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鸿林《孔庙从祀与乡约》 读后感

作者:孔鲤

儒家研究的学者很多,义理、训诂都不少,但立足于孔庙研究的就很少了。对孔庙的研究其实不仅仅局限于儒家,还包括了历史。

要之,但凡孔庙地位提升,也即孔子称号新封时,必是政治需求所在。纵观几千年来从孔丘到孔子最后到文宣皇帝甚至最后被打倒,孔丘自己可能都想不到他死后会被政治家如此利用。

但在我们指责政治家滥用时,却不能一概视若无睹,而是应当仔细甄别缘何孔丘一步步被抬高,这些被抬高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想到这一点,这本看似枯燥的《孔庙从祀与乡约》读来便不甚无味了。

作者朱鸿林致力于明代思想政治研究多年,因此这本《孔庙从祀与乡约》实则也暗含明代政治的线索,正如此书序言中所说:「前八篇研讨的孔庙从祀问题,其实质是明代衡量学术的原则和标准。」

一旦明白此节,加上对明代政治思想史有一定了解,那么此书读来定会深以为然颇感兴趣,王阳明、张居正、嘉靖、万历等一个个历史上的大人物看着孔丘走来,分别给他加上自己的衣服,再送孔子离去,从中感受历史长河,满目萧然。

而除却元明政治思想,还有关于儒家的脉络,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又有四配十哲,那么这些人分别是谁,他们做过什么,他们又分别在什么时候进入孔庙,为什么是他们进入孔庙?带着这些问题去翻此书,所得颇多。

较为专业的研究书籍,说多了徒招人烦,就此打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朱鸿林《孔庙从祀与乡约》 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