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随笔,需要用时3 分钟。
距离上次公众号更新已经过去三个月了,这三个月经历了很多事情。今天,其实也是我自己正式入职的两周年,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年就过去了。
前几天和研究生的几个同学聚餐,他们都是学语言学的。我们交流了彼此的生活感悟。我发现一个现象,我工作的地方,也是和语言有关的,也不是文学类。我的同事们也大部分从事语言学的工作,我突然发现,我好像和这些偏向于理科专业的人,来往密切。我高中的好朋友在天津工作,她好像是做桥梁那块的内容。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后来大学和研究生都学的文学,我发现我和那些高中学文科,大学研究生学文科的同学,在某些事情上的看法很不同,或者说,我没有他们那么激动,那么情绪激烈。
之前,读研的时候,和我同一个屋子的室友,她学的也是语言学,也是一个偏向理科的专业。
我突然意识到,大概我是个偏向理性的人,所以,才和一些偏向理工科的朋友走得近一些。
在读研的那三年里,我不明白,我一个在大学里非常活跃的人,为什么进了我们专业,就变得很安静,很多时候是老师离开,我就迅速离开教室,也没有再和太多人深入交流问题。
我毕业之后,进入工作单位,我一直在思考那三年里,为何我没有很主动积极地加入其中,而今,毕业两年,我心中有了答案。
那是一种选择,人与人交往,其实是要看缘分的,很多时候,感性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要理性。当然人是多元化的,只不过,我觉得很多事情没必要如此。写作的时候,可以很感性,写作之外,我还是更喜欢理性。
这就是本来的我,当时我是循着自己的心去做事。
当然,那三年里,我也做了很多事情,去做助管,去台湾交换,去同济兼职教对外汉语,也收获了很多不同的体验。
每一段经历,都有存在的意义。
所以,也不需要后悔。
这个夏天,上海异常炎热,有很多天是天天四十度,每次从地铁下来,走在路上,都是挥汗如雨。
来上海的这么多年,我都不曾遇到蟑螂。而今年,因为疫情,大概屋里囤积了食物,就引来了蟑螂,我便和对门的室友商量如何处理。大家最后决定一个人买药剂,一个人买喷雾,就这样,我们隔三差五放药饵,喷洒地板。持续了近一个多月,蟑螂才渐渐消失。
八月因为要忙杂志的年检,中间还去了趟新闻出版局答辩。感觉自己好像渐渐融入了工作中了。
加上今年这几个月的居家办公,中间也去做了志愿者,写了小文章,在与那些志愿者的交流中,有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很多话只是轻飘飘的句子,真正落到实处还是要靠一个个人去做事情。
语言也许能提供指导,但行动才能决定结果。
当然,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
若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无所求,不论对方是身处何等地位,何等容颜,何等财富,那这个人并不需要把对方看得很高,不卑不亢地相处就好了。这大概就是别人说的“无欲则刚”吧。无所求,所以不会被影响,就表现得自然大方。
下个月,我的好友要结婚了,我和另外几位朋友去做伴娘。感觉时间真的好快,一眨眼就消逝了。我也要把恋爱结婚这些事情,纳入自己的规划里来。
之前,一直在外面徘徊,究竟是为何,是害怕,是怕自己展现出对方可能未曾见过的样子,是担心分手之后的伤心,是担心这样那样的舆论。
可是,现在看来,那些都是别人的看法。
真正的生活,里面的具体日常,只有我自己知道。
所以,接下来要努力啦。
要多出去走走,要多认识点人,打开自己的思维,勇敢一点,不要害怕,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要允许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要允许自己走进别人的世界。
要允许自己去恋爱,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得幸福。
别怕。
加油!
你最棒!
不愿禁锢在小角落,便要主动走出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不愿禁锢在小角落,便要主动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