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无选择》作为一部上世纪80年代先锋实验小说的第一批作品,创作手法上并不成熟。通过描写音乐学院的生活,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生动、个性突出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夸张、戏谑的语言表现出当时年轻人的迷惘、焦虑、苦闷,想打破固有模式、突破牢笼而不得的压抑不安。
一个人的性格与他所处的家庭、社会环境有关。
作者刘索拉出生于高干家庭,父母都是开明乐观的高级知识分子,从小优渥的生活环境给她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也使得她对于社会生活更加宽容。在父母的保护下,她“从来没有闻到过官场味儿,活的懵懂自然”,童年的记忆是“照的人昏睡的太阳和头顶上的白云、果树花,睡着了,毛毛虫爬进兜里”。她的生活环境使她形成了自由洒脱的性格特征,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你别无选择》书中一系列的人物都突破了传统文学塑造的艺术形象,反叛、狂放、恣意、不顾他人看法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得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作品中的主角——李鸣,就是这样一个极其具有反叛精神的人物。老师描述他“有才能、有气质、富于乐感”,可是他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就是退学。在被王教授劝诫之后“你老老实实学习去吧,傻瓜。你别无选择,只有作曲”,眼见退学不成的他,就整日躺在宿舍睡觉。
再比如,不洗衣裳不洗澡的森森,甚至在上钢琴课时把老师逼得都憋气五分钟的森森,口头禅就是“妈的力度”,“不是先生所说的那种力度,是我自己的力度,我自己的风格”。
看似极端到令人厌恶的同时,反映出来的是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再如一天到晚被女朋友缠着不放的孟野,“不按照规章办事,作品里充满了疯狂的想法,一种永远渴望超越自身的永不满足的追求”。
在当今时代人无法理解的背后,彰显了当时在音乐学院里的青年知识分子们对于事业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探索和追求。在迷惘苦闷中显示出的狂放滑稽也更加真实鲜活,不得不让作为今天的青年的我们引发进一步的深刻思考。
作者将原本沉重的话题通过夸张、搞笑、滑稽的语调表现了出来,使作品在压抑之后呈现出一种热情的、激荡的情感共鸣。
栋翷