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寻珍】张乃千:荀令留香越千年
名门才子 志在王佐
说到曹操,就不能不提起荀彧。曹操的一大半功业中都浸透着荀彧的才情智慧。
荀彧生于公元163年,卒于212年,是临颍人,是三国时期曹魏集团的首席谋士。史书记载,他身长八尺,仪表伟美,是地地道道的美男子。
荀彧有个习惯,喜欢熏香。由于经常熏香,身上充满了浓郁的香气。他如果到谁家去,离开后其坐过的地方三天尚留有香味。因为他做过“守宫令”一职,所以就有了“留香荀令”的美名。唐代大诗人王维曾有诗曰:“遥闻待中佩,暗识荀令香。”隔着500年的岁月,他还能闻到荀彧之香,是熏香之“香”呢,还是人格之“香”呢?应该是后者吧!这说明,荀彧的熏香习惯被后人乐道给了我们两点信息:一是荀彧生长在富豪之家,不然,就没有条件支撑他的熏香。二是他又绝非生长在土豪之家,因为土豪虽然有钱,却只会摆阔,难登大雅之堂。熏香是一个很文雅的活动,它起源于宗教、风行于上流社会,所以熏香是一种雅致行为,这就说明荀彧家不仅有钱,还有文化。果然,通过熏香,追踪史书,我们看到荀彧出身了得。他的祖父荀淑,是汉桓帝时的名士,做官郎陵令。他的父亲苟绲亦是名士,官至尚书。他的叔父荀爽,位列三公中的司空一职,荀彧是标准的官二代、官三代。这样的家庭出身,让荀彧青少年时期就饱读了诗书。据史书记载,荀家在颍川是望族,还办有颍川书院,所以荀彧腹中才华不可限量。他二十岁时,曾经在南阳遇到一位叫何颙的大名士,一番交谈后,何颙惊呼他有“王佐之才”。荀彧是有理想的人,26岁被举孝廉,然后入京做官,当了汉少帝刘辨的守官令,替皇帝管理笔墨文案。
说到荀彧的婚姻,就不能不提到大宦官唐衡。唐衡是郾城人,官至中常侍,在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中,他是迫害直节忠臣的急先锋。唐衡有一个女儿,先是“欲妻汝南傅公明”,傅公明不允,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愿跟沾满忠臣良将鲜血的宦官结亲,后来去找荀彧的父亲荀绲,荀绲应了这门亲事。荀绲为什么应了?因为他害怕宦官。他们荀家有七八个人都在朝中或地方上做官,对朝中的政治斗争凶险可谓非常了解,所以他应承了,为儿子荀彧定下了这门娃娃亲。
定这门亲事时,荀彧只有两岁,且是他父亲做主定下的,他是在不懂事的时候“被”定了这门婚事的。但不管被动还是主动,这其实是一场屈辱的婚姻,同时也给荀家带来了不小的非议。荀彧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婚事肯定是有清醒认识的,他的家庭使他较早就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敏锐性,也自然耳闻目睹了不少宦官们的恶行劣迹,加之他入朝作守官令之后的种种亲历,可以说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一边。他不得不以唐衡之女为妻,立场却站在了宦官的对立面。尤其是董卓入京之后,其霸道行径更甚,废了少帝刘辨,立了献帝刘协,自封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比宦官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荀彧怒而辞官回乡,决然要走匡扶汉室的路。
生逢乱世 建功至伟
东汉末年,由于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汉朝统治阶级面临危卵之势,天下饥荒,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打着剿灭农民起义的口号,各方势力纷纷拥兵自重,烽烟四起干戈不断。如此乱世,朝廷已经失控,皇帝只不过是个摆设。
荀彧既立下匡扶汉室之志,就不会在家躲清闲。他先去投奔袁绍,但很快发现此人难成大事。公元191年,又去投奔了曹操,时年29岁,从此开始了长达21年的佐曹生涯。这21年,荀彧按照自己的政治设想,建立了天下奇功。
第一功:帮助曹操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当时,曹操在哪里呢?在山东兖州当地方长官。不过,这个“兖州牧”不是朝廷封的,是在战乱中地方上的绅士包括一些军阀推举他当的,所以,兖州的各府各县并不稳定,这时,荀彧来了。荀彧建议曹操要先做好兖州的稳定工作。可就在这时,曹操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他委托徐州牧陶谦帮他把住在亳州的父母家人护送来兖州,不料中途被手下的两个奸人劫财害命。曹操大怒,对陶谦恨之入骨,决然领兵东征徐州,讨伐陶谦。荀彧力劝曹操,先稳定兖州,再兴兵东征。可是曹操哪里听得进去,结果,就在曹操东征徐州的时候,兖州发生了以张邈、陈宫为首的反曹叛乱,两个人还勾结吕布,拉拢来了豫州刺史郭贡,一时间叛军嚣嚣,十分危急。幸亏荀彧智沉力勇,既指挥夏侯惇、程昱领兵诛杀叛将,自己又冒险深入敌营,劝退郭贡,又急速派人告知曹操回军,最后荀彧总算替曹操保住了鄄城、范城、东阿城这三座城池,使曹操回军后有落脚之地,并以此三城为基,与叛军展开了大战,最终打败了叛军,收复了兖州所辖的失地,吕布、陈宫逃往徐州。这次叛乱,对曹操是个教训,荀彧乘机对曹操宣讲了自己的战略思想: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为了让曹操充分认识巩固根据地的重要,荀彧以史为鉴,讲了刘邦以关中为根据地、汉光武帝刘秀以河内为根据地最终夺取天下的事例,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首先在内部清洗净化,稳定了兖州整个地盘。接着又夺取了豫州,又不久,再次东征,夺取了徐州。至此,曹操拥有了河南北部的一部分、山东的一部分和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并不断加以治理,形成了自己巩固的根据地。如果不是荀彧,曹操很可能像刘备一样大半生飘零。古今中外,凡领兵举大事者都必得建立自己巩固的根据地,这就是荀彧说的“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曹操由弱到强,积聚了谋求发展的能量。
第二功:奉迎天子建都许昌。董卓活着的时候,汉献帝的日子不好过,董卓死后,日子同样不好过。原因是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二人大权在握,这两个人完全承袭了董卓的衣钵,常行不臣之事,后来二人发生内讧,在相互争斗攻击中,都想控制献帝,献帝更是朝不保夕,度日如年。此时,便有杨奉、董承两人奋起保卫皇室,于千难万险之间保驾汉献帝往东都洛阳逃奔,并同时密诏曹操,希望他能前来救驾。这是一个大事件,曹操内部在要不要奉迎天子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者认为,就我们的阵营来看,山东并不平静,徐州尚未平定,我们还需要扫除异己,扩大地盘,不应该抽出兵力去迎奉那个气数已尽的皇帝;从汉献帝身边的人来看,各怀鬼胎,都有拥帝自重的想法,此时迎帝来许昌,就等于又给自己树敌。何况还有袁绍、孙权、刘表等,他们会怎么想?反对最厉害的就是孔融,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仗着名士的身份,老是唱反调。但荀彧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奉迎天子。其理由是:迎来了天子,就等于给自己树起了一面正义的大旗,可以以天子的名义、以汉王朝的正统地位号令天下。在荀彧看来,不管汉献帝身边的人怎么想,不管天下那些割据势力怎么想,反正君权神授,皇帝就是一面旗帜。有了这面旗帜,就成了正义之师。谁捷足先登,谁就可以号令天下,就看你敢不敢开拓进取了。为了说服曹操,荀彧又以史为鉴,讲了晋文公因迎周襄王返回,而使众诸侯服从;高祖刘邦征讨项羽时,因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使天下归心。因为晋文公和汉高祖都向天下昭示了敬帝之心、忠君之情。荀彧还分析形势劝说曹操:“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挟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不能为累,明矣。”这番话说的合情入理,既表达了荀彧匡扶汉室的愿望,也表达了他“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思想。《三国演义》的作者因为尊刘贬曹,把曹操奉迎天子说成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荀彧的真实思想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他的理想信念、他的全部政治方向,都在汉王朝一边,所以他要尊奉汉天子,并惩罚乱臣贼子。当然,曹操在实践中究竟是“挟了天子”,还是“奉了天子”、是“令了诸侯”还是“令了不臣”,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曹操听取了荀彧的建议,亲赴洛阳迎来了汉献帝。这一战略决策对曹操的王霸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不难看出,荀彧是高瞻远瞩的,他的远见卓识,使曹操成为当时天下最有实力的军阀,为其此后一统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功:击灭袁绍,平定北方。曹操迎奉天子后,引起袁绍的极大不满。他是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地盘大、实力厚,兵多将广,物力富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6月,袁绍统兵10万,战马万匹,南下攻打曹操。在要不要抗袁、怎么抗袁这个问题上,曹操内部又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最先跳出来反对抗袁的还是孔融。他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为其谋;审配、逢纪等人为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其战,不能胜之。”孔融的理由就是敌人太强大了,我们无法战胜。曹操本来就看不上孔融,于是就抓住他的这一言论把他杀了。荀彧也看不上孔融,在抗袁的大辩论中,骂他“竖子,不足与谋”。荀彧是坚定的主战派,他说出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之。”这就是荀彧,面对强敌,他自有异于常人的见识和胆略。他透彻地分析了袁氏集团的种种情况。对袁绍,他说,绍外宽而内忌,疑心甚重,又迟重少决,军法不严,赏罚不明。与曹操相比,他差远了。他说了曹操有“四胜”之优,一是不拘小节,唯才是举,是度胜;二是能断大事,应变有方略,此是谋胜;三是法令严明,赏罚公正,士卒虽寡,皆争死战,此乃武胜;四是严于律己,诚心不虚美,此乃德胜。荀彧说的这四胜,虽不乏对曹操的溢美之词,但总体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除了对两大阵营首领的对比分析外,荀彧还具体分析了袁绍的身边人。他说那个大谋士田丰刚而犯上,老是与一把手唱反调,谋士许攸贪而不检,是个腐败干部;而那些所谓能办事的人,审配专而无谋,喜欢专权却缺少工作方法;逢纪倨而自用,傲气十足,不能团结人;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有何可惧的呢?荀彧知世论人,真可谓知己知彼,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他的这些分析一一都在此后的大战中得到了验证。比如那个许攸,正因为他的贪而不检,关键时候出了大问题。他降曹后,告密了袁绍的粮库所在地,曹操断其粮道,一举击垮了袁绍,从而在官渡这个地方演绎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而袁绍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呕血而亡。
第四功:荀彧心胸开阔,从不嫉贤妒能,素有美德,为曹操集团举荐、吸纳了众多优秀人才,如郭嘉、陈群、杜袭、荀放、司马懿、钟繇等,他们都成了曹操身边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出色谋士。
不忘初心 有死而已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的综合实力已经天下第一,历史已经把他推到了足可以称王的地步。他的心态在变,感情也在变,欲望推着他想代汉立国。他的第一步是要求晋爵国公,让皇上加封他九赐——即让帝王赏赐他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九种物品。在荀彧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曹操已经在为自己代汉立国做准备。
荀彧当然不同意,这与他的政治理想有悖。二十年来,他帮曹操谋发展,完全是为了匡扶汉室,可是曹操却要篡汉,这怎么能行呢?荀彧上书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这下子惹恼了曹操,他对荀彧实施了“温柔”的打击。
为什么说是“温柔”打击呢?即:不杀他,不惩罚他,只晾他。荀彧本来一直是为曹操稳在大本营,居中调持的,但在征讨孙权时,突然让荀彧到谯县劳军,就在劳军时,荀彧死了。一说是忧虑而死,说是曹操赠送食物给他,却送了一个空盒子。《魏氏春秋》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范晔的《后汉书·荀彧传》也持这一说法。荀彧见空无一物,即服毒自杀,时年五十岁。荀彧死了,这是一个悲剧。曹操爱打哑谜,此前杨修就是拆穿了他的哑谜。这次又以打哑谜的方式对待荀彧,可荀彧能不发声吗?他的初心、他的政治理想在那里摆着,他怎么可能忘掉初心、放弃理想去赞同曹操篡汉呢?荀彧还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背叛曹操,去投奔他人。可是,他一辈子的政治理想全押在了曹操身上,他的智慧、心血与曹操的功业早已死死拧在了一起,没有人相信他会背叛曹操,也没有哪个人可以替代曹操在他心中的地位,时势决定了他走不掉。那就剩下了一条路:有死而已。
曹操真的不在意吗?我猜想曹操是为情势所迫。第一,他是一个英雄人物,当时,天下情势和历史走向已经与曹操的个人欲望相向而行,换句话说,历史已经选择了他,给了他御宇天下的必要条件和必然机遇,他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反对而改变政治方向。众所周知,曹操的胸怀韬略、文治武功和智慧才情,在东汉末年是无人可以比拟的。且不说他打天下的功业,单讲他的文功,那也十分了得。从建安文学到正始文学,甚至整个魏晋风度,我们都能看到他的影子特别是影响。竹林七贤中的重要人物嵇康不仅是曹操的嫡亲孙女婿,同时也深受曹操的影响。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曹操就没有建安文学的繁荣,但完全可以说,因为有了曹操,建安文学才多了一些精彩,正始文学才多了一些风骨,乃至为魏晋风度增添了一些飘逸。曹操的四言诗写得非常好,它脱胎于《诗经》,又秉承了汉乐府的气息,写得质朴而又豪放,接地气而又气贯长虹,这样的人物,可以用“伟大”冠之。第二,曹操是曹魏集团的领袖人物,在整个集团处于叱咤风云的巅峰状态下时,集团内部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前边的曙光,可以说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历史节点,曙光在望,没有人愿意退下来。即使曹操个人想退,集团的力量也会阻拦他,他退不下来!那怎么办呢?只有牺牲私交前进……不过,曹操生前终于没有称帝,把皇帝梦留给了儿子。曹操迟迟未称帝,是不是也多少顾忌了荀彧那一双忧郁的眼睛呢?没人能知道。人们只知道,历史继续给荀彧开了玩笑,曹魏逼迫汉皇禅让的大典居然就在荀彧的家乡临颍举行了。荀彧如果泉下有知,只有再死一次的份了。
身后留名 香满史册
荀彧建功至伟,却英年早逝,演绎了一场英雄悲剧,他给后人、给家乡留下了厚重的一页。人们没有忘记他,历史没有忘记他,从曹魏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学士评价他、赞美他,如司马懿、王羲之、范晔、袁宏、王维、杜牧、司马光、苏轼、苏辙、洪迈、陈普、朱元璋、王夫之、孙明君……总之,荀彧留香越千年,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志士,他的理想、功业、才情为后人留下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