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蚂蚁和小蜻蜓
文 | 小蚁
在进入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的讨论之前,还得先追溯回罗马古典主义文艺思潮,因为其中普罗提诺的艺术理论是“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的直接源头,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61)。正如之前的读书笔记中提到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文艺思想像两股潮流,后人的理论常常是他们提出理论的分支或者汇流(主要是唯心和唯物两个流派)。普罗提诺是在柏拉图的思想基础上发展出“新柏拉图主义”,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太一’”,即“真善美的统一”(=理式=神),“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摆脱物质的束缚,回归到神的真善美统一的境界”(61)。在文学艺术上,他认为“艺术的本源也是神”,即艺术是神的创造,艺术品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它们是“神的理念和形式流溢到艺术家心灵的结果”(62),而艺术家只是艺术品创作的参与者。这句话乍看很神秘,但其实就是说艺术家是在“代神创造”,比如一说作家是上帝的笔,他们“代神说话”。普罗提诺也提出了“摹仿新说”,不过有评价认为他的说法是“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又做了柏拉图理式论解释的结果”——因为在普罗提诺看来,艺术摹仿自然并“以产生自然事物的理念作为立意去摹仿自然的”,因此艺术“来自现实,但高于现实”(这可能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话的最初来源)。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图示来说明的话,那么在柏拉图的理念中:理式>自然>艺术;而在普罗提诺看来:理式>艺术>自然。
说回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这里的中世纪一般指“从476西罗马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这一千年来的历史”(66)。基督教如今已主要划分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三个流派,但文章中谈论的基督教应该是划分流派之前的基督教。编者认为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取得重要地位的原因在于其原罪、赎罪理论“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66)。说起来当年上历史课的时候,也有老师说过儒学思想是符合古代中国封建统治的。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早期形成教父哲学,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后期形成经院哲学,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两段之间夹着被视为“异端”的阿伯拉。
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为了贯彻自己的一神教教义,“对古代文明、古代哲学和文学艺术进行全面否定”(66~67),并要求其他学问都为神学服务,成为“神学的婢女”。奠定这一思想基调的是圣·奥古斯丁,他认为“上帝是美的本体”。圣·奥古斯丁也继承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并在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基础之上完善他的理论:即柏拉图认为理式=神,而圣·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理式的具象。上帝“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仁、至义、至德,无往而不在”(67),“美本身就是上帝”(68)。“美在上帝,而人则带着“原罪”来到世界,人要心向上帝,不断压制肉体欲望的罪恶,才能使灵魂接近上帝,认识上帝的美”(68),即“信才美”。由此在圣·奥古斯丁的理论中,上帝对美进行了垄断,形成一种“寡头美学”。这种强调基督教“原罪”的理论在如今的文学批评、分析中也偶尔可见,记得当年在阅读某日本著名文学家的作品时候,就看到很多研究者试图用“原罪论”来解释作品。当然现在作者论研究的热度也降低了不少。
圣·奥古斯丁提出“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因为文艺①亵渎神灵;②宣扬七情六欲,腐蚀人的灵魂;③虚假,这种虚假的东西越吸引人,对人的毒害就越大。觉得圣·奥古斯丁总结出了一套“文艺毒草论”,令人不禁想起文革时代。圣·奥古斯丁在这里提出的“虚假”,并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和真理隔着三层”的那种“不真实”,而是因为那些文艺没有完全服务于基督教教义,没有遵守“上帝至美的法则”(69)。不过圣·奥古斯丁也有对文艺进行肯定的时候,比如当他“比较文艺的虚构与摩尼教的虚构时,他又肯定了文艺的虚构”。有学者认为他对文艺的肯定和否定是矛盾的,不过(在没读过原著的我看来)他或许并不矛盾,从前后文来看,圣·奥古斯丁心中的排序大概是:基督教>文艺>“异教”。所以当文艺和基督教进行比较时,文艺是“差”的,而后两者比较时,文艺又是可以肯定的。但圣·奥古斯丁的原则就是,一切事物都要服务于“上帝”。这种排他的一神教教义如今虽然很容易看出问题来,但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一些饭圈文化中粉丝拥护艺人的现象就很像信徒们在崇拜他们的“上帝”(只是某些现象,并不是全部,也请不要对号入座)。
夹在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之间的阿伯拉在他们那个年代被视为“异端”,因为他对世俗文艺进行了肯定。当然他也是以基督教神学思想为基调,只是他提出“世俗文艺应有其相对独立地位;文艺不应做神学的奴婢”,强调神学和文艺各自独立的合法地位。或许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万能的上帝掌控着一切,没有什么可以独立于上帝而存在。
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艺思想后期的代表人物(一千年的历史到现在只能列举出三个代表人物),他的理论是将“亚理斯多德学说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因素与基督教神学理论结合起来,构筑其神学理论的思想体系”(75)。他认为上帝与艺术家是师生关系,同时(令人欣慰的是)他承认了艺术的合法性。
遗憾的是,在这一千年的历史中,虽然在神学的“关怀”下文艺理论有一定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延续至今),但在其理论影响下并没有产生数量可观的优秀文艺作品。
参考文献:
《西方文论史》(第三版).马新国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