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蚂蚁和小蜻蜓
最近开始了新的读书会,所以最近三次都会更新《乡土中国》的读书讲稿~
▼文 | 徐栖
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细读和讨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是咱们这次分享的主讲人。在分享开始之前我想就整体的进度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大家说明一下。首先呢已经读过的同学们可能比较了解,这本书整体而言还是讲稿式的,深入浅出的,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这本书会涉及到多重面向的,没有成体系说明的一些复杂的问题,所以阅读过程中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读,有一个把书越读越厚的过程。
此外呢是因为这本书相对好读,一方面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当做进入社会学,或者进入人文社科领域的一把钥匙和一种路径;另一方面希望大家每一章都可以标一标段落,在书上做做笔记,这样我在阅读过程中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困惑也可以有更直接的反馈。第三个是我提供的一些建议,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和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小时候的一些家庭经验进行对比,这也是感知中国当下社会变化的一种很直观的方式,至少对我来说是管用的。咱们第一次讨论读到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第二次讨论读到第九章《无讼》,第三次咱们把书读完,讨论包括后记在内的篇章。最后想说的是我自己其实觉得细读的工作确实是比较艰巨的,细读说白了就是一字一句的读嘛,反复地读,尽可能地把书读厚,我在这里提供了我的角度和我的看法,但这肯定不是充分的,甚至有些想法你们不一定认可,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读书,积极讨论,友善沟通。那以上就是我想说在前面的内容,咱们现在进入文本。
首先咱们进入序言部分。在序言部分作者关于这本书的成文方式提示了咱们两点:一是这本书使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具体来说是“乡村社会学”。社会学其实是很好玩的一门学科,社会学著作如果比较粗暴地划分,一类是紧挨着社会现象产生的,比较有名的像是研究意大利裔美国人社区的《街角社会》,美国在战时用来研究日本人的《菊与刀》,更近的还有研究珠三角地区特殊职业人群的《她身之欲》,都很有意思。另一类社会学文章是有点偏哲学的,比如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类。费孝通先生对于《乡土中国》的定位显然是后一种。在第三页作者说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在书中他提出的问题是第二页他说“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而他借助第三页引入ideal type,也就是抽象概念,想要说明的是从他的观察中抽取和提炼出的关于乡土社会的共同特征。二是这同时是讲稿和连载文章。所以作者在第一页说“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第二页他也说“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费孝通先生是比较坦诚的,他的文章确实又很多“想到哪说到哪”的特征,但也正是这些特征让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了解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乡土社会,也有了足够的思考和阐发的空隙。
在序言中另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历史因素。这本书最初出版于1947年也就是建国前,而再版的时间发生在37年之后也就是1984年,这段时间有个专有名词叫“新时期”,是一个学术界全面复兴的年代,所以作者在第四页说“由于客观的条件,我没有能在这方面继续搞下去”以及再版的时候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都是很值得讨论和很有意思的话题。那让我们进入到第一章,乡土本色。开篇第一段作者就给我们点题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也就是说,中国的乡土社会作为前现代基层组织与现代社会产生了碰撞,但是这些我们先不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所谓“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也就是“农民”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或者我们换句话说,是主体。在这里我想提醒的一点是读者和作者的位置,费孝通先生写作的时候,是站在前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边界上,他更多地使用乡土的,中国传统的模式来理解现代社会的概念,而咱们,作为2018年的读者,我们是站在现代性的这边来想象中国乡土社会。厘清这一点对于阅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于现代性我还想啰嗦一下。如果进行比较粗暴的定性,那现代性可以理解为“线性向前的时间观念”和“进步发展观”等等特性。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讨论中国乡村的时候采取的是切片式的描绘,以农耕文明为基石概括中国传统社会。大家上中学都学过马克思主义里人类社会的分期,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线性的时间观念和进步发展的观念,而这套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其实是玩不转的,因为汉民族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中都是相对固定和静止的,也不是用“封建社会”可以简单概括的。
在这一章节里,作者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乡土的“土”、土地的“土”或者泥土的“土”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表现符号已经与中华民族本身形成了固定的联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固有属性。在这样的语境中作者开始了对于中国乡村特色的讨论。在这里很有意思的是第二段最后作者说“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我想和大家讨论的一点是这也是现代人不会采取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是把人或物比喻成某种东西,然后把喻体另外的特性挪用在本体身上。在这段里,“土”其实是人类农耕文明的比喻或者借代,但是“飞不上天”的特性是土的特性,却不是农耕文明的特性。这就有点像原始人会把野兽画在岩石上,然后用武器去攻击绘画本身,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行为对怪兽本身也会有损害作用。这是很有意思的。那咱们说回乡土中国的特性。在4-5段中,作者阐述了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相比具有固定性。但大家学地理也知道,工业也非常容易被划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等等,所以在分布上其实也具有固定性。但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接下来作者讲的是固定性是固定在位置上,而非人口的数量上,农耕文明在历史上看人口是一直有所增加的。从第七段开始作者讲的是农村文明的封闭性,第十七段开始作者讲的是乡村文明中的“熟悉感”特征。我觉得在这里有两点需要集中说明。一个是第四页中间也就是第七段作者说“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作者用这一点来说明聚居的特性是中国乡土文明特有的特性,而非所有农耕文明都有,作者举美国乡下一户人家自成单位的情况作为反例。但事实上这两者都是有可以反驳的空间,一个是作者在第九段说明中国乡村聚集的几点原因:1.耕地面积小;2.水利工程需要合作和聚居;3.农耕文明需要群居以保障安全;4.土地继承的原因。这样看来,虽然农耕日常劳作本身不需要集体,但是这种文明方式本身,由于需要适应大环境和面对意外情况因而需要乡村聚集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而美国的乡下其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变革,无论是耕作还是自我防卫都具有了一户一个单位的能力,这并不是前现代农耕文明的必然。因此第七段这句话我觉得还是有可以讨论的空间的。
另一个是第十二段有一段没有翻译的专有名词和人名,这个学者叫费迪南·滕尼斯,他写了一本书叫《共同体与社会》,那这一段中牵扯出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我们可以用几组名词来概括,也就是“共同体-社会”,“有机的团结-机械的团结”,或者“礼俗社会-法理社会”,我们甚至还可以加入一组概念叫“前现代-现代”。只有在前一种社会中,我们才有可能理解作者在第七页第13段说的“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孔子说的“礼”是什么意思。关于“礼俗”社会咱们在后面的章节还会进行讨论,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咱们进入第二、三节,文字下乡。
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到乡村的几个特点:愚和病贫。病贫是可以理解的,前现代社会的医疗卫生条件是比较差的,西方医学同时也是现代性的产物,而根植商品经济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现代社会也在物质生活丰富程度上碾压了农耕社会,这些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但同时,“愚”或者愚昧、愚蠢的帽子也被扣在了“乡下人”的头上。费孝通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想要说明的是城市化进程当中中国前现代社会居民的不适应,是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席卷全球的过程中弱势文明与强势文明的不对等,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来说,现代文明毕竟代表着更加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而历史永远是胜利者所书写的。在这篇文章中,费孝通把“愚”的点归结为识字问题。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我们今天阅读的时候或许可以比较容易分辨出这本书受了那些思潮影响,又有哪些问题是需要讨论和可以补充说明的,很多论点我们甚至会觉得有点“理所当然”,但其实这些想法正是后世思想的基石。费孝通先生想要反对的,是一种“现代文明优越论”。这是很大胆的,反常识的,他想要试图解构掉现代人通过象征体系所建立起来的安全感。这是非常厉害的。而我们之前通过两种社会建立起来的对比现在又可以增加一个维度:“乡下孩子-城里孩子”,“乡下人-城里人”。就像现代性这个词建立起来也是为了与传统社会分离开来,甚至反对传统社会那样,“城市”是后来才有的概念,而这个概念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和“乡下”对立的,是“反乡下”的。从乡土社会的主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乡土社会的时间性是循环往复的而不是线性向前的,是静止的而不是前进的。这样的社会是熟能生巧的社会,或者说“复习”的社会,也是尊老的社会,因为经验是绝对重要的。而我们当下的社会,因为知识变化的速度特别快,所以老年人并不意味着博学,年轻人才是占据话语权的群体。这也是《再论文字下乡》的核心内容之一。
图书信息:《乡土中国》豆瓣评分:9.2(3178人评)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book/328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