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

作者:孔鲤

《三国志》是不朽的,然而不朽的悼词仍然只是悼词。

其实是因为《秦谜》才读了这本书的,当时为了翻查关于昌平君的内容,把这本书拿来读了一遍。但读着读着忽然明白了何以我一直以来对三国历史不感兴趣。

三国历史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历史,不是因为《三国演义》——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大家熟悉,才加深了《三国演义》的流传。之前也写过文章讨论过,但很久以前一直都对这段历史不是太感兴趣,《三国演义》也不是很能读得进去。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能理解,直到读了田余庆先生这本书。

这本书叫《秦汉魏晋史探微》,前面是秦汉,后面是晋,再加上田余庆后面的《东晋门阀政治》,大抵上可以算作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线性叙事——而其实,三国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只是波浪很小的一段。

如果不读秦汉史,不读两晋南北朝史,那么读三国,可能就只能剩下义薄云天和诡计多端。读三国,需要上承秦汉东方帝国的末端,下启两晋南北乱世的开始,从这个大视野入手,三国的历史就不一样了,那是一段剧烈的转型期。三国不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的前后才是。

我们来看看田余庆先生在这本书的目录:《说张楚》《论轮台诏》《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曹袁之解与世家大族》《<隆中对>的再认识》《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诸葛亮<与兄瑾论帝兵书>辨误》《蜀史四题》《东三郡与蜀魏历史》《孙吴建国的道路》《暨艳案及相关问题》《北府兵始末》《南北对立时期的彭城丛亭里刘氏》《彭城刘氏与佛学成实论的传播》《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从这一系列目录我们能看到,读三国,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你来我往,今天你算计我、明天你算计我,那样的传奇性没有意思。读三国,是要看到在那样的一个剧烈转型时期,隐藏在社会背后的是什么。

要能看到,秦汉帝国为什么会崩塌,世家门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诞生的,为什么晋朝统一了还会有八王之乱。

抬头望望天,彼时彼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