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鲤
南京沦陷期间,在汪伪政权下的教育机构出的试卷里有这么一道题——孙中山革命失败后,多亡命于:1,美国;2,日本;3,英国。
正确答案是日本。
日本侵略者深知孙中山在中国的崇高威望,竭力将自己说成是孙中山的朋友,并将汪精卫塑造成孙中山「联合日本,建设大亚洲主义」的真正继承人。
与此同时,重庆国民政府也在不断强化孙中山的地位。1939年11月,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提议了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1940年4月1日,正式发布第319号训令,宣布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在案。
南京和重庆的国民党政府意在彰显一个至大、至德、至圣的国父形象,并不仅仅为了让孙中山本人永垂不朽,他们更希望借助这一精神偶像来凝聚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孙中山长眠着的中山陵就显得意义重大了,而以中山陵为象征,翻查中山陵有关的史料时,便会串起一部抗战史。
时间线退回到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讨伐段祺瑞,此时孙中山和段祺瑞产生了不可弥合的矛盾。1924年孙中山入京,围绕善后会议和国民会议之争,段祺瑞和孙中山公开反目。以至于尽管孙中山下榻在离段祺瑞执政府不远处的顾维钧家里,他二人却从未见过面。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段祺瑞也仅仅送上挽联,不曾亲自吊唁。
然而,1933年,九一八事变两年后,蛰伏在家不愿被日本人「请出山」的段祺瑞决定南下南京。1月22日晨8时,段祺瑞抵达南京浦口;1月23日下午两点半,段祺瑞与蒋介石及吴光新去中山陵拜谒孙中山。到达陵园后,段祺瑞虽年事已高,但坚持步行,到祭堂后,向孙中山坐像行鞠躬礼,献花圈,进而进墓室瞻视。
段祺瑞此举在国内影响极大。政见不合的二人早已反目,却在多年后因抗战而「重归于好」,此举不但表明了段祺瑞的民族气节,更进一步彰显了中山陵的象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段祺瑞于1936年去世后,国民政府下令仿中山陵国葬段祺瑞于北平。然而很快卢沟桥事变爆发,日伪当局不承认国葬的决议,段氏后人只好将段祺瑞草草埋葬在北平西郊段氏三弟段子猷的坟南边,直到1964年才由章士钊出面,将段祺瑞墓移至北京万安公墓,终于难以被人察觉。
中山陵的象征意义在进一步扩大。
1935年12月26日下午,续范亭借拜访于右任的由头悄然前往中山陵,此时他的心境后人难以完全描摹,但当他走到祭堂前时,立刻拔出短剑,刺入腹中,准备自杀。尽管后来来人将他救了,但依旧能从他怀揣着的绝命诗中看出他的决心:「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脆。」
在南京中央医院治疗期间,远在西北的杨虎城来电告慰,从电文中能看出杨虎城对续范亭行为的感慨和钦佩。次年10月18日,杨虎城邀请续范亭去往西安,告知他正和张学良「在密谋一件大事」。
这件事是什么,后来我们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