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读书笔记

我不好吃,所以好吃不好吃之类的问题总使我头疼,但我很少因此而苦恼(除了第一份工作要凭借主观的好不好吃指导工作方向,这令我倍感无助和绝望),我也无意通过什么方式激发我沉睡的味蕾,之所以选择读梁实秋先生的这本谈吃散文集纯粹是因为我对饮食文化而不是吃本身感兴趣罢了。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这本书的主旨在标题里面已经透露无遗了:饮食的本质在于质而不在于量。饮食的量很好理解,但哪些特征属于饮食的质?我在阅读之前认为作者肯定会对目录中罗列出的五六十种菜品、小吃记述制作方法,烹饪中如何保留食材新鲜度和风味,对菜品味道的评价等等,但是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太年轻,以上这些充其量只是初级美食者的追求而已,而从本书里读者学习到的是一个高级美食者应具备的素养。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表面写的是美食,实则是梁实秋对美食的文化考据,人生哲学的传达,对故去的亲人和旧友的思念,也为读者展现出一幕幕民风民俗的变迁,语言文字的演化,甚至世界历史、经济的发展的图景。

从食物可以进行语言词汇的溯源,满汉细点之一“萨其马”在满文里是甜蜜之意;北平人原来把饺子叫煮饽饽,这也是满语;咖喱是curry的音译,字源是印度南部坦米尔语的kari,意味调味酱,是由十几种原料复配而成的,根据比例不同风味色泽各异;除了豆腐tofu这样简单的例子外,还有新疆的馕和波斯语的نان(发音为nang),所以这个意义上美食实则是人类的迁移史和世界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作者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分析也很有意思,比如我们吃海参吃的是外面带刺的厚厚的胶质,外国人吃的是我们要剥去的里面那层皮;作者年轻时去美国带了一些豆腐干被海关拦了下来,美国海关觉得这黑不溜秋的东西不可能是豆腐而是肉做的,所以叫来了农业部专家鉴定,专家来了询问完摸了摸、闻了闻、皱皱眉头又想了想,才一言不发地放行了;再比如作者说不要耻笑印度人吃饭用手抓,我国古代也用手抓过饭,《礼记》中“共饭不泽手”,注疏里讲的就是和人共抓饭前要洗手,不要搓搓手完事;都知道人类经过多年的文化熏陶,但野蛮残酷的影子有时难免从饮食中暴露出来,东西方皆如此,如生鱼片、炸活鱼、法国鹅肝、北平填鸭等等,怪不得孟子说“君子远庖厨”,原因之一就是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原因之二是古代厨房真的很脏,常年烟熏火燎蚊蝇乱舞着实见不得人;作者年轻时曾看不起西洋饮食,后来出国见得多了也不敢过于自信,各国饮食各有千秋,除非学贯中西否则无资格妄加评论,这一点我也深表赞同,除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之外,我也偶尔会想念有些异域风情的菜系;作者在美国留学时寄宿当地人家,一直对主人每餐前引导大家祈祷的环节很不习惯,觉得如果要感恩,应该是对粮食的生产者们祈福,或是在双亲弃养(指长辈亡故,现在多指丢弃动物或不抚养老人小孩,实属讹用)之后面对每餐行些风木之思要好得多。

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书中有些内容甚至触及到了食品科学领域,读来让人汗颜和佩服。作者说上层社会偏重色香味,蛋白质太多,下层社会蛋白不足而碳水太多,都是不平衡,问题很严重,我们要虚心多研究;南北方的动植物食材风味都不同,做法要顺势而为,南方茄子水分多,炸的时候水不容易炸干,炸久了容易烂掉,南方的猪肉骚味没有北方的重,更适合做白切肉;活鱼做的丸子不需要加蛋白,鱼肉不新鲜时才需要蛋白;素食馆子既然做素菜,就不该模拟荤菜取荤菜名,端上来足以以假乱真的松鼠鱼、红烧鱼翅,让座上的高僧大德情何以堪?看到这里我噗嗤笑出来,梁实秋怕是一下戳中了半个世纪后火得一塌糊涂的植物肉的软肋。

整本书看下来,美食本身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多,但作者引经据典,结合中西方饮食体悟,展现出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和对世界历史、饮食文化的深刻认知,同时文中也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故土情结,时常令人动容。我最喜欢文中时常出现的一句话: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意思就是小到喝水吃饭这样的小事,也是前生有定数的,饮食里包含着佛教的因果观,这跟修身的最后是修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图片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HeartSaying原创出品,转载请联系后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