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家族之桎梏
——读《家》有感
王倩雯
初读巴老的《家》,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读它,我的思想和情绪只会跟着作者的笔尖走,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也不会以包容和批判并存的思维去细细的品。而今,再翻开这本书,我却看到了不同的东西。
封建制度下的大家族高公馆,虽表面繁荣,实则外强中干,人人为了保全自身用尽权术,却鲜有人将其化为合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奋进,以至于庞大的家族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之中。而高公馆最具权威的人高老太爷,实际上他对自己所下达的指令并不十分自信,他从不会,甚至可以说是不敢与提出异议的人以理对峙,只是强硬的表明“我是对的,你必须服从于我”。或许连他自己内心都惶惑为什么要这样做,又或许因为社会的所谓的“道义”告诉他,作为一个大家族的最高权力,你必须带领子孙后代迎合制度,必须跟随主流。在麦克斯韦尔的《领导力21法则》中,C博士直截了当的道出了真相:领导者没有安全感。或者说,身居位高之人缺乏自我肯定。再说长房中的三个孙辈,大哥觉新,性情懦弱,在长辈的压力下事事让步,秉承着让弟弟妹妹蔑视的“作揖主义”,正因如此间接致使两个女人因他而去;二哥觉民,受新思潮影响,坚持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最后和琴的爱情也确实取得胜利;三弟觉慧,率真而热烈,在自己心爱的丫头鸣凤投湖自尽之后彻底心灰意冷,最后离家去了能让他实现报复的地方。
书中除了以长房中的三兄弟为理想和爱情而抗争为主线,还提到了琴(蕴华)打算在觉民的学堂解除女禁后去他们学堂上课时的种种顾虑和阻碍。“女子无才便是德”又岂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才有的认知,早在明朝张岱的《公祭祁夫人文》中就有记载:“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对于这句话最初的解释是: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后来又出现了这样一种解释:女子如果没有才学,就看她有没有品德。直至被更多现代女性接受并赞同的理解:“无才”不是真的没有才干,而是“我虽然很有才干,但一点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视若无”的意思。琴的这种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对能够拥有由自己掌握的婚姻的追求,正体现了她并不甘于烹茶煮饭、相夫教子,而想让自己的生活更高级,更自由,更幸福。而最后的结局证明:她和觉民的挣扎和抗争是取得了胜利的。而一个新女性健康且自信的形象也已经树立在读者的脑海里了。这与鸣凤,梅和瑞珏悲惨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那种令人喘不过气的大家庭里,或许觉慧以为的他对鸣凤的“爱”,只是压抑的每一天中的一丝慰藉,一点点他所能看到的光而已,就好似“久旱逢甘霖”。率真而热烈的觉慧对于挣扎在旧社会的挟制下,毫无反抗之力的鸣凤产生了同情,共鸣,甚至因为自己接受了新的思想而对鸣凤有了一种隐约的责任感,想让她享受那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却又力不从心,实属无奈和不甘。而觉慧为她争取的这种自由,却和鸣凤心里的自由大相径庭,她甚至只想做他忠顺的奴隶,并不奢求平等,在那个“人分三六九等”的时代,做丫头的,在东家做事到十六七岁的年纪,被其他公馆的姥爷相中做小,都是常有的事。
再来看梅和瑞珏,其实两个人的存在是矛盾的,原本觉新和梅青梅竹马,两人该是天作之合,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但苦于专制的逼迫,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觉新娶了抓阄选中的李家姑娘瑞珏做媳妇。梅虽心灰意冷却也在母亲的逼迫下嫁与他人,不料进门不久丈夫就去世了,从此梅便整日郁郁寡欢,最终积郁而去。我们暂且不说她的命运有多悲惨,因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我倒是觉得她和瑞珏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值得细品。若是两个互为情敌的女人还能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那么能够打败这其中的妒忌和占有欲的,必是同情了。换句话说,假如梅并非如今这般惨淡哀愁模样,而是一个对一切都有信心的新女性,并对自己与觉新的旧情胜券在握,毫不在乎别人怎样议论,如果这样的话,两人之间的微妙情绪就很难说到底会怎样了。另一方面,我虽承认瑞珏很善良,能够不计较梅和觉新的过往,况且明知两人之间即便在家族的压力下依然放不下彼此,还能对梅视如己出,这种胸怀确实让人感动。但在我个人看来,瑞珏是聪明的,就算她有再大的胸怀,有十足的把握觉新不会弃她和海儿不顾,可是不要忘了,这世间纵然有多少好东西都可以和密友分享,但唯独爱人不行,哪怕一个留恋的眼神,一声牵挂的叹息,都会让她如临大敌。而事实是她并没有乱了方寸,还能做到与梅亲如姐妹。
或许文章语调不乏对觉新的批判和一种不认同,和对觉慧的高度认同。但我认为:觉新没有错,觉慧也并非值得大力赞扬。无论是封建社会专制横行的时代,还是如今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新时代,去看一个人,抛去天性矢然的因素,要把眼光放远去看他的身后,拿觉新来说,他不但是旧社会的牺牲者,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大家族里的长房长孙。他不只是一个青年人,他首先是挑起家族重担的人。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在旧势力的压迫下,在“百善孝为先”的训诫下,在“事事都要顾全大局”的自我勉励下,还是那句话:觉民的人物特征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相同的,虽说觉慧的率直勇敢不可置否,但究其内因,他既非长孙,事事又有大哥二哥给兜底,再则由于大家都对家里较小的孩子宽容些,自然任性一些也无可厚非。诚然,他面对强权时的勇敢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怕吗?当然。作家陈岚说过:“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膝颤抖仍然往前走。”正是因为他有胆怯,还能直面挫折,更该令人佩服。
每一次变革,每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都会伴着痛,伴着失去和牺牲……新与旧的冲突就是这样,新思潮是锋利的、热烈的、誓死捍卫的;旧制度是顽固的、纠结的、苦苦支撑的。接受“五四”新思想的一代人是真诚、正义、和良知的化身,而困于封建迂腐的桎梏的一代人则是虚伪、自私、和残忍的代表。小说全篇以揶揄的口吻批判着专制礼教的残酷,控诉着这颗吞噬了太多年轻生命的毒瘤。
年轻一代人每一次的抗争,都在提醒人们:生而为人,并不是因为别人告诉你你是一个人,而是因为你从心底坚定的认同你是一个人。就像被觉慧视作信仰的那句话说的那样:“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这部小说对于巴金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创作而成,并且觉新的形象就是以其为原型。因此也有很多读者都猜疑巴金就是觉慧的原型。作者本人确实也在序中承认自己的性情甚至一些经历与觉慧是吻合的,但觉慧并非完完全全的就是巴金,之所以小说中会有原型,只是为了使其更真实,即便有些人物的设定在巴金从小生长的大家庭里是不存在的,那么中国千千万万个封建制度下的家庭中,是一定会有的。
荀子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于人的影响甚至比天性还要来得彻底。旧社会里的人们,除了心里明白并能与之反抗的,其余的人都早已麻痹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或不敢得罪某个人、某种制度,或是惧怕招致祸端。
读完本书,让我对“家”这个字,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社会制度闭塞迂腐,顽固不化,而家族又是社会的缩影,每一个人则成为了刀俎上的鱼肉,与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新时代的人们,我们是否应该反观如今的社会现状呢?就完全达到了人人平等、无地位差异、无性别歧视、无职业歧视的社会吗?到底需要多少年才能彻底浇灭这场变革的“余烬”呢?另一方面,或许正是因为社会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足,才给了人们为之奋斗的理由,才有进步的空间和可能。只愿大社会中的小家能平安喜乐,小家中的每个人能做“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