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自我”的选择戕害了“本我”的天性——凯瑟琳人物形象简析
文/ 爱农
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一系列的选择,也许现实中的女性也会遇到,她的二选一的婚姻抉择其实并不难,嫁给林顿无疑是正确的,只是她在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无所拘束”的本性,是后来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她也试图改变过,但是以失败告终。非“门当户对”的婚姻带给她的痛苦,非生活方式的不同,谁会厌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她精神上的饥渴,不过是和丈夫林顿的精神追求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共振吧。她最终没有选择青梅竹马的恋人希斯克利夫作为婚姻的伴侣,应该是正确的,且不说希斯克利夫不懂得感恩还恩将仇报的行为,已经拉低了他的道德水准,他的不择手段获取财富的方式,更印证了他的卑鄙,这样一个人能嫁吗?也许有人会辩护说希斯克利夫变成这副模样,都是因为凯瑟琳当初没有嫁给他造成的,那么凯瑟琳如果嫁给他,他就能成为道德典范了吗?未必如此。有人把希斯克利夫的本性之恶,归因为他的出身和血统,他是一个吉普赛的弃婴,吉普赛人贯以偷盗为生,这未免有些种族歧视的嫌疑,毕竟他是在呼啸山庄长大的,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是主导因素,他被遗弃的命运,并没有让他痛恨自己的出身,反而是在讽刺、嘲笑、奴役、缺少爱、缺少尊重的环境中,形成了他畸形的性格。凯瑟琳是呼啸山庄中的小女主人,她的性格的形成也源于这个原生家庭,除去呼啸山庄就是无边的旷野,凯瑟琳是缺乏见识的乡村女孩儿,在发现画眉山庄之前,她的生活中没有更多的男性可以比较、可以选择。她的美貌、善良、自由奔放的性情使她拥有了被爱的资本,她想得到什么就可以轻松地得到什么。最终,她的苦恼是不能兼得,希斯克利夫和林顿都逼迫她选择,她恨希斯克利夫当初为什么不阻止她嫁给林顿,她恨林顿让她在婚姻和希斯克利夫之间必须做出明确的选择,于是她发疯了,自戕了。
凯瑟琳那复杂多变的个性,让读者琢磨不透,耐人寻味。她短暂的一生因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演绎成悲剧,她的人生悲剧的根源在于“自我”的选择戕害了“本我”的天性,“超我”的批判加重了道德的监督,她的死源于自我的羞耻感,源于社会规范、文化环境、纯洁天性、善良本质。如果没有“超我”的自我约束,她也便没有了痛苦、没有了羞耻感、没有了道德的责任感。她的悲剧一生,正是由于她人格组成的三个方面,即“本我”“自我”“超我”相互冲突、相互矛盾而造成的。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解读凯瑟琳的复杂个性,就能破解谜团,走出阅读的困境。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他身上的人格三大系统“本我”“自我”“超我”是统一的、和谐的组织结构;当人格分裂时,人身上的这三大系统就失去了平衡,处于失调状态。因此,人生的悲剧,大都是性格的悲剧。
凯瑟琳在孩提时代,呈现出的人格特点就是一个按照本能冲动行事的样貌,她会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愉悦自己精神层面的举动。凯瑟琳按照快乐的本能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不理会外在的行为规范、不计后果。呼啸山庄是一个蛮荒之地,容许她过着这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原始的“本我”恣意的生长,她的天性得以充分释放,没有受到阻碍。
当凯瑟琳闯入画眉山庄后,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她开始比较、判断过往的生活。现代文明生活有着光彩迷人的一面,富庶、高级、体面,自然会激发一个来自蛮荒之地的女孩儿的向往。她开始思考、开始寻求现实的原则,这促使她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变。“自我”的机能会压抑“本我”的冲动,有意识地选择趋利的一面,为“本我”服务。为什么要给向往画眉山庄贴上“物欲”“世俗”“虚荣”的标签那?也许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思维偏见造成的定势吧,难道蛮荒一生、狂野一生就值得称道吗?凯瑟琳对画眉山庄心生向往,就是因为她阅历浅薄,只看到了那里光鲜亮丽的一面,不清楚这样高贵、体面的生活需要她付出放弃野性本质为代价,她“本我”中深入骨髓的野性为她后来的婚姻生活埋下了悲剧根源。
如果凯瑟琳仅仅在“本我”和“自我”两者之间挣扎,压抑“本我”来适应“自我”也许还不会最终落得疯狂的地步,最致命的是她本性善良、本性纯洁。她的心中总是有个“超我”如影随形,监督她、批判她、管束她,对待情人希斯克利夫她有背叛感,对待丈夫林顿她又有罪恶感,她控制不了情人的仇恨,同样她也化解不了丈夫的妒恨,她只好在内疚和自责中用毁灭自己来摆脱烦恼。
凯瑟琳死了,生活还在继续,合上书页,但那狂野的情感仍然在文字中呼啸、涌动、奔流,穿越数百年,从英格兰岛屿横扫东亚之滨,向读者、向女性,发出永恒的、庄严的追问:在爱情、财富、地位、尊严等相较之下,你该做出怎样的选择?精神世界也许不一定永远与物质世界相克,但是维持“本我”“自我”“超我”的和谐统一,应该是我们人生中共同追求的理想,此心宁静,万物荣生!
《呼啸山庄》读后感
作者简介
勾阿莹,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初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语文教研员,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