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以为这会是一本治愈系的书。我幻想出大姐姐般的文风,安慰读者,被人讨厌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也许被人讨厌还有些不被人轻易想到的正面诠释。
但实际上,这是一本相当严肃的书,尽管采用了对话体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其传达的思想和道理是深刻而颠覆的。
这本书是对阿德勒心理学的一次教学,我之前读过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应该说,其中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让我很感意外和不理解,但同时又被其中的解释而说服。包括人性格形成之早(5岁左右),自卑的普遍性和人对优越性的追求,人生的3大课题等等。这本书也让我对有些事情的认知有了很大的不同,例如犯罪人的心里,并不是因为强大而是过分软弱无法面对人生的一种极端选择。
读《被讨厌的勇气》的时候,一方面我回忆起一些《自卑与超越》中遇到过的概念,一方面疑惑曾经是否读到过这样的理论,也许是在阿德勒其他著作中提及的,又或是作者岸见一郎发展出的思想。
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是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同时提出了目的论。目的论与原因论几乎完全相反的论调,认为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由曾经的我们,也就是我们的过去决定,而只有此刻的我们决定。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能够获得幸福,而不必受过去经历的影响。虽然过去的经历无法改变,但赋予过去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此刻的自己所面临的的课题。
这实在是很颠覆的思想,我在读《自卑与超越》时就感到诧异,这次读《被讨厌的勇气》又吃了一次惊。阿德勒认为,我们产生某种情绪,例如痛苦,并不是因为之前的时间里发生了某件事情导致的,而是我们自找的。所谓自找的,意思是,是我们自己要让自己痛苦的,在明知道可以不用痛苦的情况下。
这实在是难以理解的对吧。
那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痛苦呢?阿德勒的解释说,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常常是为了逃避某种人生课题,为了逃避所以让自己痛苦,从而产生借口,好将人生课题的责任推卸掉,躲避掉。
不得不说,这似乎也很解释得通,至少我套在自己的情景下,还挺合理。比如我痛苦于父母催婚,相亲的压力,大龄未婚的压力,按照阿德勒的理论,这种痛苦是我安排给自己的,用于掩盖我不想要面对婚恋这个人生课题的逃避想法,我的痛苦可以合理化我不想相亲的借口,可以使父母担忧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我的压迫。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如我一般的自我厌弃的行为,又或是社会中常常见到的“工作狂”行为,都不过是用来逃避人际关系的手段罢了。如果就按照这样的解释,那么,我是不必痛苦的,但取而代之的,我必须要有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也就是所谓被讨厌的勇气。
至于如何获得这份勇气,本书也给出了解答。
学会课题分离。不再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即使是最最亲密的人,也要分清并且丢开别人的课题。课题分离使人获得更大的自由。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如果因为得不到认可就非常痛苦,就没有自信,那这样的人生也不能称之是健全的。
寻找共同体感觉,要求将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包括“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点。
我们不该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而应该关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并努力学习区分这两者。
无条件地信赖他人,发展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把别人当做伙伴而不是敌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同时,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对他人产生影响,贡献自我。体会”我对他人有用“的共同体感受。但这里要注意的是,不再寻求认可。寻求认可常常是为了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但阿德勒认为,只有存在着,就有价值。要用”存在“标准而不是”行为“标准去看待他人和自己。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并不需要因为做了什么才算有价值。
书中认为“人生最大的谎言”是不活在“此时此刻”。这与正念思想中所强调的爱的觉知和活在当下观点一致。不得不说,阿德勒的理论相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更难以理解(当然,这可能是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先一步固化在人的思维当中),也让人觉得极难以实践,但它确实是一盏高悬的明灯。
不被过去定义的人生,只能被此时此刻的自己所定义的人生,是一处不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