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酒干倘卖无》这首歌的故事,很感人。
这首歌在爸爸年轻的时候,传唱甚广,爸爸说,当时他能够完整地唱出来。
这让我想到了亲情,想到了家庭。
为什么一个人需要结婚,要放弃一部分自己的自由,和另一个人捆绑在一起。为什么要孩子,要让自己的内心,多出一份牵挂,多一份连接。
可能是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需求,都需要情感来滋养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心需要温度,而爱就如冬日的阳光,明媚而温和。
能够好好地做一件事,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长久地做,能够给你带来的回报,是难以估量的,这就是所谓的复利效应。
符合复利效应的事情很多,学习技能,搞研究都是符合复利效应,开始的时候,可能进步很慢,但是,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出现一个指数级增长,突然可以触类旁通了,突然文献都看得下去了。
爱,也是符合复利效应的。这个是双向的,双方为对方付出得越多,彼此的关系,也就会越紧密。
直接转化到家庭,你愿意为这个家庭付出多少时间和注意力,以及你的伴侣愿意为这个家庭付出多少时间和注意力,决定了这个家庭的质量。而且一时的得失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长久地回报。上次听到罗胖说过,结婚,最重要的是,能够在老的时候,还有一个人能够相互扶持。我想,如果婚姻双方建立在这样一个目标的基础上,可能就不容易那么在意当下的一点点得失吧。
在家庭中,第一顺位的是夫妻关系,接着才是亲子关系。这个是不能够颠倒的。夫妻是要一直在一起的,而孩子,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家庭,组建自己的家庭。
关于爱,这件事情,看似很美好,其实隐含着一个残酷的事实,每个人能够爱的人,能够热爱的事情,总是有限的。
我们能够长期做的事情,可能只有几件,我们能够长期保持联系的人,也只有亲人,和几个朋友。
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可以掌控一切,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在不重要的人,不重要的事情上,到头来可能会发现,做的事情没有做好,该好好爱的人,没有好好地爱。
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也没有完全无法互动甚至改变的人,只要时间足够,我们花的注意力足够多,就可以做到。但是,我们的注意力一定是有限的。
能好好做的事情,就好好做吧,认真一点,多花一些时间,做到极致。
能好好爱的人,就好好爱吧,认真一点,多花一些时间,和对方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