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之爱
——《荆棘鸟》赏析
唐亚梅
也许是童年那难忘的回忆,也许是那久违的岁月沉淀:那熟识的生活场景,那特殊岁月的动荡,以及不可理喻的痛楚纠葛……我再一次拜读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1977年在美国出版的长篇小说《荆棘鸟》。
这部作品发表后销量超过了1000万册,而且被翻译成20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被称为澳大利亚版的《飘》,可以看出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荆棘鸟》以永恒不变的爱与命运为主题,以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罗马大主教拉尔夫和女主人公梅吉之间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传奇式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通过克利里家族的沧桑命运和感情历程,从三代人四位女性——玛丽·卡森、菲奥娜、梅吉及朱丝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追求自主命运的艰难坎坷和内心的矛盾、迷惘、挣扎和反抗。她们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中,勇敢地追求爱情,她们懂得了如果想获得独立自主的命运,就要像荆棘鸟一样勇敢地面对刺入心头的荆棘,哪怕被刺得鲜血淋淋,也要用生命来歌唱。因为现实生活中“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用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第一位女性是梅吉的姑妈——玛丽·卡森,是自私疯狂的荆棘鸟。
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靠嫁给有钱人来改变自己命运,却寡居了33年, 唯一的儿子还在摇篮中就死去。她又是一个自私疯狂的女人,她舞权弄势,享受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高高在上的优越地位。当她65岁时,结识了比她小27岁,有高高的身材、匀称的体魄、英俊的容貌、富于贵族气质的神父拉尔夫时,衰老和年龄不能熄灭爱的欲火,陷入了没有结果的爱恋纠结中。
她的爱情观和她对权利与财富的控制欲一样:要么绝对拥有,要么彻底毁灭。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针对拉尔夫的人性弱点(其实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可以理解的),用精心设计的诱饵——1300万镑遗产的诱惑, 成功地报复了拉尔夫,让拉尔夫和他爱着的梅吉永远陷入痛苦之中。玛丽·卡森在孤独与不甘中,令人厌恶地走向死亡。从她自私疯狂的爱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执着于不切合实际的爱情、自私疯狂的报复,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预见的胜利——让对方尝到了巨大的痛苦, 并不能让自己得到任何的愉悦和幸福, 更无法获得心灵的安宁和爱的满足。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如果以占有为目的,甚至不惜报复和毁灭,是可怜、可悲、可恨、可憎、可叹的,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害人害己。
第二位女性梅吉的母亲——菲奥娜,是勤劳错位的荆棘鸟。
菲奥娜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错爱有妇之夫,最终只能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饱经丈夫的去世,儿子的入狱和夭亡之痛。她追求爱情,也为自己的幸福奋斗过、反抗过,但这一切都是短暂的,最终还是向命运妥协、屈服了。在此后几十年的生活中,她封闭着自己的情感:无声无息,沉静冷漠,无声地抵抗命运的不公和生活的磨难。
菲奥娜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她遇到了毫无芥蒂地接受了她的过往,并全心全意地对待她的丈夫帕迪。帕迪明明知道妻子并不爱自己,却依然深深地爱着她。菲奥娜错付痴情,对自己的丈夫帕迪却始终表现出一种冷漠和抗拒。直到一场大火夺去帕迪的生命,她才认识到了生命和爱情的真谛。菲奥娜一生深受女权运动的影响,想要选择属于自己的爱情,主宰命运,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去追求,然而在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社会里,她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女性的自由。
第三位女性故事的主人公——梅吉,是一个坚韧执着的荆棘鸟。
刚刚4岁的梅吉就表现出美丽温顺而又坚韧执着的特质。面对修女藤条昂首挺胸;毫无怨言地默默忍受着母亲的冷漠。梅吉在最孤单无助的时候,年轻的神父拉尔夫给了她温暖与关怀,并一直陪伴她到成为少女。她对拉尔夫的爱与日俱增,甘愿用一生的努力来换取。
如果梅吉是一只荆棘鸟,拉尔夫就是那长长的荆棘,她想要得到爱情是与上帝争夺的爱情,注定了她的失败。她永远无法得到这个男人——这根最尖、最锋利、扎进肉体最深处的荆棘。梅吉对自己的爱情从没有放弃,她热烈地向拉尔夫表达着自己的爱,那么真诚、毫无掩饰。面对自私的拉尔夫的背叛,即使嫁给了不喜欢的人,梅吉对拉尔夫的爱仍是毫无保留,始终如一的执着着、期盼着、守候着。历时十六年,终于达成了心愿,得到了拉尔夫的短暂的恩爱缠绵,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梅吉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忠贞不渝。她无私执着地追求至纯至美的爱,追求一份世俗与灵魂都禁忌的爱。这种爱的追求是可歌可泣的,因为她曾经无怨无悔地付出过,也曾经毫无保留地拥有过,她体会到了爱的刻骨铭心与美好珍贵,因而她的生命有了完整的意义。
第四位女性梅吉的女儿——朱丝婷,是桀骜不驯,追求平等独立的的荆棘鸟。
朱丝婷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三代女性。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叛逆与独立。她不像她的祖母和母亲一样用尽一生去换取得不到的爱情。她的思想意识从来不为别人所左右,非常自信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与她的上两代女性比较来说,拥有着更多的自主权,也拥有着更多的幸福。虽然弟弟戴恩的死也曾让她自责和颓废,但朱丝婷最终在觉悟的母亲的帮助下,走出了内心的伤痛与彷徨,认清了自我,克服了对婚姻的恐惧, 接受了真诚爱她,尊重她并十年不渝的雷纳。
朱丝婷的人生经历充分表现了新一代女性对恋爱婚姻的新态度,以及在现代社会里寻求自我过程中的矛盾心理。她对事业和爱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一个叛逆又不失个性的新一代女性。对于母亲关于婚姻态度的质疑,她的回答毫不迟疑:“根本不可能!哭天抹泪,像叫花子似的度过我的一生吗?向某个连我一半都不如,却自以为不错的男人低眉俯首吗?哈,哈,哈,我才不干呢!”在女性只能服从男性的男权主义社会里,朱丝婷彻底觉醒了。她意识到做为女人,应该拥有平等的地位。她抗拒婚姻,只为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因此她的人生,不会在重复前两代女性的悲剧,用不屈不挠的抗争获得了女性的价值和尊严。
《荆棘鸟》小说中的四位女性由于她们各自身处不同的时代环境,以及不同的性格呈现出不同的爱情观。同时她们也代表着不同阶段女性的心理历程,首先是以玛丽·卡森和菲奥娜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性形象,是处于受男权社会欺凌摆布而变得极端变态或牺牲自己、麻痹自己来进行无声反抗的阶段;其次是以梅吉为代表的跳出男权社会传统习规,女性自我意识不断加强,通过自觉追求爱情来与命运抗争的阶段;最后是以朱丝婷为代表的大胆追求女性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叛逆阶段,呼唤自由和平等,女性的解放。
从她们的身上让我们懂得了爱情需要忠贞不渝,至死不悔,无私奉献,建立在两性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真正的爱情是独立平等、相互依存、心心相印、甘苦与共的。爱,就应该彼此尊重、关心、呵护和信任。自私、虚荣、贪婪的爱在任何时候都会受到鄙夷和唾弃。而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只有保持经济、精神、人格上的独立,在更多方面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受到尊重,也只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新时代女性,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