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其实就是人类探索的历史,更准确地说,其实就是人类本身的好奇心引导着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尝试新的东西。
好奇心,才是我们成长的阶梯。如果失去了好奇心,我们就不会再思考,进步了。就像《人类简史》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有好奇心的母羊总是会被杀掉。太有好奇心,就容易离羊群远远的,对牧羊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一代代下去,羊群就越来越胖,越来越温和,也越来越不那么好奇了。
拥有一颗好奇心,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好奇心,会让生活更美好
前段时间看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演讲《你好,好奇心》,深受触动。
她说:
这世界上我最害怕两样东西,第一,我害怕我有一天,不爱这个世界了,不爱生活了,我害怕我丧失爱的能力了,我第二个最害怕的是,我灵感枯竭了。
对生活的热爱,灵感的源泉,这两样恰恰都离不开好奇心。
正因为你对一件事有了好奇,有了兴趣,你才会去探索它,接触它,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快乐。
好奇心是兴趣的源头,当你有了好奇心,你才会对生活感兴趣。
如果一个人的好奇心被一巴掌拍死,他对周围的世界不再感兴趣。那他的生活必然毫无乐趣。
文学家汪曾祺就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人。
他对生活有兴趣,一直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一直在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所以他写出来的作品都是充满生活趣味的。
写字、画画、做饭,明明是最平常普通的日常,他却深得其中的乐趣。再平凡的一个景儿,经过汪曾祺那么来回一拨拉,就会美得一塌糊涂。他的字“涂鸦”到了何处,何处便有了画境。
正是因为一颗好奇心,汪曾祺的生活便趣味横生。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让他过出了花一样的感觉。
好奇心使人丰盛,不在意别人活成什么样,充满好奇心的人不想放弃一花一叶的快乐,更能认真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最终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好奇心,会让你永葆青春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老了?
有一条回答很扎心:也许,我的老去,就发生在对新鲜事物失去好奇的那一瞬间。
尼采说,一个人只有充满矛盾才会多产,只有灵魂不疲沓,不贪图安逸,才能永葆青春。
因为对世界的好奇太多,所以不得不一直前行。
73岁的北野武,身为电影导演、演员、作家、相声演员、综艺节目主持人、艺术家,他人气无敌,是全日本最赚钱的导演。
他真正地诠释了好奇能让人永葆青春。
因为对画画好奇,所以一把年纪的他,开始学习画画。
他说:“我画画只是为了好玩。如果人们看了我的画,觉得喜欢,那我自然会很高兴,但说实在,我的水平还不如小学生啊,全凭感觉随便画画,完全谈不上技术。”
但他的画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还在巴黎举办了画展。
当北野武开始画画时,你能在他脸上看见孩子一样的笑容。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今年刚好92岁,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保持得很好。他曾多次公开透露自己保持年轻的法宝,“保有好奇心”。
人会变老,世界会变老,但你可以永远年轻,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
好奇心,能让你看到更大的世界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饥渴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保持饥渴,保持好奇,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很多时候,你在好奇心的怂恿下,想要主动了解这个世界,对新生事物嗅觉敏锐。
好奇,是你想挣脱碎片化的樊笼,进行深度思考;好奇,是你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地探究这个世界。
有一个人,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好奇,到底能让我们看到多大的世界!
他对万物永远都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一辈子都在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且花费了毕生时间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论证,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许多学科的开创者。
他就是达芬奇,他除了是一名画家,还是一个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擅长天文地理、文学艺术、数理化生等等众多学科。
如果详细地去了解他,你会发现他绝对担得起“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这个称呼。
达芬奇日记里曾记录过一次离奇的出游,在1490年,在游历时,他遇到一个黑色山洞,山洞很深,很黑,没有人敢进去。
达·芬奇说,我的面前有一个黑洞,我对它又好奇又害怕,想进去一探究竟,但也充满了恐惧。
最终,他还是走了进去,然后在里面发现了古化石。
拥有好奇心的人,永远都不会老,永远都在成长。你有好奇心,就会随时去学一些新的东西,让自己变成一个丰富的人。
愿我们永远好奇,永远对生活充满期待。
文章存档:《人类简史》读后感
系列文章: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是怎样从一种普通的动物走向生物链的顶端】
《人类简史》读后感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也蛮复杂啊】
《人类简史》读后感 【喜欢这种人类学,社会学相关的文章】
《人类简史》读后感 【不完美才是人生】
《人类简史》读后感 【历史的选择绝不是为了人类的利益】
《人类简史》读后感 – 知识就是力量。置理名言。
《人类简史》读后感 【我们会短暂感受到快乐,但不会永远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