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用一生去读的《诗经》
陈思盈
有的书,是可以用一生来读的,《诗经》,就是这样一本可以伴我一生的书。
不同的年龄去读《诗经》,感悟和心境也是完全不同。
初中时,因为爱读琼瑶的小说,也因为情愫初萌,知道《诗经》,大都是从小说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来。
那时候,对《诗经》的印象大都是虚而浮的,是少女情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暗恋、倾慕,是可远观而不亵玩的敬畏;在《诗经》中,我了知道了琼瑶的《碧云天》《剪剪风》《寒烟翠》《烟锁重楼》《庭院深深》《几度夕阳红》等书名,大多都来自《诗经》里的经典诗篇。
高中时,爱读武侠,从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我读出了元、明时期的朝代更替之兴衰,从《天龙八部》里,我读出了宋朝与契丹、金国等的抗争;读出了家国情怀,而里面的一些来自《诗经》的诗句,开始让我也萌发出自己的爱国情怀。
那时候,对《诗经》多了些亲近,开始对人生有了深度思考,不再局限于小情小爱。
20多岁时,进入社会最初,生活之路坎坷不平,在深圳打工时,我在书城买了一本《诗经》,读得蒙蒙懂懂,开始理解伍子胥为何一夜之间白了头,开始理解人为什么会有高低贵贱、富贵贫究和人以群分。那时候读《诗经》,读出的是颠沛流离,是人间的风风雨雨。
30岁,有了家庭,工作稳定,再读《诗经》,心境截然不同。这时读,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是灵魂如何在茫茫尘世中诗意的栖居,是如何让自己飘在半空中的心融入家庭与孩子,是对人生美好瞬间的一次又一次体悟。
于是,读《大秦帝国》时,从作者引用的秦风、郑风、卫风、齐风等《诗经》中的篇章时,我深深理解了秦孝公、秦昭襄王、嬴政和商鞅的负重前行。
如今,《诗经》中的草木情怀,更让我对自己的心有了很好的定位:拥有一颗草木之心,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当我对文字产生迷茫时,这种定位会让我坚定自己的心。写了这么多年的字,有时候很气馁,想过要放弃,但还是舍不得。
其实,戒文字,跟戒烟戒酒戒情差不多。
也许,我理想中的文字,永远在恍兮惚兮的彼岸,任我“溯游从之”,它“宛在水中沚”。那,我也只能认了,文字的吸引力太大,就将有限的人生投入无限的追雪中云,与文字、文字相望一生吧。
这是《诗经》带给我的不同阶段的人生感悟,也许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再读,还会有不同的感悟,且让文字见证。
《唐风·绸缪》中曰:绸缪来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每次读《诗经》,都觉得如遇良人,每次与大家相逢,也是如遇良人,愿这份古老的美好,越走越美好……
陈思盈 /
1980年生于字圣许慎故里河南漯河,喜文字,爱读书,系河南省网络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