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期阿城作协女子读书分享会分享的书目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由唐亚梅推荐。
书目简介:《目送》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部情感著作,全书有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自己的无助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部作品是形散而神不散,每一篇文章看似独立成文,却又前后呼应,每一个小文都紧密相连;看似舒缓平静的叙述,却字字抓心,读起来有种莫名的痛楚感席卷而来。当一支犀利的笔浸满情怀,就有诉不完的柔软和忧伤。
分享感悟: 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1. 爱与忧伤。从古至今大家都懂得“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不言而喻,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不身为人母者很难体会。此书开篇描述儿子做交换生在海关送别的场景,儿子一路经过安检,到海关窗口拿回护照、进入候机室的转角,一个母亲殷殷期盼孩子能转过身来看一眼正在目送他的母亲,却始终没有。而母亲像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离开。这段描写我看得泪眼婆娑,能深切体会一个母亲当时的心情,母亲望着孩子的背影,依依惜别,儿子头都不回一下,是不懂?不知?还是故意淡化送别的忧伤感?我看不懂。《圣经》里说: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我想说,作为孩子(尤其是交换生的孩子一定是很优秀的),他没有转身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他的心情一样是不舍,也许他的眼里含着泪水不想让母亲看到。但是,随着文章的叙述,了解到,华安就是不理解母亲所做的一切,嫌母亲大惊小怪,嫌弃母亲像“小孩”。无论你有千万个理由,孩子,我还是想说,作为母亲她需要你感受到她的关爱,而不是求回报,因为她爱你,是心甘情愿地爱着你。母亲所要的回馈不需要多昂贵、多时髦、多煽情,只要你懂就好,只要你一个“回眸”就满足。也许世间很多事在你还是青春少年的眼里是如此平淡,但是母亲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很想引起你的共鸣,那是她的在意和在乎,因为你是他生命中最爱的那个人。作为子女,别等到和父母永别的时候,悔恨自己亏欠一个“转身”、一次“回眸”、留下一生的遗憾。有些爱需要适度的回应,别让爱你的人伤得太深!
2. 老是定律,老有所依、所养、所爱? 老年人我们都熟悉,但是如何界定老年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这些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度过老年阶段?文章中作者的母亲不仅年老而且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这是一种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性退行性病变,他们记忆障碍,失语、失能、人格和行为都有改变。我们面临的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化要经过“健康-亚健康-失能”这一个必然过程,本文作者的母亲最后就是失能阶段,阿尔茨海默症让她经常忘记自己的女儿,忘记很多美好的事物,那种身体机能的衰退,让人很难接受,又不得不面对。母女每一次电话都要重复“我是你的女儿啊”,“你是雨儿啊?”,作为家人首要的就是要重新定位角色,昔日那个一直照顾你的母亲,现在变成你的孩子一般,子女就要像对孩子般的耐心来呵护这个“老婴儿”,他们经常是“雀蒙眼,似鳔沾;鼻泪常流擦不干;人到面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作者叙述和母亲的电话内容,细腻而又真实,仿佛就在眼前一样,那份孝道是有力量又不失温情的表达。作为子女,还能听到父母给你唠叨是一种幸福,别嫌弃。谁都有变老的一天,有俗语说:老来难,老来难,劝君莫把老人嫌;花开花落催人老,很快就到你眼前。对于年迈的父母,子女能做的就是尽量陪伴、更多理解、顺从。爱幼是天性,爱老是人性,天性是自然之道,人性是后天修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尽己所能的爱老、敬老、养老! 3.生死契阔,如何优雅地老去。 琼瑶的遗嘱很多人看过,她的感触来自一篇《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她希望自己生命尽头的时候能有尊严地老去。让自己“自然死亡”的心声发布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粒石子激起千层浪。救治生命,延长生命(很少有人直面生存质量)是医者职责,对于儿孙,面对病危的老人,如果不积极救治就是不孝的罪名啊!所以很多子女倾注全部财力、物力、人力来延长父母的生命,而忽视躺在病床上备受疾病煎熬病人的感受,作为一名医者的我,经历过太多的这样“感人”而又“无奈”的场景。我们面临的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我们能把生死之间的过程演绎得如夏花般绚烂就是生命旅程最美的答卷。在生命的尽头,如何能做到让更多的老人有尊严、少痛苦、安详地离去是应该好好思考、认真对待的事情,因为有一天你、我、他一样都要老去。这不仅仅是家庭问题,还是社会职能部门要关注和介入的大事。 4. 与生命和解。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送”其实是作者凝满深情的心灵告白,牵挂,不舍,追寻和孩子及父母有关的一切,想抓住,又不得不放手,在焦灼和矛盾中把自己所有的爱诠释得淋漓尽致!整篇文章与其说是一篇散文,不如说它是一本日记,记录自己人生的拥有和离去,记录生命旅程中的遇见和思考。出生在台湾眷村的龙应台,从小就过着艰苦、拼搏、奋进的生活,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从“犀利的一支笔”到情注笔端的柔软释放,不能不说这是作者历经生活风雨后的沉淀和思考。整篇文章让读者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