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理念决定方向

理念决定方向一一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丁君华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巴学园”还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于是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慢慢地老l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

读后,掩卷遐思,颇有感慨。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之所以做得到”与众不同”,是因为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即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他的教育方式,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激趣。孩子们每天”要从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这样学生不是刻板硬背来完成施加的任务,自然轻松,也自然兴味盎然,又怎能不在学习中渡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呢?二是人文关。带有问题的小豆豆,第一天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就倾听了一个孩子四个小时的”演说”,在他的表达中,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孩子们吃午饭的时候,小林校长和夫人,会在学生当中,看看谁的缺少”山的味道”,或是没有”海的味道”,校长夫人就会为他们补上。当然也有无须置疑的严厉批评,那是因老师的话缺少了这种人文关怀。有了这样的关怀,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又怎能不健康成长呢?三是教育的实践性。这在作品中体现得更为充分。无论是孩子想知道”汽车教室”是怎样运到教室”,还是想知道”蔬菜的来历”都可以亲眼目睹,甚至可以带着被子在学校住上一夜……

可以说全书都是轻松愉悦的笔调,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与众不同的教育画卷。不能不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相比之下,也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存在着问题:如”因才施教””因人施教”还在探索中,教育的名利追求高于人文关怀与成长,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抑或是空白,教育是全民性,却偏偏要只落脚于教育机构。这一切也源于教育理念。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