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感人生。

此文为路遥《人生》、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贾平凹《暂坐》的读后感。

几个月前,我细读了《人生》《穆斯林的葬礼》《暂坐》这三部国内近现代经典著作,一直想写篇读后感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却由于种种原因拖到了现在。而过去的这些时日,我的心灵依然被这些好作品深深吸引和震撼着。

从文笔上说,路遥的粗粝豪迈、霍达的冷静细腻、贾平凹的朴实自然,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几部书塑造的人物形象、描写的社会风貌、刻画的平凡生活,让我慨然长叹——人生啊!命运!我惊叹于三位作家给我带来的精神世界的洗礼。

在《人生》的开篇,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主人公高加林虽然身为农民,却有着不同于其他农民的理想,他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在大城市里生活,实现自己的抱负,翱翔于浩瀚蓝天。他不停地和命运对抗,但他失败了,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理想破灭了,心爱之人也早已离开。人啊,拥有的时候就好像拥有了一切,觉得自己很伟大,但失去的时候却又会失去一切。而人最大的痛苦就在这里——得到后再失去!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这种悲剧的也有那个时代的社会原因。

书中亚萍的父亲说过一句话,“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远是公正的!你应该抱怨你自己!”是啊,生活是公平的,虽然有时会遇到各种难以接受的现实,但那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或好或坏,都应该去接受它。小说最后,路遥写了“并非结局”四个字,是的,小说结束了,但高加林的人生还没结束。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之路也还很长。这条路,要好好地走下去。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珍惜现在,做好当下,足矣。

《穆斯林的葬礼》是这几部书中最让我感觉压抑,同时心灵震动又最大的一部。书中细腻的人物塑造、心理刻画和环境描写,可谓荡气回肠。从中我能了解回族人的信仰,看透人性的弱点,领悟人生的无奈,体味生命的价值。

说起穆斯林,我们能想到的,不过是伊斯兰教、清真寺;关于回族,我们大多数人也只知道回族人很爱干净,不吃猪肉,仅此而已。而在这部长达五十余万字的小说里,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内涵,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揭示了回族人民在时代与文化的碰撞、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霍达巧妙地将玉和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变迁,三代人的命运沉浮,最终是一个个交错扭结的令人痛惜的感情悲剧。我为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深深惋惜,也为梁君璧残酷毁掉两对有情人的行为而遗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梁君璧又是可怜的,为了守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她的一生没有反抗,没有挣扎,她把对丈夫和妹妹的怨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而只留住了一具没有心的躯壳。对于韩子奇,他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从一无所有的学徒,到成为玉王的辉煌,再至两手空空地离去,我只能感叹,命运啊,我们得到的一切终将失去。当经历了生离死别,看透了悲欢离合,人最应该学会的,就是放下看似重要的东西。

对于贾平凹,从前我只知道他著有很多散文,而我不甚喜欢散文的文体,同时对他的其他小说也没有机会接触过,因此对他的作品阅读不多、知之甚少。去年听说他新出了一部长篇小说《暂坐》,了解到他是陕西籍作家,而这本书又是以西安为背景讲述的故事,便买了来看。

《暂坐》描绘的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下,十来个单身女性的生活琐事。主人公是一群生活富足、养尊处优的富婆们,表面上她们都是皈依信佛者,超然脱俗,但毕竟还是离不开红尘俗世,被各种利益诱惑和纠缠,最后惨淡收场。这真是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啊——华丽的外表终究难掩内心的空虚。其中的几段话,我想将它摘录在下面:

“幸福不是由地位、名望、权力、金钱可以获得的,幸福是一种没有任何依赖的存在状态。有依赖,就会有恐惧。幸福存在于自由之中,在自由中去认识事实,而不是混乱、困惑。”

“兵马俑是彩色的,但一挖掘出来,它就褪色了,只是一个人形的泥胎。这世界在褪色,人在褪色,比如对事物的惊奇,干事的热情,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和浪漫的爱情。”

“雾霾这么严重啊,而污染精神的是仇恨、偏执、贪婪、嫉妒,以及对权力、财富、地位、声名的获取与追求。”

“所有的行进都是一种试探和追问啊。”

在品读书中人物光怪陆离的生活时,我们才会明白,“人都不是非黑即白,我们更像生活在沼泽地里,一边扑腾着,一边沉沦着。”人生就是一场“暂坐”,每个人来到世上皆是“暂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经典,感人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