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协女子读书会第25期读书分享如期举行。
此次分享的书目是巴金的《家》,由在校大学生王倩雯推荐。
书目简介:《家》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书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独断专行的高老太爷,荒淫无耻的冯乐山,克字辈兄弟的堕落、伪善,庸俗、虚伪的陈姨太,有委曲求全的觉新,敢于抗争的觉民和觉慧,还有那些封建礼教下的必须三从四德的悲苦女性们。
有人说家是:“一屋,二人,三餐,四季”,还有人说家是生活的乐园、避风的港湾,家是心中不熄的灯火,家是长途跋涉的驿站。但是巴金笔下的《家》却是另外一种境况,是封建思想建起的腐朽家园,是一道无形的枷锁,弄得家人暗伤累累,苦不堪言。
在分享环节,大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交流。
1.时代的产物:《家》写于20世纪30年代,受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关于权利是绝对集中,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作为无形但有绝对权威的制度,君臣父子、男女是有严格的等级和尊卑的,所以高家大院高老太爷的权利必须是高度集中。对于婚姻,一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不得自己喜不喜欢;对于生活,要保持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形象(即使是假象),不管你骨子里幸福不幸福。觉新是巴金《家》里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他是个矛盾体,又是一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
2.女人在封建礼教下的现状:作品中瑞珏、梅芬、鸣凤三位女性的命运是以悲剧结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因为这部作品所处的时代受封建思想的侵蚀,“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一种封建统治的手段,剥夺女子受教育的权利,造成了中国女性上千年的“女憧憧,妇空空”的状态,来确保男权中心主义的统治地位和对女性的压迫与控制,所以有了很多个郁郁寡欢的女子在作品中陆续出现。就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伤逝》里的子君、《白鹿原》中田小娥等都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所以现在女性的地位提升是打破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传统束缚,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如何来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维,有思想、有见地、有智慧,才能做个有骨气、有勇气、有魄力的新时代优秀女性。
3.小家与大“家”:一切社会中古老而唯一的自然社会便是家庭,无数个家庭组成社会,截取一个典型家庭便可以认识整个社会。《家》就是那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代表。高家大院的日升日落,或喜或悲,一个个生命的消失,家族从兴旺到衰亡,无不体现着封建腐朽思想对生命的无情殘蚀,对美好爱情的绝情扼杀。可喜的是觉慧的离家出走,觉民的逃婚,他们敢于反抗迂腐、愚昧,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希望。家慧离家也是为了创造更好的“家”,写文章、参加新文化运动,要砸碎封建思想这把枷锁,“家国情怀”渗透到他的肌肤里,他懂得,只有富强民主的大“家”才有幸福安宁的小家。所以,今天处在太平盛世、和谐安康国度里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幸福生活,爱国、爱家。
4.以古为鉴,反观自身: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延续,都有它的时代特点,都有其可取之处。现在我们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五千年文化孕育的优秀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抛弃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就是丢了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现在,我们反观当下很多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小皇帝”、“小公主”随处可见,长幼尊卑的礼数少了,爷爷变成了“孙子“,人生游戏变成了游戏人生了,现在不是要自由而是纯粹的“自我主义“,以“我”为中心,过分追求小我舒适。《家》这部作品,就是一张“控诉状”,是的,我们反封建、反愚昧,但是这些不是当代人放纵自己的托词,觉慧的离家出走也不是年轻人无底线叛逆的范本。现在社会是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婚姻自由,很多自由,我想说:适度就好,过犹不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作为和平年代的一员要珍惜幸福生活,做好自己。我们不赞成家长的强权制,但是,作为当代人也别一意孤行,理智对待婚姻、工作和生活,做一个能约束自己的“自由人”。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