,作品的全貌霍然展现于眼前。小说全篇始终贯穿一种职业精神,即伟大的管家。在回忆中,史蒂文斯也在努力思考“伟大”与“尊严”。那么,管家的职业有多重要?怎样才算拥有管家的伟大与尊严呢?“管家”一词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贵族倾向于雇佣良家子弟到宅邸中工作,贴身侍奉主人进餐、着装,管理贵重器皿。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管家成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是仆人组合体系的顶端,这一演变趋势为出身平民家庭的青年提供了新的谋生手段,其中不乏有人以“成为伟大管家”为终生追逐的目标。史蒂文斯正是这一行列里的典型人物。在其父亲的感召和影响下,史蒂文斯悉心经营自己的管家生涯,在更换了几个小雇主后,最后来到达林顿勋爵的府上,服务于具有掌控“世界轴心”之称的达林顿勋爵。三十年中,他见证了达林顿府在一战和二战之间那段辉煌的时光。但好景不长,二战以后,由于达林顿勋爵支持罪恶的亲纳粹主义,开始没落,爵爷最终在抑郁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面对被套上一层荣耀光环的管家生涯,史蒂文斯的内心是空虚的。在史蒂文斯的内心,达林顿勋爵的高尚品质,以及致力于伸张“世界正义”的理想使他成为纳粹的一枚棋子,助推了二战的爆发。勋爵自杀身亡的那一刻,史蒂文斯的人生价值也轰然倒塌。回顾自己曾经为了追逐“伟大管家”之名,先是放弃了与临终父亲见上最后一面的机会;之后又假装漠视肯顿小姐的主动示好,而错失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爱情;再对勋爵的教子小卡迪纳尔的信任与倾诉佯装不懂;以及他曾不顾肯顿小姐的劝阻,而坚决执行勋爵的决定,将两个犹太女仆解雇,而不顾她们是一直都在出色地工作。
达林顿府往昔的辉煌已经落幕,许多房屋已门窗紧闭,家具落满灰尘,三十几人的仆人队伍现在仅剩下四人,想要恢复从前的洁净富丽,他已力所而不能及。而肯顿小姐一度情绪低沉,曾三次离家出走,只因当初是与史蒂文斯赌气选择的结婚,她付出的是不爱的代价。多年以后,肯顿小姐悲伤地说:“我会忍不住去想,想一种和你在一起的生活,我的人生犯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此时,史蒂文斯终于直面自己感情,他的心都要碎了。然而生活已不可逆转,重来也只能在心里假设。
作家石黑一雄堪称伟大,令人佩服。他挥洒情感的笔墨,将从事管家这一普通工作的小人物装入历史的大盘子当中,运用“以小窥大”、“以点带面”的写作手法,将人的一生剥离开来,抽丝剥茧地迂回揭开主人公压抑、隐忍、甚至是虚伪的一面。事实上,如果说作者精心塑造主人公史蒂文斯的形象,不如说史蒂文斯其实象征着世界上每一个现代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渐沉浸在快节奏工作的洪流中,将年轻时代旺盛的精力全部投放到自认为“伟大”的事业当中去,这种节奏有时使人无法停歇、无法喘息,为了买一栋品质上好的房子,为了让孩子接收出国留学的教育,而往往是放弃了整个人生,放弃享受生活的权利,渐渐沦为了一具只知道奋斗而不问奋斗的价值和意义的行尸走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史蒂文斯。
正所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日将尽”之时。面对往昔,我更坚信:回忆是对过去的批判和重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一生回顾与回首,荒废也好,蹉跎也罢,谁又能百分之百地感到慰藉呢!人生本是一幅无比繁杂的画卷,只有排除杂念,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突破迷障;正视过去,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哲人萨特说:“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我想,人生就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走出的困境,只有经历在困境中的跋涉和自强不息,不断丢掉过往,逐渐拍打自己的内心,才能重新点燃希望,迈步向前。如此历经磨炼,终将懂得:人生慰藉本奢侈,心花仍需向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